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王炳钰 《广东社会科学》2023,(1):198-211+288
在“时间与移民”的理论框架下,基于对境外中国女性学者的质性研究,本文从“家庭时间(性)”与“职业时间(性)”双重时间维度探讨其在跨境流动中所经历的与性别相关的时间约束和支持,并考察这些时间力量和时间性如何交织并作用于个体的生命历程体验。研究表明,女性学者所处的跨境学术流动体系以及相关社会文化价值观和期待带来了一系列性别化障碍,进而生成和塑造境外中国女性学者在家庭与职业领域的特定时间困境和冲突,影响其生命历程进阶。同时,文章指出境外中国女性学者在跨境语境下也受到一系列性别化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能动地调试和改造自身的时间处境与时间体验,以更好地实现职业与家庭的协调和相对均衡发展。由此,本文进一步推动移民研究的“时间转向”,将时间(性)视角引入学术移民和学术流动研究,考察女性流动学者独特的性别化时间体验,挖掘跨境学术流动体系内部潜在的性别化因素及其不平等权力关系,在理论和实证上促进移民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66位境外中国学者的质性研究,作者探讨了其流动中的时间维度,从“历史与制度性时间(性)”、“生命历程时间(性)”以及“情境性时间(性)”三个向度剖析他们在跨境背景下如何规划与实践自身学术流动历程。研究发现,世界学术流动格局、移民和人才政策等具有历史与制度性时间(性)的向度;学者个体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表现出生命历程时间(性)的特征;而学者经历的“偶然机会”与“情感事件”则具备情境性时间(性)的特点。这三个时间维度相互交织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境外中国学者的流动策略、轨迹和体验。由此,本研究重新审视了学术移民研究中的过度浪漫化倾向,从时间维度揭示了个体在全球移民体系日渐暂时化、学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工作合同逐步短期化的背景下流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与挑战。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推动移民研究的“时间转向”,从理论层面促进移民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成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也迎来越来越多回流的新移民。新移民的回流呈现出有别于国内跨区域流动和普通跨境外迁的特点。在跨境移动和迁徙的空间化和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回流有可能只是整个迁徙计划的一部分。迁移的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个体迁移行为的趋同性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及政策等外部因素在迁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需要国家在态度上的重视、制度上的照拂和环境上的兼容,以及国内应对策略的跟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新移民的高效回流。  相似文献   

4.
当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态势低迷,美国和日本纷纷以量化宽松政策大力刺激本国宏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流动性超发,国际资本流动形式越发复杂。在此背景下,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对于保持经济金融稳定而言十分重要。深入分析2012年大庆市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2013年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及风险防范需要关注的方向,对探索区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风险防范框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我国经济走势向好、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发达国家经济前景暗淡的背景下,全球趋利资金大规模快速涌入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较大,增强了我国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预期。为有效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加大对大庆市外汇收支形势分析、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十分重要和必要。2012年前三季度大庆市外汇收支监测结果显示:当前大庆市外汇收支形势平稳,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为摄取跨境数据流动所引起的“数据主权”“数据石油”“数据安全”和“数据自由”的最大利益,发达国家大多采取进攻性策略巩固其在全球数据流动中的霸权,而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基于有限理性和国家能力,被迫通过防御性的本地化措施予以应对。可以说,为维护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各国采取的规制策略基本勾勒出全球数据治理格局的图景,也为全球数字治理路径的完善提供一种新分析视角。因此,本文通过审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制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的策略取向,分析不同规制策略适配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的结果,演绎出规制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的基本原则,进而在分析中国规制策略不足的基础上,完善中国规制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的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7.
近代外国兵舰攫取在华航行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代外国兵舰攫取在华航行权的历史考察郭卫东一、早期来华的外国兵船美国学者马士认为:“在1820年11月美国巡洋舰‘国会号’(Congres)来到中国以前,所有到中国的兵船都是英国的”〔1〕。这个论断当然不符合史实。最早进入中国海域的西方兵船,当属明...  相似文献   

