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真是个奇葩!”这是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下文均称《泰囧》)里广为流传的台词。现在看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的命运也不为过。2012年12月12日首映第一天,《泰囧》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一九四二》的双重压力之下卷走3900万票房。  相似文献   

2.
奎龙 《东西南北》2010,(6):F0003-F0003
“这老者是谁呀?”当第一次走入机房看剪辑,面对荧屏上1949年的“彭兴华”形象,曹磊竞有些认不出来,这种对自己扮相的突然陌生和“忘我”感,在编剧远方和导演陈国军看来,恰恰从一个侧面预示着这位演员成功了。《松花江上》5月2日起从央视热播到全国,曹磊剧里年龄跨度达20余载,从将逢“而立”演到逾“知天命”,演技挑战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现代历史中的美学——A.波威《美学与主体性》评述肖鹰“美学是什么?”或“为什么有美学?”的问题今天似乎不太时髦了,但“不时髦”并非“无意义”。当代英国学者安德罗·波威(AndrewBowie)在其著作《美学与主体性》(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3)一...  相似文献   

4.
于丽 《青岛画报》2013,(3):90-91
今年春节,带着三部作品来贺岁的黄渤,用强劲的实力将葛优"贺岁帝"的美名取而代之,由他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创下国产片票房纪录,达12.6亿元;《西游·降魔篇》票房目前已超过7亿元;《101次求婚》也逾1.2亿元(截至发稿前)——黄渤两个月内奉献的三部作品累计票房已直奔20亿元,黄渤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电影界目前最吸金的种子选手。1974年出生于山东青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配音专业,黄渤早年曾有过驻唱歌手、舞蹈教练、影视配音等多种工作经历。2006年因主演新锐导演宁浩执导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而一举成名。2009年黄渤凭借在影片《斗牛》中的出色  相似文献   

5.
真实的幻觉——论《霸王别姬》中的"阿尼玛"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斌 《社科纵横》2002,17(5):57-58
在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中 ,作者通过男伶程蝶衣 (“虞姬”)对搭档段小楼 (“霸王”)缠绕一生的单向恋爱 ,展示了特定情境下一个男人“女人性”的一面 ,这是“阿尼玛”神话形象的又一置换变形。本文从荣格提出的“阿尼玛”、“阿尼姆斯”原型入手 ,重读《霸王别姬》 ,旨在分析“双性人”原型在程蝶衣身上的置换变形 ,并力图揭示这一置换变形的内在缘由。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兰陵王.柳》和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这两首词脍炙人口,但“柳阴直”和“两重心字罗衣”这两句如何理解,历来看法不一。本文通过考证,认为“柳阴直”之“直”乃“长”之义,“两重心字罗衣”是指绣有重叠的心字花纹图案的罗衣,寓有心心相印之意。  相似文献   

7.
法、利、欲和解脱是印度传统的人生四目的,前三者则是世间现实生活的三个目标。金克木先生认为,《欲经》和《利论》是“欲”和“利”“两门学问的代表作”。本文作者认为,对于这部经典存在一些误解,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金力维 《东西南北》2011,(20):28-29
大家都说,“看”田连元的评书比“听”过瘾。他是第一位改造评书将其搬上电视荧屏的评书大家。 如今已跨入古稀之年的田连元出版《田连元自传》一书,将自己的人生轨迹镌刻其中。  相似文献   

9.
袁峥嵘 《社科纵横》2002,17(5):23-24
“入世”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诸方面的影响现已开始显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 ,本文通过对 1993年《商标法》、《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及《商标法》修正案相关规定的比较 ,论述了“入世”前我国《商标法》与TRIPS协议的差距 ,“入世”后我国商标制度在地理标志及驰名商标的保护、商标的构成要素、禁止恶意抢注、优先权、司法审查等制度方面的调适。  相似文献   

10.
阿柯 《东西南北》2009,(4):35-35
施瓦辛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每一个行业取得成功后,都会自动退位让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花无百日红.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弃”的奥妙。  相似文献   

11.
褚宸舸 《唐都学刊》2006,22(4):130-134
当代学者对古代“灋”字含义的研究,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不断批判和继承,并且添加新诠释,进行新论证的过程。蔡枢衡提出了对《说文解字》的质疑,胡大展、武树臣、张永和先后给出了既不同于《说文解字》,也不同于蔡枢衡的新解读。当代学者在论证方法上的贡献是,一方面追求多种论证角度和多重证据,另一方面更加注意“小心求证瀌灋”。研究价值问题上的失语和“古今”语言沟通问题上的随意是研究的缺憾之处。针对前者,要重视对“灋”字的价值阐释,并对理论预设进行反思;针对后者,研究者要站在古今融合论的立场,对语言表述和研究方法保持一种反省。  相似文献   

