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幽默画买鱼     
我国钱币历史悠久,起源于夏商的海贝应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代晚期的青铜铸币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真正把中国钱币外型统一成为“外圆内方”鲜明民族特点的是秦王朝,此后两千余年来中国钱币就一直沿着这一定制进行创新发展。确定一枚古钱币的收藏价值主要从铸造数量、存世量和技术工艺、文献记载以及币材的质地、品相等来综合评价,铸造年代久远并不是决定其收藏价值的惟一条件,比如西汉的五铢钱虽然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 但是因为存世量大,现在收藏市场价格仅值几元钱。另外,像历史上一些朝代曾经铸造的一些具有封赏、纪念性质的特殊钱币就很有史料收藏价值。一般来讲,这类钱币比正式用钱币铸造量少、存世量少、珍稀程度高。  相似文献   

2.
曾庆鹏 《学术研究》2013,(7):87-93,16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作为信用货币的国家。从铸币税的意义上看,中国的信用货币可以最早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白鹿皮币",而铸币税的垄断权是明朝之前各朝代中国信用货币兴与衰的一条主线。铸币税垄断与统治者好大喜功的政治抱负,或边患连绵或穷兵黩武的军事需要相联系,形成中国独特的信用货币文化。  相似文献   

3.
俞兆鹏 《天府新论》2005,(1):119-121
当代大多数中国货币史权威学者都认为赵宋王朝最早的钱币是"宋元通宝",其铸造年代在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其实,宋朝最早的钱币应称"宋通元宝",其铸造时间在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  相似文献   

4.
唐"开元通宝"钱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由于有的"开元通宝"钱背铸有一仰月纹,历史上不少学者对其来历进行了探究,大多以为是铸造"开元通宝"前,向皇帝呈送蜡样审定时,由某一皇后所掐指甲痕造成的.但是,经对文献记载和铸币工艺程序梳理、分析,"开元通宝"的仰月纹与指甲痕无关.根据唐以前钱币背文和"开元通宝"钱背仰月纹的特点比较分析,"开元通宝"的仰月纹当是一种兼具装饰和炉别的记号.  相似文献   

5.
梅根冶是六朝至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盛极一时的铜矿采冶与钱币的铸造中心.梅根冶所产之铜上继先秦时期闻名遐迩的"吴越之金锡"和汉代声名远播的"丹阳铜",下启宋代四大铜监之一的"永丰监",将皖南铜矿冶铸业的历史连缀成数千年不断发展的画卷,本文广征博考,证明梅根冶、梅根监的故址应在古南陵,即令安徽池州的梅龙,而非今南陵县,并就梅根冶的采冶、铸币规模等问题作了考证,以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制和流通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独特的灿烂货币文化。 我国古代钱币的遗存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钱种类浩繁,版别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货币,有钱币、纸币、金、银等,谷、帛在一定时期也起过货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货币管理,基本上只是对钱币和国家纸币进行管理,对贵金属货币则很少具有货币管理意义上的管理措施。货币管理思想中,属于货币管理指导思想的可以归纳为四条:1.由国家垄断铸币权和纸币发行权;2.保持币值的稳定;3.以货币为调节物价的杠杆;4.获取财政利益。这四条是就总体而言的,不一定每一时期都具备这些指导思想。第2、3条包含有理想的成份,第3条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是直属中国人民 银行总行的钱币类专题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 西交民巷17号。馆办刊物《中国钱币》是国内唯一的 全国性钱币学货币史专业刊物,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 钱币学会的秘书处设在该馆。通过《中国钱币》杂志 和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博物馆团结了国内的钱币 学者、钱币收藏家和钱币爱好者,成为中国钱币学术 研究的中心。 钱币是文物中的小项,但它也是收藏品中的一个 大项,钱币收藏有着其他文物无法比拟的广泛的群众 基础。钱币虽小,却是丰富的信息载体,从诞生以来, 见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金属铸币时期的货币贬值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钢、银、金、铁、铅等金属铸币,以铜铸币为主。中国古代在发行钢铸币时,出现过多次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其中重要的大致有以下几次:  相似文献   

10.
考古出土钱币,是研究金帐汗国及其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近二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重新勘定了金帐汗国两座都城旧萨莱、新萨莱的遗址。本文刊布了伏尔加河下游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遗址(旧萨莱)发现的一枚"青驹"打马格钱,以及谢里季连诺耶遗址(新萨莱)发现的两枚北宋铜钱。这三枚铜钱以及北高加索、里海黑海地区零散出土的一些中国铜钱,应该都是在13~14世纪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传来的。这些铜钱在金帐汗国不作为货币,而是承载了纪念、压胜功能。中国铜钱和压胜钱习俗,与陶瓷、织物、金属器等物质文化一同输入金帐汗国治下的伏尔加河下游、北高加索、里海黑海地区。这是目前发现时间最早、出土地域最西的古代中国钱币。  相似文献   

