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麓堂诗话》是李东阳诗歌理论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初由辽东籍弟子王铎于正德四五年间在扬州刊行,通过《诗话》与李氏其他文字间的呼应关系,可尝试勾画出李东阳诗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外,传世《麓堂诗话》存在若干缺误,今以《丛书集成初编》所收《知不足斋丛书》本《诗话》为底本,对勘其他版本,结合各方面资料,共做出25处补正。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我国古籍丛书发展的繁荣时期,除著名的官修《四库全书》之外,许多私刻丛书也竞相而出,其中黄丕烈所校刻的《士礼居丛书》是清代前期的一部很有特色的丛书。黄丕烈、字荛圃、江苏吴县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藏书家和校勘家。黄丕烈藏书注重版本,遇有善本不惜破产而购之。他尤其喜爱宋板本,自号“佞宋主人”,并称“余生平无他嗜好,于书独嗜好成癖。遇宋刻,苟力可勉致,无不致之以为快。”即使是宋刻残本,虽残鳞片甲也不放过。经过多年的努力搜罗,得宋刻百余种,以“百宋一麈”名其藏书之室。宋本之多,名倾海内。王芑孙在《黄荛圃陶陶室记》中称:“今天下好宋板书未有如荛  相似文献   

3.
张元济承天降之大任,投身商务印书馆60年,在总结前人汇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收书、藏书、整理出版古籍丛书,将丛书的广博气象和校印水平推向极致,成为近代丛书编纂的巨擘。他主持编纂的涵芬楼秘笈、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孤本元杂剧等七部丛书如北斗七星,在中华文化的灿烂星空中熠熠发光。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思想文化具有封建社会的集成性质。这在类书、丛书的编纂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清王朝的发展,至康(熙)、雍(正)、乾(隆)达到它的鼎盛期。产生在这个时期内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分别结集了我国古代类书、丛书之大成,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对象。笔者有感于对《古今图书集成》的研究,“与《集成》的规模、影响不相称”(袁逸《陈梦雷与〈古今图书集成〉》,(载于《文史知识》1985年12期),著为此文,试将《集成》与《全书》比较,着重探讨《集成》对《全书》的影响。抛砖引玉,就教大方。  相似文献   

5.
《豫章丛书》有两部:一部是清陶福履(江西新建人)辑,专收清代江西作者的作品,共收书26种,47卷;第二部是近代胡思敬辑,共收书103种,674卷。本文介绍的是胡辑《豫章丛书》,线装,前有总目,后附《四库著录江西先哲遗书抄目》各1册。收唐、宋、元、明、、清5朝江西籍人士所撰的书,由南昌退庐图书馆(后称豫章丛书编刻局)于1915年1920年陆续刊印出版。胡思敬字漱唐,号瘦篁,晚号退庐居士,江  相似文献   

6.
《制曲十六观》辨正孙克强《制曲十六观》,题为“元昆山顾瑛仲瑛著”。今通行本有《学海类编》和《丛书集成初编》,另有《迦陵音指迷十六观》本,《中国丛书综录》误将其收入“曲话”类目,而后未见纠正,影响至今①。本文拟略作辨正。《制曲十六观》乃杂纂南宋张炎《词...  相似文献   

7.
《中国丛书综录》订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丛书综录》订误张宗茹《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以下简称《综录》),是由上海图书馆集全国四十一个大型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编成的目录;是我国目前最完备的一部丛书目录。1982年阳海清编撰《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相似文献   

8.
《东事书》是一部记述明代经营辽东的史籍。《中国丛书综录》、《中国野史集成》著录该书作者是郭淳,与事实不符。根据作者自述与其他相关材料的记述,该书的作者实为郭渴而非郭淳。  相似文献   

9.
四库存目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库存目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季羡林任继愈刘俊文一、四库存目的由来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3761种(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号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但是《四库全书》并不全,不仅其所收书中有不少内容经过抽...  相似文献   

10.
《四部丛刊》是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先后出了《初编》、《续编》和《三编》,共收入我国经典古籍代表著作504部、3100余册。按照原先计划,还将推出《四编》、《五编》,由于抗战爆发,商务印书馆再遭浩劫,计划随之流产。而拟议中的《四部丛刊四编》、《五编》要收录哪一些书,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现在一般的读者,大都知道胡思敬所校刊的《豫章丛书》,而不知道陶福履所校刊的《豫章丛书》,即使在杨家骆所编印的《丛书大辞典》中也只著录了胡氏的子目,并在后面附带说了一句:“各丛书书目所录之《豫章丛书》,皆陶氏所刊之二十二种本。”由此可知,他认为胡氏的《豫章丛书》,是可以包括陶氏的,甚至把二者误为一书,著录胡氏的子目,是比以前各种丛书书目的子目要多,因此,便将陶氏的子目删去而不录了。殊不知陶氏和  相似文献   

