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魏雪梅 《社区》2012,(22):19
近年来,山东省垦利县振兴社区巾帼志愿服务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内容,进一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传递温暖。由基层妇干、女职工、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的"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志愿者队伍等,针对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及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流动妇女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军人,他严守纪律、不辱使命;作为一名公民,他仁爱慈善、热心公益;作为公司的高管,他尽职尽责、敬业爱岗;作为家庭的成员,他孝顺父母、关爱妻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走向社会。"这是他传播爱心的宗旨。他被评为"中原忠孝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大家称赞为"最年轻的爱心公益大师!"他就是河南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相锋。  相似文献   

3.
母爱无敌     
周海亮 《今日南国》2007,(16):50-51
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千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的恩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世界上最大的悔恨莫过于此!不要等到自己"年纪一大把"了,才突然醒悟要孝敬养育自己的人,要回报栽培自己的社会!活着,人就要有良心;活着,人就要有孝心——自他考上大学,就很少回家。五彩迷离的城市生活让他眩晕、痴迷、幸福、不知所措。他拼命学习,只为城市能够将他接纳。最终他真的留在了城市,并目通过贷款,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婚礼是在乡下举行的。母亲没有来过城市。婚后好几年,除了春节,他从来不曾回过老家。儿子想奶  相似文献   

4.
熟悉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人都知道,在其校园里活跃着一支名为"慈善爱心屋"的社团。"爱心屋"成立的时间虽短,却早已声名在外,成果显著。2011年8月,该校15名学生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前往云南山区,为当地儿童发放笔、纸、书本等物品共千余件:2011年10月,"慈善爱心屋"在校园内向贫困学生发放隐形眼镜护理液,为贫困学生送去了健康和关爱;2011年12月,为使学校所有特困学生、外省市学生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慈  相似文献   

5.
走进同济大学董亚宁的寝室,一捆捆教材堆放在一张空置的床上。这些教材是他和其他志愿者编写的,浓缩了志愿者们的智慧与爱心。"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我们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人格。"董亚宁略带自豪地说。每年,他和他的伙伴们都会将编好的教材送至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山区,为那里的孩子带去梦想。从2008年起,这名同济学子与祖国西部山区的孩子们心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市卫生学校有一个充满爱心、活泼开朗的阳光大男孩,他用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赢得了校园"爱心大使"的美誉,也入选了今年上海市第九届"十佳金爱心学生"候选人,他就是药剂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吕可可。他阳光开朗,又有些憨厚。在平日里,他习惯从点滴做起,为身边人、身边事奉献一份关爱。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公益大舞台上,吕可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爱,只需从"心"出发,未必要惊天动地,而应是一点一点累积,一次一次坚持。  相似文献   

7.
把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作为生活结构的构成要素,来考察城乡居民的生活结构,可以发现:越是农村特征显著的地区,居民的生活越依赖于非正规性社会关系;城乡居民都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生活结构主要由以亲戚、邻居为主的非正规性社会关系构成;城市居民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少,又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因此与社会结构的结合相对松弛一些;城乡居民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因个人社会特征而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在城乡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物质领域和意识领域不同步,以及城乡居民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位置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慈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迫切需要激起社会怜贫恤弱的爱心,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慈善以其仁爱之心,关爱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的生存处境,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期望,有助于弥补过于悬殊的社会贫富差距;慈善所表达的善意和爱心,有助于克服日益严重的社会疏离和隔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亲近、沟通与认同,增强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友善,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点开"江西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的网页,一句让人倍感温馨的话语"爱心医疗救助,彰显社会关爱"映入眼帘。成立于2007年8月1日的"江西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是在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的直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他们,有一个崇高而又响亮的名字——志愿者!  相似文献   

11.
海纳 《中华魂》2012,(1):30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袁隆平的第一个比喻:"我是一粒种子"。他说:"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种子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力量。但要做一粒好种子,就必须埋入泥土,深入基层。想当初,袁隆平也是可以留在城里的。因为他出  相似文献   

