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兴复国乐的基础宋后大儒如朱子蔡元定。都很研究乐律。引起学者的重视。清朝古学发达。与欧洲文艺复兴。遥遥相对。清仁帝的律吕正义。以及钱溉亭凌次仲诸人。都有重大的发见。可是认真考求起来。总有许多隔阂。不能釐然有当于人心。乐学一门。学者真有望洋兴欢的态度。乾嘉两朝。尤为清室黄金时代。就考古一方面。已选文艺再生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中的解释可分为高阶和低阶两种。高阶解释在还原论看来。可以被还原为低阶解释。或通过低阶解释来得到说明。因而高阶解释没有存在的合理性。高阶解释有其不可还原的语境相关特征,否则必将损失“解释内容”。因此。无论是生物学中的高阶解释,还是低阶解释。都有其语境规定的相应的“解释内容”。都丰富了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内容。它们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的服务事业。主要作用是收录文字信息。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所收录的文字信息。在形式上是收藏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料供读者查阅。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字信息还是依靠印刷在纸质媒体上进行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人类已步入一个全新的科技信息时代。对于文字信息的记载。传播手段自然就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4.
向裕新 《西部观察》2002,(11):10-11
坝高185米——那是中华民族的血肉筑成!长江长城的骄傲。在若干个“世界第一”中显现出中国的力量。中国人的气魄!然而。这座高坝蕴藏着什么——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几代伟人的雄心壮志。热情奔放的滚滚洪流——三峡。你去过大坝吗?去过。坛子岭。看大坝风采。一江长流风光无限。其实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尚不知晓她是我们长江母亲的心脏——于是我们奉旨前行。  相似文献   

5.
一、从规则谈起规则是人们行为的标准,也可称为准则。规则的范围很宽,包括风俗。礼仪。习惯、道德。法律等等。但规则并不可能是光秃秃的抽象物,它总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念为直接的精神基础,而且有现实的保障机制。规则及其观念、现实保障机制三者的结合,就称为制度。所以,规则只有制度化才有实际意义。在各种制度中,法律制度属于国家的制度。因而是正式制度。相应地其他制度都是非正式制度。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场合之下,不同的规则与制度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总的说来,“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①“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  相似文献   

6.
三峡树根     
游览三峡的人有两种眼光:宽广的眼光和细微的眼光。垂下眼帘。近距离地观察。你会发现峡江岸边这里那里生长着一株株黄桷树。而黄桷树最引人注目之处不是树冠。不是树干.而是一盘盘紧揪在岩石上、岩缝里的树根。那可是庞大的一个群体!有些古老黄桷树的根系向四周探出几米几十米。触及的面积比树冠还宽。树根往往有几根主干,主干上有许多分支,分支上又生出许多须根。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粗粗细细。疏疏密密。远远近近。松松紧紧,错落然而有序。相连又不相干。  相似文献   

7.
何主席昨晚来电。定于日内由京返湘。在京一切事宜。均已料理就绪。电文中值得我们庆欣的。计有两点。(一)蒋委员长当选为行政院长。这是中国的军与政从此可以统一的好现象。(二)蒋委员长对于湖南剿匪的军事已定有整个计划。从此湘省剿匪的指挥比较更加统一与敏切。俟主度返湘之后。关于剿匪前途。一定有很大的进展。这次贺箫股匪南窜。侵入腹地。使邵阳新化安化一带人民。饱受惊恐。我们认为是一件很痛心的事。不过匪之出窜。完全是一种掳掠行为。并无什  相似文献   

8.
古代徽商,亦贾亦儒,贾道而行。今日黄山,新贾新儒。人才辈出。程国军就是千年徽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新徽商的杰出代表。 程国军,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安徽大学研究生学历。初见他的人都会认为他就是一名温文尔雅的年轻学者。然而,他现在已经是黄山茶城、黄山徽商国际大酒店的总经理。一位年轻一代徽商的成功人士。  相似文献   

9.
一、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区域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最具民主性的精华。是儒家治国思想重要的组成部份。经过孔、孟大师的创构,体系完整,逻辑严密。蔚成大观。历来被许多政治家、思想家认为是治理国家的瑰宝。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大儒,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近年学术界对其生平事迹、言论著作,进行研究论述的文章颇多。但从民本思想角度进行专题论述的,尚不多见。不揣浅陋。试为论述,请教高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史上向有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者。小说乃明清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学好明清小说课程实乃学好明清文学的基本要求。要对这一时期的小说文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需要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这样会更有助于对小说个体的研究。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观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准备时期。先秦、两汉。主要指神话、寓言、史传文学。2.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指志人、志怪小说。3.成熟时期。唐代。主要指唐人小说。4.变革时期。宋元。主要指宋元话本。5.繁荣时期。明清。主要指…  相似文献   

