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的过程涉及说/作者运用语言进行编码和听/读者依据语义、语境、及相关信息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成功的交际更涉及说/作者有意图的行为以及听/读者对该行为的识别和理解。话语标记是话语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话语/语篇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是说/作者用以进行有意图的编码和听/读者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认知为视角,从互动功能和语境关联对话语标记进行动态分析和研究,从而明确话语标记在话语/语篇建构中对传达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所起的制约或指导语用推理的作用,获得语言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连接词语篇语义类型,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了概念性语篇连接词和程序性语篇连接词,在以关联原则为基础的推理性的话语理解中,如何起限制作用的,以及起着什么样的语义限制作用,从而得出语篇连接词的作用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在显示推理交际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英语模糊限制语主要包括两种: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 语。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体现出其语用功能,其中包括改变话语的真值,使话语更加礼貌等语用功能。本文讨论的 就是模糊限制语及其在具体语言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言语交际中的关联理据与动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联理论指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同时涉及语码和推理两种模式.制约和统辖人们交际行为的是关联.根据关联原则,人类交际认知在于花最少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寻求关联至关重要.寻求关联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析词义、填补信息空缺、间接话语及"迂回表达"的理解等.另外,言语交际呈动态特征,其动态性是由语境的动态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模糊限制语常常出现在口语或者书面语中,起到避免承担责任、使话语更加礼貌、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等语用功能。而这些功能的体现常常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进行推导。通过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析,在话语内容的理解中,语境制约下的模糊限制语所体现的语用功能常常能够促进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明示语言标记,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契关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话语标记语没有逻辑属性,编码的是程序信息,不涉及话语概念表征的内容,但对处理话语的命题意义起语用制约作用。文章依据关联理论,从认知推理的角度探讨了话语标记语and在自然语言交际中丰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任何话语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诠释原文的时候必须在分析选择语境翻译的过程中调整翻译策略,寻求原文与译文语篇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人们理解话语就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以获取语境效果。作者运用这一理论尝试探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习者语言理解的过程。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中听力理解部分全真试题为语料,说明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阐释力。认为听力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培养学生在语境假设中寻找推理依据以获取语境效果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理解交际话语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交际中话语理解离不开语用推理。传统的话语理解模式是建立在严格追求精确理解的二值逻辑基础上的代码模式,它不能真正解决交际中话语含义的理解。源于客观世界、大脑物质结构及思维意识等因素的模糊性决定了语用推理的模糊性。模糊思维贯穿于语用推理的整个过程,使推理富有适应性、动态性、灵活性等"活性"特征,从而有效、快速处理交际中话语含义的理解。语用推理的模糊思维属性对人工智能研究能带来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是如今比较常见的研究话题.关联理论开辟了话语标记语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功能进行了阐释,并指出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可以增加语境效果,对听话人的推理起制约和引导作用,从而使听话人寻求到最佳关联性,实现交际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会话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话语交际中,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多种多样,模糊限制语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使用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有时是为了组织话语信息的需要,有时则是为了委婉礼貌、表示平等,有时是为了推卸责任、缓和冲突或避免过于武断;有时则是为了制造轻松幽默的气氛。简言之,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为的是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汉英电视访谈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料在模糊限制语类型的选择上都最依赖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访谈话语中两种语言的交际双方都倾向使用"我想"、"可能"、"你知道"、"非常"这几类模糊限制语;访谈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够使交际双方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礼貌得体,而且能使交际双方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标记语可谓是语言中的小词或短语,但在话语中同样有隐含意义和预设意义,能起到对话语理解、构建语境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标记语的语境功能以及标记语在话语中构建怎样的认知效果,以及话语标记的动态性功能和指别功能,为生成和理解语句提示语境坐标,创造话语交际的起伏性和多变性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与话语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话语理解过程是语用学的核心课题,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交际,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是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在语言实践中,人们为了特定的交际效果,说话时往往不直接表达想说的话,那么听话人需要寻找最佳关联,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认知推理,达到正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顺序象似性被普遍认为是句法象似性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语义范畴内的讨论热点.从关联认知的角度来看,顺序象似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是一种明示交际.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以获取最佳关联为目的来排列语符顺序或改变句子先后顺序,保证听话人能用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语境效果.听话人在不同语符顺序的明示刺激下构建认知语境,理解话语.  相似文献   

16.
教师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属性,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国内外研究,接着讨论了教师话语在英语教学课堂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以中国传统教学模式IRF下教师提问话语和教师反馈话语为切入点,分析讨论了模糊限制语在教师话语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产生和使用离不开人的心理和认知。从认知角度分析模糊限制语不仅拓展了对模糊限制语研究的视野,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模糊限制语产生的认知机制,从而明确其认知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语言交际被认为是明示一推理的认知过程,研究的重点是话语的理解,其唯一标准就是话语的关联性。明示-推理过程中是以发话者的交际意图作为基础、受话者去推理识别这一交际意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模糊限制语在语言学各层面的使用具有独特的语言、社交、语用、文化等多维应用价值。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有着精确语言信息、模糊语句、缓和话语、保护话语等功能,恰当使用可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广告语的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关联理论,对广告话语的理解也是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即广告受众寻找广告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一则成功的广告就是要使广告受众能以最小的认知处理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通过隐喻、转喻推理路径和谐音双关路径可以有效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