8.
全球治理的实质良法善治难以应对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性多元耦合产生的新型治理需求,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视角可指引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形式良法善治范式革新。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有助于厘清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概念与内涵,即“规则制定—规则运行—规制评价”嵌套的动态独立国际法系统,以及形式良法善治需求下四类规制“一体两面”的多元协调系统运作方式。通过规制现状与谱系反思,发现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效用梗阻呈现供给能力不足、供给过剩以及供给制约需求的国际公共产品结构性“供给失灵”现象。依据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指引,效用梗阻的形式治理范式革新应坚持“加减乘除”四重运算的复合策略框架。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全球治理形式范式革新符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主张,中国应积极引领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理念与模式变革。一方面,秉持以数据安全为核心、国内与国际规制双向互动为重点的兼容性规制理念;另一方面,以“数字丝绸之路”为支撑,深化平台联动、议题联结和机制协调,探索全面开放性和高度包容性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制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晋 《学术月刊》2023,(2):159-171
人类学和精神分析有长期对话的历史。非洲裔法国学者吕西安·塞巴格(1934-1965)于1960年代对南美洲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地印第安人的民族志研究,特别是他对其中一位瓜亚基—阿谢女性的梦的分析,构成具体时空语境下学科交汇的独特案例。相关的田野和理论叙事充分体现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社会关系和时代背景等因素,以及如何在研究过程中微妙、深入地相互影响。塞巴格的尝试揭示了人类学与精神分析实践中的主体关系,也展现出二战后法国思想界尤其是结构主义发展的复杂样貌,对当下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和国际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质的飞跃,国际贸易在物流行业的参与下显得更加活力十足。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经验相对欠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所以,应该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研究目前电商物流可能存在的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从保险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措施,为跨境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从保险的角度来看,为跨境电商物流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险服务、打造专业的物流保险平台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导语:中国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只是作为西方哲学史的一部分内容出场的,而且由于局限于知识背景等等原因,很多人往往是以近代西方哲学的立场来看待现代外国哲学,从而导致了很多误解和歧义。其实,从上世纪初中国学者一开始涉足现代外国哲学,就关注到了当时西方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如今,汉语语境下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已经有了长足进展,而且一些中国学者开始以超脱于西方学者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现代外国哲学,从而已不仅仅限于对西方的思想翻译、评价和复述的简单传承,而且在与西方学者平等对话、交流和讨论中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理论。江怡教授正是一位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研究到提出哲学拓扑学这样新理论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2.
自由无疑是人类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就我国社会整体的一般发展趋势来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人员流动,职业转换的频繁,每一个个体将变得更为自由,而我国的市场经济要建设成功,就必然要求高度自由流动的、高度专业化的个体,并发展出适合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的自由理念。无论什么时候,人们谈到某人、或某些主体的自由,自由总是指主体不受某种束缚去做或不做某事。或成为不成为什么的自由。罗尔斯指出:“对自由的一般描述可以采取下列公式:这人或那人(或群体)是自由(不自由),于这种或那种限制(或某些限制)去做(或…  相似文献   

13.
四川大学学者:(以下简称“川”)咱们今天组织座谈,话题首先是关于边缘批评。这个话题与所谓的全球化语境无关。这语境是可以借鉴的——借来说我们自己的话。所以我们在《中外文化与文化》上搞了几次笔谈。目前主要是四川地区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发表意见。当然。发表的意见也是各种各样的。这样做的意思有几个。一是要发表有个性的意见;二是要发表边缘地区学者的意见,打破学术上的“一统天下”。  相似文献   

14.
’98学术窗     
《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余三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22.5万字。该书前有王富仁教授撰写的长篇序言材于研究者的研究》。全书分为三编:上编“学者研究”,包括一篇综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术一瞥》)、四篇关于哲学学者研究的论文和六篇关于文学学者研究的论无中编“学者风采撷录”;下编“学术书评”。王富仁“序言”指出,著者“把自己这部著作定名为《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我认为是很好地抓住了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学术文化发展的特征的”。《阐释修辞论》童山东、吴利权著,首都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5.
《重庆社会科学》2006,(1):F0002-F0002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下设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北美研究所、中外文化研究所五个研究机构。该“中心”研究实力雄厚,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9人(包括流动站5人),其中不乏在国内学术界学有专长的知名学者。“中心”研究领域宽广,涵盖了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外国文化、国际问题研究、国别研究、跨文化交际等一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6.
移民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学者为了科学地解释中国移民问题,一方面用国际移民理论来阐释国内的人口流动现象;另一方面从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理论.解读这些理论可以发现,开展移民问题研究一般都从描述移民的基本概况入手,厘定移民、移民社会和移民理论三个基本范畴.在此基础上所创设的中国移民理论体系不仅有助于探索中国移民活动的具体规律和解决中国移民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模式和促进中国移民学学科的建设,从而实现移民理论建构与移民实践服务相结合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7,28(4):8-10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每一任务借助参考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第150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我国学者王冀生说:在“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治学观的指导下,“研究高深学问作为一项重要功能在现代大学中日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休闲期刊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背景下,外国休闲期刊在中国市场取得不菲的业绩,中国的休闲期刊也应该学会去适应国际化的背景,打造全新的办刊理念.当前中国休闲期刊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不了解合作经营的相关法规;过分依赖国外版权;将国外期刊错误经营方案全搬照抄.在休闲期刊经营方面先要适应他国文化和发行语境,建立出版集团,注重国内外休闲期刊之间的业务交流、注重对休闲资讯的捕捉、提高编辑素质、调整编辑心态.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张仲华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由云南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省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云南省高校、省、地(州)委党校科研单位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于1994年12月23日至26日在昆明举行。会...  相似文献   

20.
交流语境与中国美学李咏吟在生存日益变得焦虑的时候,当代学者能如此严肃地讨论美学问题,大概与学者特有的忧患意识和使命相关吧。诸如傅谨的《中国美学需要什么》与陶伯华的《中国需要什么美学》正出于这一目的①,都力图把中国美学放到世界美学背景下予以考察。傅文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