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章法 《老年世界》2008,(19):38-38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家庭人口结构一般来说是一家有四五个孩子的“梯形”结构,70年代一般是一家有两个孩子的“正方形”人口构成,老人都有子女陪伺在侧。到了21世纪的现在,却已是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的“倒三角形”,子女少且忙碌,使无偶老人更显孤寂,“再婚”便成了单身老人面临的一个安度晚年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家庭保护是儿童保护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美国儿童的家庭保护工作在经历了从“不干涉家庭生活”到“居主导地位和负起责任”。从“解救”到“预防与永久计划”的历程之后,逐渐确立了细化和可操作化的法律体系.开展了广覆盖、多层次的预防与监测工作,提供了全面多样的服务项目。在儿童的家庭保护工作方面为各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些对于我国的儿童家庭保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立法、机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养儿防老”。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经整整30年。“一对夫妻一个孩”使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赡养主体显得难以支撑——  相似文献   

4.
小商 《当代老年》2014,(7):60-60
飞机、汽车、步枪、泳衣、首饰、血管甚至“胎儿”,都成了3D打印机中的产物。事实上,3D打印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这项技术和工业设计有哪些区别?它离我们的办公桌和家庭还有多远?3D打印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但事实上,它的历史积淀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100多年前出现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是3D打印的雏形,其学名为“快速成型”,这项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2005,(3):38-44
对“家庭是否正在衰亡”的讨论已经旷日持久,近几十年来家庭行为和态度的重大变化使这一争论再次成为焦点。一方面,有学者把这些变化解释为家庭衰落和解体的象征,认为这对个人和社会不利。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家庭只不过是在变迁,而不是衰落,认为那些变化既可以视为有利,也可以视为有弊,或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6.
家庭中的儿童、父亲和母亲,构成一个家庭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每一边都表明一种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三角形具有稳固性。有了这三条边。家庭才具有稳固性。经济的快速增长、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的增多致使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为此,在政策实施方面,应分级分类实施家庭教育指导、亟待加快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各级各类“三结合”和多元化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2011,(10):113-F0003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房地产与城市管理政策”张永岳工作室于2010年12月1日揭牌成立。房地产与城市管理政策研究是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是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8.
黄海凤  宋轶凡  施俊琦 《职业》2013,(28):76-77
大量关于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显示,多种家庭因素都会影响工作决策。但是这些研究很少解释家庭因素的影响到底出现在工作决策过程的哪一阶段或哪几个阶段。因此,当员工在工作领域的决定受到家庭因素影响时,考察决策的连续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社区工作始于1960年代,基本上是受到联合国推动社区发展工作的影响。早期的社区工作主要由政府积极介入,是由上而下的推动,到了1980年代逐渐转变由下而上的方式,通过社区民众自由结社所形成的“社区发展协会”来推展社区工作。1990年代以前,推动社区工作业务主要是社会行政部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想上的改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多年实施,都对农村家庭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2016—2017年对山东省章丘市三个样本村居和枣庄市一个样本村居的调查,从农村家庭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不同家庭结构对代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增长趋势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的增大,离异家庭逐渐增多,对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在当时最尖端最神秘的航天领域进行探索,60年代秘密上马了第一个载人飞船计划“曙光一号”。到了70年代末期,“曙光一号”被迫下马。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的秘密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将以“中国社会福利和儿童福利元年”载入世界历史史册,其主要标志有二:一是2010年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家庭服务业国家政策框架”,标志着中国家庭福利政策框架与家庭福利服务体系形成;二是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孤儿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承诺     
王举芳 《老年世界》2014,(18):23-24
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玄”,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尹洁 《金色年华》2013,(11):52-55
辛辛苦苦当演员 上世纪50年代,刘晓庆出生在四川涪陵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左邻右舍都知道,刘家大女儿调皮捣蛋得出奇,越是禁止的事她越要做,游泳、爬树、拔邻居家的萝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0,(16):10-10
生态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将“人在环境中”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系统梳理,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入与环境的协调性。该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往往注重个人问题的环境归因,最初强调个体、家庭、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而今越来越尊重和重视对于既有环境的优化和改变,实现整体提升。该理论经常被运用于家庭社会工作中,由此发展出“家庭生态说”,用以解决和调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以来。转眼间已过三十几个年头。计划生育的目的是对人口的出生增长实行计划调节和控制,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十几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深刻改变着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例如人口老龄化、生育率过低、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逆淘汰”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种种问题最后都指向中国的生育政策:是继续推行还是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3,(7):23-25
浙江金华一对拾荒夫妻,从70年代开始收养弃婴。丈夫去世后,妻子独自支撑起了“弃儿满院”的特殊家庭,并将善举延续了下去。40多年间,她共收养35个孩子,甚至在八旬高龄时,还从垃圾箱里捡回一名早产婴儿。当看到她为孩子们精心制作的那辆木轮童车时,有人感叹:“人类所有的道德都装在这里面!”2012年7月,86岁的“拾荒奶奶”因被查出尿毒症而无钱救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老人能在爱心人士帮助下渡过此劫吗?她曾用那双干枯而瘦小的手,“捡”出了怎样的大爱人生?  相似文献   

18.
真子 《现代交际》2006,(7):10-11
60、70、80年代.三代人构成了现今职场最美丽的风景。“6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压力;“8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误解;“70年代”呢?要在“60年代”和“80年代”的夹缝中寻求发展,他们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19.
“问题为本”与“能力为本”这两个词,在我工作过的机构里不知经过了多少次交锋,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也同样波澜起伏。社会工作的确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生的,它最早曾被用于解决工人酗酒问题,进而引申到解决其家庭关系问题。社工理论大家里士满(Mary Richmond)便是社会工作“问题为本”的鼻祖,其《社会诊断》一书开启了借助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先河。随后由此引入和生发的精神分析、  相似文献   

20.
萧萧 《女性天地》2005,(12):31-33
一对夫妻做了“亲子鉴定”,引起了家庭大地震,其中的痛楚与无奈,将成为他们一辈子的心灵伤痕。丈夫说:“如果可以选择重来,我决不会去搞什么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