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17~1925年间,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都与唐继尧发生了密切关系.在1917~1918年第一次护法战争期间,唐继尧表面上支持护法,实际上另搞一套,以此对外扩张,拆孙中山的台;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战争期间,唐继尧流落香港,孙中山欢迎唐到广州,安抚和争取,但唐仍不买帐,并支持陈炯明反对孙中山;1923~1925年大革命来临时期,孙中山再度争取唐继尧,唐仍执迷不悟,最终为大革命风暴所推翻.  相似文献   

2.
1917~1918年间的第一次护法运动时期,唐继尧参与护法,打的旗号却是"靖国"。围绕着护法的目的,特别是护法军政府元帅职务问题,孙中山与唐继尧相互发出了数十件电报,反复争论,形成一场"电报战",成为民初政坛上的一大奇观。这是造成护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1918年3月22日,段祺瑞重新登上北京政府总理的宝座后,继续推行其“武力统一”政策,欲对孙中山组成的广东军政府用兵,借以缓和北洋军阀集团的内部矛盾。当时孙中山虽已成立广东军政府,但盘据两广的军阀陆荣廷,不仅拒绝任军政府元帅职,还公然主张“总统复职”,并通电全国。粤系军阀唐继尧亦挟滇、黔军自重,在他的靖国军攻占成都后,孙中山的秘书长章太炎追随唐继尧从昆明到贵州毕节,虽反复劝说,晓以大义,唐继尧仍不就军政府元帅职。孙中山委任的军政府的六个部、总长,除陆军总长张开儒外,都唯陆荣廷、唐继尧的马首是瞻,不敢轻易就职。这样,孙中山名为军政府大元帅,大权却被桂系军阀所掌握。孙中山的军政府“权日蹙,命令不能出府门”,对内对外,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期云南地方与中央关系,其实质即唐继尧地方实力派与西南军政府之关系。以往由于简单地将唐继尧归为军阀一类,对其与孙中山处同一阵线进行的西南护法、对孙中山西南军政府的支持及相互关系等有关问题的研究显得不足。作者在文本及档案资料基础上,通过对该时期史料的重新梳理与进一步解读,希图更全面地揭示出当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复杂与多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9,(2):99-103
唐继尧在云南筹办市政、改革教育、实行市乡自治、整理交通等,尝试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和过渡,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唐继尧始终以国事为已任,活跃于国家政治及军事活动中,不自外,不自小,为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与北京政府、孙中山广州政府之间合纵连横,加强了云南“边陲”与内地“中央”之间的联系与凝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黄体荣同志编著的《广西历史地理》一书(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第164页是这样叙述滇桂战争的:“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唐继尧阴谋夺取广州革命政府的领导权,集中滇黔两省军队六万多人,要强行通过广西;由于广西反对,滇军围攻南  相似文献   

7.
黄兴与云南     
本文通过黄兴与唐继尧、黄兴与蔡锷、黄兴与吕志伊、黄兴与李根源、黄兴与云南河口起义的关系 ,探讨了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对云南民主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熊克武与建国联军川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3年初,孙中山先生由沪返粤,就海陆空大元帅职,第三次重建广州革命政权。在孙中山革命精神感召下,在四川的国民党人熊克武、但懋辛、余际唐、石青阳、吕超、杨维、颜德基等再度携手,共同抗拒北洋军阀。6月4日,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统率四川各军与吴佩孚的北洋军及四川军阀刘湘、杨森等部作战,一直打到1924年3月,讨贼军战败,被迫退出四川。天府之国重新沦入北洋军阀和四川军阀之手。1924年4月中旬,熊克武率领讨贼军由赤水退驻土城。石青阳、但懋辛等人念到四川讨贼军的生存,向熊克武提出关于川、滇、黔三省重新合作的建议,熊克武感到讨贼军撤离川境,粮饷两缺,孤立无援,困难重重,而唐继尧又曾派军援川,愿意合作,遂同意他们的意见,派石青阳、但懋辛到贵阳与唐继尧、刘显世举行会谈。唐继尧也表示愿与熊克武合作,他想借熊的讨贼军的力量阻挡盘踞四川的北洋军南下,以保滇、黔两省地盘,进而据有四  相似文献   

9.
(一) 刘鱼门先生为予言:民国六年孙中山于广州开中华民国军政府,中山称海陆军大元帅,以云南唐继尧、广西陆荣廷为元帅,九月十日宣言就职。翌日,荣廷通电反对,继尧不就职。中山无奈何,派军政府秘书长章太炎先生炳麟为专使,入滇劝继尧莅任,如不便来羊城,通电以壮声势  相似文献   