11.
卫文江 《晋阳学刊》2002,(1):106-107
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后,铸行"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和"永安五铢"钱,但谷帛依然是通用的支付工具.从而形成了北魏以谷帛为主,金银,铸币为辅的独特货币流通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的铸币税收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政治环境的高度稳定以及国际贸易影响力的稳步提高等,使得倡议人民币成为第四大货币的呼声欲来欲高。本文将试图从国际货币发行阶段角度入手,从国内铸币税及国际铸币税两方面展开,对国际货币的铸币税整体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此为基础,对美元这一二战后主要国际货币的铸币税收益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3.
《中文信息》2008,(1):15-15
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坐落于北京东二环中路的德胜门箭楼下,由德胜门箭楼和真武庙两部分组成,是一座以展示钱币为主要目的的专题博物馆,展出“中国历代货币系列”,包括最早的贝币、布币、鬼脸钱、历代的铜币,清代的银票,民国的纸币等,形状有刀形、方形、圆形、质地有金、银、铜、陶、纸。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电子货币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取代,无论采取哪种铸币税定义,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都会导致铸币税减少;不同类型虚拟货币对铸币税有不同的影响,类型Ⅰ不会影响央行的铸币税,类型Ⅱ会减少央行的铸币税,类型Ⅲ和类型Ⅳ对铸币税的影响取决于其对现实世界货币需求的降低效应与增加效应的相对强弱;如果流通中的现金完全被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取代,则 G10平均将损失34.59%的铸币税(2001年数据),而中国将损失31.67%的铸币税(2013年数据),但损失的铸币税占 GDP 的比例较低。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未来形态,任何禁止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的措施都是不明智的;但应采取措施(如建立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发行准备金制度)减轻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替代,从而减轻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对铸币税以及财政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钱币研究会于三月间在呼和浩特举行成立大会,并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顾问,中国钱币学会理事长耿道明和付秘书长戴志强应约出席了大会.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钱币》杂志编委、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石文和上海博物馆钱屿同志应邀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文章三十一篇.其中,学术论文十篇,考释记述十七篇,翻译通讯二篇、工具书二部.在这次大会上交流的学术问题有:一、通过对内蒙地区出土的战国货币(当时东部属燕、西部属赵)的历史考证,证实了当时阴山以南和辽河以南地区货币经济已较发达.对于战国时期内蒙地区是否铸造过钱币向题,不同见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古代流通的主要是铜币 我国的货币,不论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都比西方出现得早。 近年从商墓中有铜贝出土,证明公元前十世纪时,中国已有金属货币。在使用金属货币以前,我国以贝壳充当货币。后来由于真贝的数量不够,人们就用蚌壳、软石或兽骨来仿制,最后用铜来铸造。中国最早的铸造货币,除了用铜铸的贝币以外,还有用铜铸的刀币、布币和环钱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各种刀币、布币和环钱流通,把方孔银的“秦半两”定为全国统一的货币。中国货币形态就固定下来了。 古代的纸币 中国也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产生于十世纪,即北宋的“交子”,每两、三年兑换一次,换发新交。古代的纸币尺寸大。上面印有金属钱币的图样和花纹,好似木刻版画。  相似文献   

17.
大量铸币实物的出土填补了东周列国铸币单位在古籍中的阙如,成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唯一可以凭借的宝贵资料。目前涉及东周列国铸币单位的论著甚多,但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不同铸币单位纵横关系的比较研究。本文拟就东周列国的铸币单位与比价略抒己见,敬请大家不吝郢斧,给予削正。 一、东周列国两大铸币单位系统的分野 “黄金在当作流通手段的机能上,取得了一种特有的形状,它变成铸币。为了它的流通不致受到技术困难的阻碍,它是依照计算货币的标度来铸造的。那样的金币,它的花纹和形状,表示着它们含有镑、先令等货币计算名称所指的金的重量,这就是铸币。”马克思有关黄金铸币的定义,同样涵盖了东周列国的青铜铸币。检阅出土实物,有许多东周列国的铸币标有流通单位。  相似文献   

18.
成吉思汗13世纪的西征,广为人知。但他在公元1219-1224年西征期间,是否以他的名义造过钱币,在我国,无论是钱币学界,抑或是史学、文博考古界,也都是罕为人知的。笔者仅就所见材料,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析方家指正。JL1992年9月25日,上海博物馆《中国钱币馆》开馆典礼  相似文献   

19.
秦代金钱兑换率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传世文献资料的缺乏,秦代黄金与钱币的兑换率,长期以来未有明确的说法;张家山汉墓竹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秦代黄金与钱币的兑换率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传世文献和简牍资料等,就秦代黄金与钱币的兑换率等问题进行分析,可初步推测出秦代黄金与钱币的兑换率基本上是1:5000,即一斤黄金兑换5000枚标准"半两"钱币。  相似文献   

20.
文字的产生意味着书法的出现,文字书写活动,即是书法活动,而文字书写教育,亦即是书法教育.殷商甲骨干支表"六甲"习辞,是最早见到的中国古代文字书写教育史料,是中国书法教育最早的范本和教育内容,标志着中国书法教育的开端.这一书法教育内容,从殷商、西周,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至唐初,由于童蒙识字和书写教材的变化,以六甲为内容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教育范本,逐渐被<千字文>等新兴的字书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