12.
吴智斌 《社科纵横》2010,25(6):109-111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具有“三分性”特征,给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时时更新。与当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征相适应,在教学中采用“重读”、“欣赏”、“鉴别”三种视角切入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并与此三种教学视角转换相关联而生成的“四重对话”教学方法,是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三国演义》主题探讨方面,天命观等仅为一说;“善”、“恶”并不是决定中国历史更替的本质力量,在“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大背景下,世袭制往往造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智”与“位”相背离,形成中国历史的悲剧——一个统治集团的兴衰成败演化趋势,实质只是封建社会内部力量的更迭兴衰,缺乏历史大进程的质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宫长为 《求是学刊》2000,(1):99-103
本文通过对《周礼》及其相关著述的研究,认为官联不仅是西周政治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同时又是理解西周“治道”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官联作为“以八法治官府”的核心,既集中体现了《周札》一书的精髓所在,又直接地反映了《周礼》一书的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黄健 《社科纵横》2009,24(11):72-73,84
鲁迅的小说《呐喊》和《彷徨》,是“五四”时期最具批判理性色彩的精神小说,这些小说揭示和批判了礼教吃人的罪恶,描绘出具有深邃象征意义的“鲁镇”文化环境和“未庄”文化环境,于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结构中,发掘出封建专制统治下,愚顽的封建意识所造成的国民心理的痼疾,小说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启蒙和改良社会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评论》的两个专栏:“时事短评”与“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浩 《北京社会科学》2003,4(3):141-147
“时事短评”和“闲话”是 192 0年代北京颇有影响的同人刊物《现代评论》的两个重要栏目 ,它们保证了杂志的办刊宗旨在技术层面上得以顺利实现 ,对中国现代期刊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 ,通过主题栏目的设置和文体风格的形成 ,以《现代评论》为中心的文人团体建构了阐释自我的舆论氛围 ,并借此影响和干预公众社会。  相似文献   

17.
邵明珍 《求是学刊》2023,(1):151-160
《与魏居士书》确实反映了王维所信奉的“人生哲学”,但王维写作此信不是旨在为自己辩护,而是试图说服魏居士出仕以报效朝廷。魏征后人的贫困是王维十分关切的问题。晚年的王维孤苦伶仃,为朝廷尽忠是其余生唯一的追求。批评王维的诸多学者希望王维退出“浑浊的官场”,但当时包括高适、岑参、杜甫等大批诗人都在想方设法投身其中。“以隐为仕”是初盛唐文人普遍的风气,不能用“亦官亦隐”“独称”王维。王维受释道思想影响很深,但儒家“不废大伦”、积极入世才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历来对王维的《酬张少府》《竹里馆》等作品都存在着严重的“误读”。王维集中“辋川之什”以及系于“天宝下”的不少作品反映了王维对朝政之关切与忧虑。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徐峥用"囧"系列电影开启了一个时代,其实徐峥并不喜欢这个源自网络的词汇,但还是被这个时代表情选中。梦想和现实,文艺和商业,徐峥在其中进退两难。如果不是免费在流媒体上播映,赚足好感的《囧妈》或许达不到6分。当市场再一次证明徐峥的号召力,人们不再叫他猪八戒,而是徐导、徐布斯,唯独不是演员徐峥。徐峥的这个年不太好过。作为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徐峥早早为自己的新片《囧妈》和欢喜传媒签下24亿的对赌协议。然而《囧妈》不仅在一开始的预售上大大落后《唐人街探案3》,突然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更将其逼到撤档。  相似文献   

19.
一直喜欢乖巧听话的男生,因此从小学起就把“小虎队”里的乖乖虎苏有朋当怍梦中情人,听说这几天苏有朋要来青岛拍电视剧《魔术奇缘》.我激动得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虽然同来的还有韩国的如花似玉的安七炫,但我还是最爱乖乖虎。那天我在办公室对镜自顾了一会,不由自怨自艾地说:“唉,这几夭又憔悴了许多.让我怎么去见朋朋呀?“  相似文献   

20.
周斌 《东西南北》2012,(21):63-65
在小说《白鹿原》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朱先生”虽出场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次“现身”都“事关重大”;他大有圣人之风,能上会卦,聪明绝顶,才高八斗,传道授业;他赈灾济民、主持禁烟、规劝军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明他不仅是位儒雅的文士,更是一条有血性的汉子。白鹿原的乡民视他为怀仁义之心的“圣人”、知晓天机的“神”,他的种种事迹一再被众人神秘而热烈地传诵。陈忠实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就是清代关中大儒牛兆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