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学中潘金莲形象演变轨迹的系统梳理,概括归纳出这一人物系列的三种基本类型,并以《水浒传》为轴心,对这一艺术形象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探讨。文章认为,潘金莲的毁灭,既源于封建婚姻制度和陈旧贞节观念的戕害,也缘于她的由受害至害人的自我堕落。但在其从善良走向邪恶的过程中,“潘金莲”并不具有规律性,她只是特出的“个案”,而绝非“必然”,从而否定了所谓潘金莲是这一类妇女之“典型形象”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2.
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带有"五四"文学的鲜明特征.欧阳予倩选择了人们非常熟悉的《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用话剧的形式进行新的阐释,把小说中的潘金莲进行了重新的塑造,使她由一个害人者变成了受害者,由"淫妇"变为一个觉醒了的女性,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走向堕落和毁灭.话剧所揭示的潘金莲作为一个无助的弱者走向毁灭的历程,正是旧时代女性悲剧的真实写照.欧阳予倩对经典的重新阐释,实际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反映出新一代读者的思想进步.  相似文献   

3.
霍小玉是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一个女性形象,她不仅使其作者蒋防仅因一篇<霍小玉传>而名垂后世,而且她还集中体现着我国小说的正式开端--唐人传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杰出成就.笔者认为:按照生活的逻辑刻画人物性格,是霍小玉成为文学典型的首要一步;运用精湛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是使霍小玉这一形象血肉丰满、生气贯注的主要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标尺,中国古典小说中女性的情感及思想变革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而近代社会言情小说家李涵秋的代表作《广陵潮》中的女性,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小说中的女性,我们可以了解晚清三十年的变革,从众多女性的情感历程中,可以再现社会、时代的缩影,因此,我们以社会言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例,来分析过渡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而,把握社会言情小说的价值和启蒙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中外名著中几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作了比较分析,认为她们在出身、遭遇和对不幸命运的反抗等方面都有某种相似之处,尤其是以妖艳征服男性、以堕落进行反抗,是其共同的特征。但她们又有明显的差异。潘金莲只能成为西门庆的性奴,从根本上说,她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而华莱丽和娜娜却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她们与各种男人的逢场作戏,都是有价码的交易。  相似文献   

6.
李瓶儿为《金瓶梅》中著名淫妇之一,关于她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近年来,学术界颇有争议。这是一个一生偃蹇的薄命女子,她畏“天”、求“天”,幻想寻找一个好归宿——结果是:作恶不如潘金莲,却比潘金莲付出的多,除了自己的命,还搭上儿子的一条命。她也匐伏在神龛底下,作善不比吴月娘少,却早夭,死于血水淋漓。如何认识作者用心血浇铸而成的这一人物,也是探索这部巨著美学思想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霍小玉是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一个女性形象.这一人物形象不仅使作者蒋防仅因一篇<霍小玉传>而名垂后世,而且集中体现着我国小说的正式开端--唐人传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杰出成就.按照生活的逻辑刻划人物性格,是霍小玉成为文学典型的首要一步;运用精湛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是使霍小玉这一形象血肉丰满、生气贯注的主要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德洛克夫人是《荒凉山庄》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她的身世和早年经历是理解和探讨这一形象的基点。她不仅是一个在资本主义社会重压下被迫戴着假面具生活,心灵被摧残的可怜女性,同时也是个为恢复自我的真实面目,向社会进行勇敢斗争的反抗女性。  相似文献   

