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反垄断法进行温和规制是以效率为优位,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以对企业垄断采取停止违法行为和损害赔偿为制裁方式,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维护企业公平竞争,增进消费者福利。在当前经济、社会和法治环境下,我国反垄断法应在价值取向上实行效率优位,对垄断的认定原则采取有限列举与严格概括相结合的行为主义以及严格控制垄断行为范围,促进保护创新三个方面建构温和规制,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在社会急剧变化和转型期间,由于传统价值取向中部分内容的过时以及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了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向、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向现实化、价值评价标准从绝对转向宽容、价值取向层次由单一转向多元化等特点。为此,我们应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邓小平理论相结合,与"敬业精神"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3.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表现在教育价值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与实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割裂与冲突上.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严重制约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创业教育是21世纪教育哲学的全新理念与新的教育价值观,它既立足于个人发展,又取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国内企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着重大的社会结构性变革的背景下,企业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上的困惑,在利益追逐与价值追求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上都遭遇了空前的危机,这与世界经济环境下所倡导的人文精神趋势极不相容.因此,在现阶段,提升我国商业企业的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精神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实践性视角提出企业应当在市场营销环节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建设,形成营销策划、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的人文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5.
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循环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循环型社会要求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承载能力,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为核心,以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社会环境为基本保障,适度生产、适度消费,尽量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费,降低环境负荷,形成经济、社会与环境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义、利作为既定社会秩序中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与选择,是两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整合的价值取向.当义、利分别作为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发挥作用时,可以得到义利互动的各种可能模式.一般地说,其中义利互动的整合模式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而冲突模式则可能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转型期多种义利互动模式并存的现状,是符合社会运行规律的,宏观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同时需要确立主导义利模式,使多元义利取向服从主导义利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与社会的互动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社会进化到了现代,20世纪的世界变化之大令人既无限兴奋又更加新奇,使人感叹不已,要想适应今天的社会,就不得不花更多更新的社会化代价了.在中国,崭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已经确立,它要求社会成员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每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角色.社会现代化要求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工业化,在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世俗化,在社会文明开化方面的知识化.个人要与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在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从传统的文化心理素质转向现代的文化心理素质,使人的现代意识和潜能充分发挥.而同时人的变革,也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附属产品或结果,他们自身也积极参与了社会变革,在全方位现代化过程中,人同环境和制度相互作用着共同产生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考察世界近百年来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现代人越多,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就会变得越快,当现代性渗透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之中时,人们对现代化的态度、舆论和社会行为就会变成一种巨大内在动力,推动国民经济社会计划的全面实施. 本文拟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对现代人与现代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践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产品设计是以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当产品设计的审美功能转化为商品的价值时,它与企业、市场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市场竞争促使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相结合,协调设计所需资源,实现形式和功能的创新活动,从而使企业产品既为企业实现最大的利润,又为社会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产品设计与商业政策的结合,将艺术美学与技术相融合,使企业、产品和市场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生态型城市社会模式的提出是现代城市走出危机走向可持续的理性回归.生态型城市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互动、共存共荣的社会形态,是未来人类理想的住居空间.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发展是基本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生态化是包括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和环境在内的全面改善与整体协调.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城市社会生态化、城市经济生态化、城市人居生态化、城市交通生态化和城市环境生态化"五位一体"协同作用的城市生态型塑路径.  相似文献   

10.
林颖  苏勇 《社会科学》2005,(8):66-72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面向市场和社会从而成为开放的组织,"集体人性"的问题在企业生存与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凸现.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成为企业的基本特性,自我组织、自我反思、自我调控是企业成功的根本.由于自主的企业对社会价值观与文化的构建有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因而在考虑企业伦理限度时,不仅要寻求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也要构建企业伦理价值与社会伦理价值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包头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包头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自1992年-2006年十五年以来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流动农村人口心理困扰成因研究——一种社会互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互动观点,流动农村人口本身心理状况是完全正常的,其存在的心理困扰不是他们自身造成的,而是藉由不良的人际互动的结果.流动农村人口在人际互动中采用传统习惯的社会取向(包括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及他人取向等),却遭遇社会与生活环境变迁,而形成家族取向的困难与矛盾,关系取向的失衡与错位,权威取向的丧失与消解,他人取向的缺位与敏感.社会取向难以为继,这才进一步造成流动农村人口的矛盾、失衡、孤独、不安与无所归依感等心理上的困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会计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和丰富.从可持续发展、外部性理论、环境成本管理、环境信息披露等企业的内外部视角梳理国外环境会计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揭示环境会计理论无论是基于哪种维度的探讨,都离不开社会与企业、环境与企业、经济与企业、政治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我们应理性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理论,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企业是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微观机制,既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精神传播媒介,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文化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商业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文化责任和公益责任.其中,文化责任又包括文化传播责任、文化创新责任和价值观引导责任.文化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身品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刍议李钢,王雅蕙在人类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当它面临重大的社会挑战和抉择之时,当它既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或面临深刻的、根本性的危机时,社会就会发生巨大的根本变革,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线实践者,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迫切要求绿色经济在企业制度中得到战略性的实现.绿色企业制度的构建需要环境资源保护法、企业法、会计法和产业政策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综合调整,必须建立一套鼓励企业重视环保、节约资源、加大科技投入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性法律制度,引导企业以宽泛的社会价值去建立自身的体系标准;从微观、宏观两个层次建立绿色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启军 《江淮论坛》2007,51(4):63-67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挑战,企业至少在中短期内需要在环境、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实施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使企业既造福于社会,又使企业受益,关键是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而平衡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如何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有效支持,并通过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和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启军 《江淮论坛》2007,51(2):42-46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挑战,企业至少在中短期内需要在环境、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实施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使企业既造福于社会,又使企业受益,关键是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而平衡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如何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有效支持,并通过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一、引论在96年春云南四千万人口日来临时,笔者曾以《云南人口怎样跨世纪:兼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方略》①为题,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初步探讨了在世纪交替之际的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大背景下,对待人口问题所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和政策取向。两年的时间一幌而过,而当新纪元的曙光已近在咫尺时,我们愈加感到,当初的认识显然急待深入。一方面,包括人口形势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状况都在改革大潮中加速巨变着,尤其是伴随党的十五大召开,一种新的人口经济发展格局也正在悄然生成,人口老龄化征兆的显现;城乡流动人口问题的加剧;大量下岗、待岗及失业…  相似文献   

20.
新结构金融学理论指出,当银行业规模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相匹配时,方能实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结构与风险结构匹配,从而减少经济金融扭曲,使银行体系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本文以"老赖"的形成为分析对象,构建银行与企业的规模结构匹配指标对此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与企业的规模结构匹配越好,地区老赖企业比率越低.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银行与企业的规模结构匹配在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中比率较高、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差以及社会融资规模较小的地区作用更加显著,且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老赖"的形成不仅仅缘于道德因素,而是有较深刻的经济逻辑背景内涵.本文从银行与企业的规模结构相适宜的视角解释了老赖企业的形成原因,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缓解金融扭曲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