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从其建立起(618年),到安史之乱止(755年),是它的极盛时期。洛阳在唐“贞观六年(632年)号洛阳宫·显庆二年(657年)曰东都,光宅元年(684年)曰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复曰东都,天宝元年(742年)曰东京.上元二年(761年)罢京,次年,复为东都”。在盛唐期间,有五帝在洛阳居住达四十二年之久,其中武则天居洛有三十余年,称帝后,改唐为周,即以神都为国都。这是洛阳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考察东汉的人口状况,其重要依据是《续汉书·郡国志》以及刘昭的注。刘昭的注又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即应劭的《汉宫仪》、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伏无忌的户口、垦田材料。从东汉建立到永寿年间的人口演变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光武帝至和帝元兴元年(25~105年),二是从和帝元兴元年至桓帝永寿年间(105~158年),前者是人口的恢复和增长期,后者是人口的徘徊和波动期。东汉后期(157~220年),是人口锐减的时期。及至三国,人口数已降到东汉初年的水平线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东汉人口数的升与降,与社会的稳定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以来俄语语法思想的发展可以划分四个时期:1.十月革命前的时期(从1900年到1917年);2.二十年代时期(从1917年到三十代初);3.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的时期;4.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的时期。这四个时期是根据每个时期存在的、饿国和苏联语法学家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划分的。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就在这个时期中,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知道,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了大卫·李嘉图(D.Ricardo),得到最高的发展,也是最后的不能超越的界限。在二十年代,英国发生了经济学的论战。在这个十年中(即从1820年至1830年),  相似文献   

5.
一、“四人帮”一笔抹煞三十年代文艺的伟大成就,是一个政治大阴谋。 所谓三十年代文艺,是指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到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这一历史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艺,也称十年内战时期或“左联”时期的文艺。  相似文献   

6.
一 《五人墓碑记》写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此起彼伏,统治者内部也出现了反动保守势力大地主阶级和宦官,同开明、进步势力中小地主阶级和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斗争。这种斗争集中表现在东林党  相似文献   

7.
公元802年,随着水、陆真腊的合并,一个统一的真腊出现在柬埔寨历史上。从这时开始,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殖民主义入侵,这个王国存在了一千余年。以十五世纪前半期吴哥国都的陷落为分界,真腊王国经历了兴盛和衰落,乃至被肢解的不同时期。尽管如此,其社会发展却是一脉相承的。从十六世纪开始(中国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史籍中出现了柬埔  相似文献   

8.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湖北江陵人,是明代后期一位有作为的政治改革家,被进步思想家李贽称为“宰相之杰”。他为了挽救明朝的危机,于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以裕王(即穆宗)讲官的身分进入内阁后,次年,便上《陈六事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政见。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神宗即位,他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前后当政十年。在此期间,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究其奥妙,有如下几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南游”原因有三:一是出自司马迁的自觉自愿,二是由于父隶司马谈之举荐,三是由于汉武帝的恩许。司马迁南游时,年已三十,时在元鼎元年,即公元前116年。南游路绳中的“楚”,实指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涉所建的“大楚”,包括有大泽乡和都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地区。南游大约用了三年到四年时间,即汉武帝时,元鼎元年到三年(前116—114年)。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所有制关系问题,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经济学界就开展了第一次讨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劳动力所有制问题重新被提出。从这两次讨论的情形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志认为存在着劳动力所有制这一范畴;少部分同志(以李光远同志为代表)从六十年代初到现在,一直不承认劳动力所有制是一个客观经济范畴①。这些很不相同的观点,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  相似文献   