9.
在《金瓶梅》一书中,王婆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作者在她身上着墨前后计有十个回目之多,尤其在小说的前九回中,她的戏份颇大,而且她与书中主角之一潘金莲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在塑造潘金莲的形象时,王婆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王婆无疑是《金瓶梅》群丑之中的重要一丑。讨论这一形象,可以加深对作品批判社会现实的思想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贾母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少见的塑造较为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地位尊贵,身世显赫,富于才智,表面慈祥、诙谐风趣,实际却精通人情世故、善于作威作福,她既代表着家族的最高权力,也维护着家族的存亡发展。她本质上是一个"恩威并施的老太太",是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侯忠义先生从崇祯本《金瓶梅》“评语”的角度论述潘金莲形象,提出“潘金莲对西门庆是有情的”这一观点.然而,我们考察分析崇祯本《金瓶梅》评语对潘金莲形象的点评,却看不出潘金莲有所谓“情”.相反,崇祯本评语中的潘金莲实是一个极其无情的恶人.淫乱、妒忌、狠毒,是她罪恶性格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诗经》作为反映周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地位。《诗经》的作者、编纂者、注释者三者共同完成了《诗经》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及其所昭示的社会意义。本文拟从德与色、色与礼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以见出女性意识在流变的历史中的变迁,由此获得对《诗经》中的女性在这种流变中所处的地位更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金瓶梅>里的第一女主角,潘金莲是一个集刁、泼、狠、妒、淫于一身的丑恶的狂荡型女人.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旨在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野蛮,封建法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与残酷.充满着荒唐和罪恶的社会滋生了潘金莲这样一个人物,又是这个充满荒唐和罪恶的社会彻底毁灭了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堕落有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不能武断地定其为淫妇、荡妇。首先,她对武松的追求缘于情而不是淫;其次,她的堕落与毁灭是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等级制度、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原型理论是从宏观的文化视野审视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为寻找某些艺术形象的起因提供了线索,也将不同时代人类共同的心理体验贯穿起来。从这一理论出发,木兰、潘金莲两个女性形象的行为与嫦娥奔月神话在深层次上是共通的,木兰、潘金莲对嫦娥具有增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仇女性这一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变化,复仇女性形象也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复仇女性形象由男性来塑造,并未形成自身的主体性,是菲勒斯中心之镜中的虚像。女性拥有言说的权利是复仇女性真实品格建构的开端。女性作者只有坚持与自身、与男性、与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保持良好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或女性人物都是男性所期望和设计的东西。被认为真实而准确地描绘了美国华裔人物经历和特定历史时期唐人街历史的《吃碗茶》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其在对女性形象选择和渲染方面也流露出作者雷霆超的"厌女症"倾向。  相似文献   

18.
刘马青霞是清末民初河南涌现出的一位杰出女性,她出身名宦之家,嫁入豪门巨室,而又早 年丧夫,孀居后广泛开展社会活动,乐善好施,光绪皇帝诰封她“一品夫人”,孙中山题赠匾额“巾 帼英雄第”,后世论者谓之“辛亥女侠”,或谓其与秋瑾齐名,现有的文章著述也多称其为辛亥女革 命志士、女性革命家;但考究历史事实,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复杂性使刘马青霞不能被简章地列为革命 人物,应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结合人物自身经历,立足于人物为中心的主体性,还原一个更加真实、 更加符合时代环境的刘马青霞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荡妇的形象,数百年来受着人们的唾骂与指责,更有甚者,希望踏上一万只脚使之永世不得翻身。兰陵笑笑生则将《水浒传》中的这段故事演绎出一本《金瓶梅》,虽然作者本有以此训诫世人之意,但这本书毕竟成为所谓“第一淫书”而遭多次查禁,直到目前尚未在大陆公开出版发行。这更让人们对潘金莲产生了一些厌弃与不屑,使得这个形象更加难以翻身。然而潘金莲真的就这样不堪,无论时移世易,她必得遗臭万年了吗 ?当然有人为她鸣不平。  很久以前就有人曾为潘金莲鸣冤叫屈,声言为她翻案。他们声言在外国…  相似文献   

20.
庐隐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第一代女性作家,是五四运动的产儿,生活在一个思想解放但旧势力仍未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她笔下的人物同样也是这一时代的产儿,充满了这个时代的气息.通过庐隐的《海滨故人》,透过她笔下的人物,来阐述庐隐人生经历和思想轨迹在其作品中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