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蒋国华 《21世纪》2001,(7):8-15
各国对义务教育都有明确规定。如美国法定义务教育时间为12年。这种国家向公民提供一定年限的免费教育,国民依法享受义务教育的理念,正是构成现代教育体制的基本思想之一。而实践这一理念;也是国家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公办教育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然而,正如现实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公办教育也遇到了诸如国家教育投资力不从心,公办教育体系低效运行等问题的困扰。无疑,这将阻滞教育的发展,并最终妨害公民教育权利的实现。于是近些年来,国外就发生了把竞争引入教育,实现教育市场化的激烈讨论。一些国家还开始了这方面的变革。当然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市场化的讨论并没有达成最后的共识,各国带有教育市场化色彩的改革也程度不一,但是无论如何,变革,总如清新之风,让人振奋。  相似文献   

2.
以自由、平等为基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公民教育,必须把握“公民”概念的基本内涵。要树立主动公民观,以培养知情和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为目标:要在应现实之需强调公民权利教育的同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进行本源意义上的公民责任、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立法是教育法制建设的根基,新近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仍未很好地解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主体程序性权利缺失、问责机制不到位等顽疾,义务教育立法还达不到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立法的价值目标应是依法维权,国家应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义务教育法>的权威和效能;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4.
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是维系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纽带。公民教育是建构和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公民教育强化公民的身份认同及国家归属感,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教育促进公民对国家制度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关键;公民教育促进公民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核心;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国家责任感,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公民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公民与他人、社会、国家和全球关系,使他们成为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课程领域,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我们依据公民的多元身份——个体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全球公民,确立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公民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公民教育课程设计的三种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生活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农民的受教育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二元社会结构中,教育投入不足、城乡教育机会不均、收费式义务教育和教育产业化政策,使中国农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在尊重、保障和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基础上推进教育变革,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宪法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在近代宪政运动中产生的;凡是成功的宪政国家,均有一套成熟的公民教育体系,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核,公民教育是宪法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克服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法科学生具备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改变宪法教育的泛政治化,与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多种途径加强法科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8.
德国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教育思想体系核心是公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集体观念的教育,权威感教育,民族感教育和劳作教育.劳作教育的实质是通过让学生动手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公民教育是劳作教育的目的与归宿,二者相互印证,相互实现.  相似文献   

9.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公民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公民教育在美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美国和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截然不同,但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策源地,其公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尊重公民个人的价值与追求,一切从“你”——一个具体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公民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致力于培养公民“清醒的思考能力”;重视隐性课程与仪式教育对公民的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加快了其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考权是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考试秩序是公民参考权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模式选择是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关键.借鉴国外考试管理的经验,<国家教育考试法>应该将我国教育考试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分离.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只保留国家教育考试的机构审批权和监督管理权,从宏观上规划、调控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实施;考试实施机构定位为国家公益性机构,作为纯粹的社会考试机构;高等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机构提供的结果招生或颁发证书.形成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则相对滞后,这已经影响并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高校引入"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概念,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当然,公民教育并非凭空产生,需要科学界定若干关系,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政府给予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适龄少年的经费支持实现公平,以及政府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适龄少年的上学机会实现公平,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两个教育理想。学校影响、社会影响、家庭影响是影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三个关系层面;而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教育经费不足、户籍制度制约、义务教育体制落后、教育质量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策是:实施“教育券”制度;实施义务教育登记制度;实施义务教育素质大纲;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非义务教育以流出地为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开始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的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的绩效工资并非如国家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工资,其带来的现实结果也并非如国家期望和要求。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的弊端,从最深层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实施绩效工资促使教师形成功利价值取向,损害义务教育的准公共性,与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相悖。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国家强制推行的教育。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在入学机会、受教育条件、受教育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平等现象 ,这不仅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防止出现更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确保适龄儿童、青少年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教育正在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 ,选择公民教育有成效的 16个国家 ,从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公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公民教育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 ,阐明公民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即将实施的公民教育 ,尤其在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性使其公民教育具有独特的方式,多元文化是其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含义,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来分析其公民教育的背景,通过研究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特点等,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经验和优势,以此形成对我国当下的公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公民教育比较成熟,具有合理规范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独特,能有效实施服务学习等特点。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有效性:通过传授公民知识、训练公民技能和培育公民意识来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从培养公民的主体性、政治参与性和道德性三个方面明确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合理设置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扶贫政策涉及教育领域扶贫和依靠教育脱贫两方面。1986年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制度,这是我国开展教育领域扶贫的重要标志,以此为起点梳理法律与政策对教育扶贫产出效应的应然要求;从实际结果和作用机理角度,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精准脱贫产出效应的实然效果;在分析影响产出效应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旨在促进区域更好协同发展,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产出效应的质量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