12.
《大藏经》是一部中国佛教典籍丛书 ,亦是一部中国佛经总集。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后 ,历经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的发展 ,佛教典籍被大量译成汉文 ,并被汇集成编。初称《一切经》 ,原意是指汇辑汉文一切佛教经典的大型综合性丛书 ,兼收中国、印度等国佛教典籍 ;隋朝灌顶所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首次使用“大藏经”名称 ,之后这一名称才被广泛采用 ,并成为一切文种佛教典籍丛书的代称 ,包括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巴利文和日本文等多种。大藏经的本意 :大者 ,穷天地之极尽也 ,比喻佛典包罗万象 ,智慧无边 ;藏者 ,梵文之原意是…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我国丛书的出版形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局面。各种大型综合性丛书、地方性丛书、科普知识从书、学术丛书纷纷编辑出版,规模之巨、品种之繁,一时在出版界蔚为大观。既有《走向未来丛书》、《祖国丛书》这样的大型综合性丛书,也有《国学大师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这样的学术精品丛书,还有一些中断多年却影响颇大的丛书,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等。仅就1997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初选入围书目看,166种人选书中丛书就有40余种。其中尤以文学类、教育类、少儿类丛书所占比例为高。在社科类34种入…  相似文献   

14.
由我校中文系陆一帆教授主编、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育》丛书,最近在全国第一届教育图书评奖会上荣获二等奖。该丛书包括叶春生著《民俗美》、於贤德著《景观美》、韩世华著《仪表美》、周济著《语言美》、柯汉琳著《日常审美心理》以及李祥、韦小君编的《爱美名言和轶事》共六本,构成国内第一套颇具特色、可读性强的审美教育通俗小丛书。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史对于中国人来讲,几乎人所共知,在这方面的论著也多如春笋,但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的全面而系统地向世人介绍其全貌的著作,在《甲午国耻丛书》正式问世之前是没有的。《甲午国耻丛书》是由知名教授关捷先生总主编,杨惠萍、李晓菲、高水学、郭铁柱、韩俊英等有成就的史学研究者共同策划,积极参与,历时四载数易其稿,撰写而成。今天能得以与读者见面,令人兴奋,值得品味。《丛书》约140万字共分六册,即:《觉醒——甲午风云与近代中国》是关捷教授研究成果的记录;《恨海——甲午大连之战》是黄海海战、旅大之战的纪实;《…  相似文献   

16.
丛书谈丛     
丛书研究,无论是对于编辑出版,还是对于馆藏借阅,都是十分有意义,十分重要的。本文仅就有关丛书的界说、特点、作用、优劣、馆藏等问题,谈些看法,叫作《丛书谈丛》。界说谈关于丛书的界定,有如下两种说法:1.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上)第91页:“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即编印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其形式早期为综合性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丛书相继出现。中国的丛书,创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一部丛书。”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长白丛书>面世20周年,自<丛书>问世之初,本人就与<长白丛书>结下不解之缘,并在满族研究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与<长白丛书>以及全体编辑人员有着深厚的情结.本文就对此加以回顾,以献给<长白丛书>20岁生日.  相似文献   

18.
《崂山文化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是刘怀荣担任总主编、青岛大学七位教师分别执笔而成的一套丛书,被誉为当前关于崂山文化研究"最具前沿性和首创性"的系列成果.该丛书共七册,分别是《崂山道教佛教研究》《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崂山志校注》《劳山集校注》《周至元诗集校注》《崂山游记精选评注》《崂山诗词精选评注》.其中的校注三书,分别对首部崂山志书——明末即墨人黄宗昌父子之《崂山志》、首部专题歌咏崂山之作——建国前后寓青名士黄公渚之《劳山集》、建国前后首位知名的即墨本土诗人——周至元的遗诗,进行整理、校勘和注释.  相似文献   

19.
传世的1925年朱恩昭修纂6卷本《豫旺县志》一直被学界当做宁夏同心县重要的地方文献在利用.实际上,这部旧志是撮抄之作.编纂者直接把(民国)《朔方道志》中与同心县前身镇戎县有关的内容撮抄出来,参考《朔方道志》的体例,再杂以(光绪)《平远县志》的部分内容,汇集为一编,取名《豫旺县志》行世.《中国方志丛书》《宁夏地方志丛刊》《中国地方志集成·宁夏府县志辑》等丛书都影印出版了这部志书,客观上扩大了它的影响.该志对于研究同心县史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学丛书》,由冯广艺、南野主编,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包括12部文学和语言方面的论著;《古代词义例话》(黄群建)、《阳新方言志》(黄群建)、《神话叙事学》(张开炎)、《结构的诗意》(南野)、《文学语言学》(冯广艺、冯学锋)、《文化叙事学》(张开炎)、《审美欣赏学》(李社教)、《现代都市小说纵横》(漆泳德)、《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杨迎平)、《马列文论新琢》(蔡靖)、《就诗论诗》(袁志坚)、《语文知识表解》(吕相康).这套丛书的作者,大都是我院中文系的教师.所以,它的问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院中文系的科研势态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