12.
接下来我们继续赶路。中午时走到了山顶白云洞。山顶损坏相比又一村要严重得多,白云寺完全成了危房。几根大的梁柱断裂,地面陷落屋顶变形。佛像倒塌严重。让我惊奇的是上寺的阶梯旁开满芍花,红的黄的白的姹紫嫣红。无比的美丽动人。引得同行的同事不停地大声赞叹。  相似文献   

13.
论德治     
谈德治。首先必须给德确定明确的定义。是建德的关键。德的定义范畴,是个不确定的变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德的定义范畴。就我们的传统文化而言。最早给德下定义的,最早的也许是管子。管子《心术上》云:“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这个定义。强调了德和道是内在同一的,得德。就是得道,万物得德,万物就得到了生命;心里得德。  相似文献   

14.
具体性之歌     
真理是—个光彩夺目的字眼。真理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求得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真理是衡量人生价值的砝码。谁为探求真理贡献大,谁的人生价值就价值连城。真理是力量。哪个阶级手中的真理多,那个阶级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就大。抓住真理,所向披靡。真理是时代的权威。对真理倘有半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无论是内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三资企业。大凡做得好的企业。都有一份较好的企业文化刊物。有的甚至办得非常前卫。不亚于大众传播媒体。而且,企业自办的内刊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企业内冒出一簇形象清新、印刷质量上乘、装帧精美、内容品位高雅的“企业类报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报刊一万三千多种。如果排除文化类企业(如报业集团)主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6.
写在前面的话 2006年夏。笔者赴荷兰探亲两个月。期间,持欧铁通票,周游列国一个月。欧洲的火车。无论乘客多少,车厢里总是静悄悄的,火车行进又稳,窗外的风景看久了也单调。脑子里难免会涌进一些问题。引起一些思索。由于到过女儿所在的大学。了解了一些荷兰教育的情况。便想到了中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重新确立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完善相关立法。建立一套良好的对陪审制度实施的管理监督机制。对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做出更详尽的规定。将陪审制度的适用推及到二审程序。立法时应将陪审员分为两类,即个案的临时陪审员和常任的专家型陪审员。对担任陪审员的条件做出更为详尽的规定。完善陪审员的选任程序和方法。明确陪审员的权利义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信仰的本质——兼驳中国人没有信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的对象,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上帝等神灵,而是真实的本体。形而上的本体在现实中必然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东西,即神灵。这种神灵便是权威。所以在现实中,信仰表现为对权威的信仰和崇拜。权威象征了某种价值观。对权威的信仰实际上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对权威的敬、畏行为使人们认可、接受某种价值观成为可能。人们在认可、接受某种外在于自己的价值观的同时,涵养了自己内在的德性。外在的价值观转换为主体的内在德性。因此,信仰过程实质上是主体的德性的发生过程。信仰的上述诸环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均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因此,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中当然有信仰。  相似文献   

19.
休宁县临溪中村的原临溪党校。是有名的徽商吴怡德家的大宅院。据说他年轻时就到苏州做颜料生意。赚了不少钱.1919年回家做了这堂新屋。新屋的图纸是苏州有名的设计师设计的。主要材料也是从苏州买来的。建房花了三年时间。耗资七万银元,其规模之大在当地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中国文坛上,朱苏进是幸运的。他所创作的大部分中短篇小说,或被争相转载,或是频频获奖,得到种种殊誉。在读者的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的今天。只有极少数的作家才能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而能在较长时间中得到读者青睐的作家就更少。这中间,也就包括了朱苏进。在文学的百花园中,竞争是何等激烈。一个作家要长盛不衰地保住自己的地位,靠什么?毫无疑问,各人都要有自己的高招。朱苏进靠的是:似“铁蔟藜区别于繁荣盛草”。铢蒺藜不同于别的花草。它不妍也不艳。见它有着自己的形貌和风骨。而铁蒺藜的刺与锋芒,它的绣斑以及冷峻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