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3年7月16日—8月17日笔者参与了云南大学211工程重点科研课题———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中的土族村寨调查。通过对调查点———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这一土族村庄人口状况的深入调查,清晰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族人口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等地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使用土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三者使用土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的情感态度、行为倾向态度及其差异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互助县土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的使用现状.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土族语言及新创文字有利于满足土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大力加强土族语言及新创文字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3.
樊晓丹 《西部蒙古论坛》2020,(1):99-106,128
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在经济生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经济生活变化引起的小庄村土族语言使用现状的改变,至今还无人进行专门的实地调查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依据实地调研资料,对小庄村土族语言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客观的描写,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当地土族语言掌握的整体情况。并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了当地土族语言的使用状况,以及他们的语言态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土族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历史留存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宗教风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互助土族传统婚礼歌为主要对象,对其研究状况、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粗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土族民间团体嘛呢会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嘛呢会普遍存在于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土族村落,是农村中老年居民自愿组成的民间团体.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嘛呢会的历史、构成、组织活动以及与村落管理系统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文章认为,嘛呢会是地缘、血缘和神缘关系三者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土族在宗教信仰体系上的多元特征.嘛呢会对于传承土族文化、整合土族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土族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土族是青海省独具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本文在对土族文化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土族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土族的由来,分布,信仰等.第二部分,作者描述了亲身体验土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出的感受,以及发现的土族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作者在互助县彩虹部落附近所做的调查问卷,以具体化数字的形式让读者更加清晰土族的现状.第四部分,解决方案.作者从经济角度针对土族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询问了有关传承人以及普通的土族人民对相关方案的可行性打分.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的土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的互助、民和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等地.土族服饰与其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艺术状况与民族特性.本文通过对土族服饰特征的梳理,分析其服饰源流变迁因素,从而对影响土族服饰演变的因素做出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土族民俗文化是土乡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通过研究土族民俗文化与土乡经济发展互动作用,分析了影响土族民俗文化与土乡经济发展互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土族民俗文化和土乡经济的双赢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10.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族村落的空间结构及土族的空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落景观是文化观念的物化表现,它受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文对土族村落空间结构从村落与村落之间、村落内部、庄廓及其内部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村落的同心圆结构。村落空间结构存在的一定意象可以让我们用与其相对应的“语言”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灶神信仰是土族群众之诸多信仰之一。本文利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互助县土观村土族灶神信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浅释民和土族村庙中的"装脏"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民和土族村庙中的"装脏"仪式进行了介绍和粗浅的解释,以求引起更多人对此类鲜为人知的民俗现象进行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探讨了土族神职人员的来源及发展状况,认为土族的信仰融入了多种信仰文化,具有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土族婚礼作为土族人重要的人生礼仪,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涵蕴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传统汉文化特征、地方差异性及文化价值取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通土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周边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大通土族婚姻习俗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土族族源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的族源之争,主要有吐谷浑说与蒙古说。本文就双方争论的土族语言、霍尔归属以及土人、土达与察罕蒙古尔族称来由等几个焦点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相应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中国西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在青海土族地区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就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的渊源、特点、当地土司的概况及其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土族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甘肃新通志》、《明实录》的记载,分析了清末13159户土族的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