11.
这一即席谈,无非英语的“tabletalk”,法语的“propos de table”,就象是餐桌上的谈话.三朝名画,不正是东方的琼浆(nectar)和玉食(ambrosia)么?三朝画呢?首先是元,其次是明,最后才是清朝的绘画.元是蒙古人主中原以后建立的王朝称号.太祖铁木真(成吉思)公元一二○六年(宋宁宗开禧二年)即位于斡难河之源(黑龙江上游),一二二七年(宋理宗宝庆三年)灭西夏,兵力远及欧洲.太宗一二三○年(定三年)定都和林(今库伦西南),不久灭金.世祖忽必烈才在宋理宗景定元年建立“中统”年号,以这年为元年(公元一二六○年).一二六四年(景定五年),元至元元年,始都北京,八年(度宗咸淳七年,公元一二七一年),才定国号叫大元,十三年(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灭宋.如果从宋亡后起算,自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到至正二十七年(一三六七),首尾不过九十一年,日本大村西崖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从顺治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率领八旗将士踏进北京起,到顺治七年十二月(1950)多尔衮在塞外喀喇城溘然逝去止,前后约略7年,是多尔衮独揽乾纲的清初摄政时期.在此期间内,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是研究清初历史地位,正确评价多尔衮一生功过,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愿对此作以探讨,并就教于方家。一、残破不堪的社会经济和收效甚微的恢复措施在清初摄政的7年时间里,继明末天启年间开始的纷纭战事非但没有停息,反而不断扩大,阶级搏斗与民族搏斗交织进行.尤其是野蛮残酷的民族战争,造成社会经济严重的破坏。从塞北到江南,从城镇到乡村,尸骨遍野,炊烟几绝,满目凄凉。“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  相似文献   

13.
约曼是英国农奴制瓦解后形成的一个农民阶层,是中世纪英国农村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变革的标志.约曼凭其雄厚的经济势力和大胆的经营精神,成为改造传统中古农业体制的动力之一.富裕约曼经济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产生的温床.(一)约曼(yeoman),中文常译为自耕农,这一用语在英国源远流长,但十五世纪以前它不指自耕农.在中世纪英国,主要的农业生产者是维兰(Villein,即农奴),他们有独立的经  相似文献   

14.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编年体春秋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它比较系统地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左传》全书共十八万余字,而很大一部分篇章是描写战争的,可以说说《左传》中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涉及战争的文字几乎比比皆是。这也是《左传》最大的特点。我国很早就有人把《左传》称为“相斫书”,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里,列国间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三次;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僖公二十三年,共八十五年间,中原诸侯与戌、狄发生战争,就有三十余次。  相似文献   

15.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宜宾县)安置。黄庭坚于元符元年夏抵达宜宾,建中靖国元年春离开宜宾,在这里度过了三年谪居生活。这是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振兴时期。从创作道路来看,又是他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他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轰轰烈烈的张献忠农民起义,从崇祯三年(1630年)米脂十八寨起义开始,到康熙元年(1662年)李定国病逝于云南为止,在反对明朝封建统治政权的压迫剥削和抗击清军的侵扰中,转战十六省,经过了三十二年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探讨这次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于研究我国农民战争史,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张居正,字叔大(1525——1582)湖北江陵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出任明朝政府首辅(相当宰相)。他一生经历了明末的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当时正是封建社会各种矛盾激化,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的时期。张居正针对明末社会的弊政,推行法家路线,实行变革,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唐代扬州城区规模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扬州是淮南道的首府,从高祖武德九年(626)改邗州为扬州后,扬州成为大都督府所在地。当时扬州领江都、六合、海陵(今江苏泰州)、高邮等四县,这四县只有二万三千一百六十户,九万四千三百四十七人,人口这样少,和隋朝末年的战乱有直接关系。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扬州为广陵郡,领江都、江阳(太宗贞观十八年分江都县置,在郭下与江都分治)、六合、海陵、高邮、扬子(高宗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分江都县置)、天长(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  相似文献   

19.
北宋东京城的营建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并称为我国的六大古都。因为历史上它曾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的都城,所以开封又有“七朝故都”之称。而在七朝之中,北宋在此建都时间最长,从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靖康元年(1126年),达一百六十六年之久。由于赵氏政权大力的经营,它成了北末一代的政  相似文献   

20.
历史何其惊人相似,三十年代苏联发生了“大肃反”,六十年代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悲剧。痛定思痛,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一下两国在不同时期所走过的相似弯路。本文拟对“大肃反”与“文化大革命”作一比较研究,以找出它们之所以酿成历史悲剧的共同因素,吸取教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对于“大肃反”与“文化大革命”,我们既不能笼统地认定“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又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哪一个领导人(如斯大林、毛泽东),而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每一特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