12.
避开作家自身,从他的艺术产品中去探究其生活经历、艺术观念、表现特长,这种研究方法,似更适用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家。社会生活是人的炼炉,从某一特定历史层面和社会环境走出来的人不可避免地渗透着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的东西。只要作家在创造,他就必然会将这种占有慷慨地赋予其倾注了爱憎悲欢的艺术产品中。越是耐得住寂寞也许越能体现出感受生活的深刻程度。掘取得越深,其艺术生命力越是强盛,越能体现中国文学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李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社会距离问题.结果表明,越是处于城市上层的居民,越对外来人口表现出亲和与宽容倾向,两者之间的主观社会距离越显接近;越是城市下层的居民,反而越表现出排斥倾向,两者的主观社会距离也越显疏远.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同类相斥”悖论,即,同质性程度越高、越是属于或接近于同一阶层地位的不同社会人群,他们之间就越呈现出疏远和排斥倾向.本文从利益相关论和制度构建论的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浙江嘉善的志愿者按照一周一看望,半月一聊天,一月一清洁,一季度一评比的方式,给结对的独居老人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家庭志愿者协会发起了"关爱独居老人陪聊服务",通过社区内"小老人"关爱"老老人",定时上门陪老人聊聊天,和老人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给独居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老年人时时处处都受到了优待、关爱和尊重。几乎所有的离退休老人都能领到退休金、养老金、医保金,乘坐公交车有免费公交卡,一上车年轻人大多会主动为你让座,甚至下车时,还有人会搀扶你一把——社会对我们如此厚爱,如此友善,我们理应当感恩社会,"谢谢"二字不离口。但笔者却发现某些老年朋友,他们似乎对周围的温暖没有感受,对别人的友善没有相应的回应,对热情相帮的人没有应有的感激,"谢谢"两个字很难从他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资本为理论基础,选取回报雷锋志愿者协会作为个案,运用个案访谈的方法对社会资本在公益性组织中的功效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回报雷锋志愿者协会的社会资本包括政府、媒体、具有"雷锋情结"的个人和组织、高校和社区等。社会资本的功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社会资本为公益性组织提供了经费和志愿者,促进了协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利用和建构了公益性组织,可能使它的组织形态、目标、性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公益事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再小的爱心,也是一种正能量。"这是瑞安的吴永安一家人的公益信念。几十年来,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弘扬人道主义奉献精神,全家6口人自愿签下遗体捐献协议;同时热心公益,积极捐助、帮扶有困难的人群,用爱心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此外还以身作则,自发地用言传身教让文明深入人心。吴永安家庭,他们平凡而又普通,却又在处处透露出"温暖之州"所有的特质——温暖与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15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父母与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关爱这一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学龄儿童个体情绪调节能力这一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母亲与父亲关爱行为对子女社会退缩行为影响机制的异同。结果表明,母亲对孩子的接纳与严厉行为高于父亲,父亲对孩子的忽略高于母亲。母亲关爱不存在儿童性别差异,而父亲更容易忽视女孩的需要。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母亲与父亲的教养行为对子女退缩行为的影响模式不同:母亲关爱通过子女个体情绪调节变量对社会退缩行为起作用;而父亲关爱行为则直接影响子女社会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19.
《源流》2007,(10)
富后何去?智伟龙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温家珑乐善好施,回报社会。1995年以来,他先后捐资300多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被评为电白县"十大爱心之星"。  相似文献   

20.
当代生态伦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价值"、"权利"这些社会生活领域的概念稍加改造后移植到自然生态系统,曲解了它们本来的意义,使其理论陷入了困境:自然物本身不可能固有同人类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抽象谈论其内在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关爱自然是为了自身利益所做出的明智选择,绝非缘自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物的权利因缺乏义务主体而不可能得到实现;应当保护自然的道德准则也因缺乏价值标准无法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直接推导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生态问题上的表现,人对自然的态度是生态环境中介着的人对其自身的态度,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只能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