10.
透视历史,烛照人生──读《张冲传》袁国友在风云变幻的云南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如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张冲等人。也许是为这些历史人物耀眼眩目的人生经历所吸引,或者更主要的是出于一位历史学者的历史责任感,十余年来,谢本书...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一五年云南唐继尧等人给袁世凯的漾电(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护国战争的第一通电报,揭露了袁氏篡窃民国、复辟帝制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为保护辛亥革命所建的民国而斗争,因此闻名中外,并被后人经常引用。但是,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此漾电有两种内容大有差异的文本,一是原电文,刊  相似文献   

12.
蔡锷是近代中国的军事家。本文仅从蔡锷在护国战争中的军事实践活动入手,对其军事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颇具胆识的战略构想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罪行,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声讨。在民主革命志士云集的云南军队中,从八月中旬“筹安会”成立时起,中下级军官就积极活动,酝酿发动讨袁起义。九月,以唐继尧为首的团以上军官,多次举行秘密会议,确立了护国讨袁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一七年南京临时约法被北洋军阀蹂躏之后,孙中山为了和北洋军阀斗争,继续进行中国革命事业,曾经和西南军阀桂系陆荣延滇系唐继尧合作,进行护法运动。一九一七年,他会从上海赴广州和桂系陆荣廷合作,召集了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所解散了的日国会议员,重开国会。孙被举为大元  相似文献   

14.
云南起义爆发时,黎元洪是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城中的政治俘虏。护国运动的早期酝酿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华革命党为主,云南起义反袁,又主要是中华革命党成员的中下级军官联合上级军官中的同盟会员、国民党员经过长期组织发动的结果,护国军政府的政治方向、军事计划和政府组织则由梁启超、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人掌  相似文献   

15.
谢本书、冯祖贻两位同志主编的《西南军阀史》第一卷出版了。初读这本书,即使人感到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成果,一部具有独自创见的书。简言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富有开创精神。长期以来,军阀史的研究,尚未突破史话和小册子的范畴,而对西南军阀史的研究,则更为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书全面系统地对西南军阀早期的历史进行评述,达37万言,颇具规模。除《前言》外,分《清末西南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时期的西南》、《西南实力派与护国战争》、《护国战争后的军阀割据》、《桂系和滇黔军阀扩张》、《西南军阀与第一次护法运动》、《南北军阀的勾结》、《唐继尧的“收束”和陆荣廷的“退让”》等八章。条分缕细,纲举目张,对西南军阀形成的背景及其形成的过程,和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陆荣廷为首的桂系等西南军阀各派系的活动,进行述评。上起清末,下至民初1920年前后。其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西南军阀史上相当重要的时期。读了这本书,对西南军阀的历史发展及其原因,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据知,《西南军阀史》全书共三卷,其二、三卷正在修订过程中,其  相似文献   

16.
1919年5月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我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同时由于国际国内政治情况的变化,这个运动又成为我国近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对于这样伟大的运动,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的态度如何?他在运动中做了些什么?这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当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昆明,昆明的各族各界首先是青年学生起而响应。他们印发“缘起”,奔走串连,发动和组织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成立了云南学生爱国会(后  相似文献   

17.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吴玉章遭到袁世凯明令通辑,满怀悲愤的被迫亡命法国.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紧锣密鼓,妄图帝制自为.时在法国的吴玉章忧心如焚,惦念祖国,期盼着革命火焰再起.正当袁世凯沐猴而冠,准备黄袍加身,粉墨登场的时候,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全国人民反对复辟帝制的浪潮中宣布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民国初年四川与周边省区的关系,探讨了省区间矛盾冲突的背景、表现、影响。中央权威衰落、滇黔军祸川、四川自治运动是此时省际地方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在人事、经济、军民关系、熊克武与唐继尧的战争、援鄂之战等方面;这种关系加速了四川自治以及被军阀作为割据的理由,并最终决定了四川地方实力派在国民政府中的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9.
辛亥起义后滇军入黔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起义后,唐继尧率领滇军入黔,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夺取了贵州政权。滇军入黔开创了民国成立以来,以武力夺取邻省政权的先例,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这件事对贵州以及西南政局发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这一历史问题,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说明辛亥革命时期许多奇怪的历史现象,从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某些特点。一、滇军入黔的缘起滇军为什么要入黔,是事先策划的“既定方针”,还是形势发展所造成?这是需要首先探讨的。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风声所播,全国震动。接着,湖南(十月二十二日)、陕西(十月二十二日)、江西(九江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并于1915年12月宣布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即皇帝位。同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各省先后响应。袁世凯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即崩溃瓦解。关于这一段护国运动历史,已有不少论述,但对1915年云南都督府将军唐继尧、巡按史任可澄发表的劝告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漾电的内容竟有差异。例如,由云龙的《护国运动史稿》、李剑农的《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来新夏的《北洋军阀史略》等书所引用的漾电与陶菊隐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组编印的《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大事记》以及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