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方资产阶级记者问我:列宁同彼得大帝相比,究竟谁更伟大?我说:列宁好比是无边的大海,而彼得大帝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约·维·斯大林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天才作品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懂得并非常爱好俄国文学,曾经以不小的精力和不少的时间阅读和研究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在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和忌辰(1910)期间撰写的论述托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中,现实主义问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文化运动的实践,作出了新的贡献和发展,至今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要理解毛泽东同志对于现实主义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和发展,就还要从他对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论述谈起。因为这是他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的基本立足点,而且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并从这个问题开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作出了自己的新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首先,毛泽东同志对文学和生活的关系作出了全面的、深刻的、而且是极其清晰的直接论述,而这样的直接的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艺创作上现实主义问题,并不是没有争论的。如有人提到,到底什么是现实主义?怎么反映现实问题也有争论。如有人说,现实主义就是反映的生活,是真实的就行了。有的人主张反映生活是要反映生活的本质,而不只是反映生活的现象。文艺的职能,就是反映生活,但反映的生活,一定是真实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小说的全部价值仅仅在于它的真实。恩格斯说: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推崇并重视现实主义传统,马、恩之推崇“莎士比亚化”而批评“席勒化”,马、恩之推崇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列宁之推崇托尔斯泰,毛泽东之推崇曹雪芹、鲁迅……再再都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谈论浪漫主义,但其分量显然不如现实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论述中,对现代主义谈论得最少,即令谈论到了,也都是持批判的、否定的立场来谈论的。这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面对着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的修正主义者为了推翻社会主义文学的党性原则,为了抹煞世界观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为了给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夺取阵地,攻击列宁关于每一民族有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重弹“山路派”的文学发展“单流论”的老调,说什么在文学发展史上,无所谓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谁说有这种斗争,那就要被戴上教条主义的帽子。要粉碎这种修正主义的谬论,最有效的办法是摆事实,让大家看看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现实主义(包括积极的浪漫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一直在或明或喑的进行着。这里只谈谈宋代的情况,先从宋初西崑派与反西崑派的斗争谈起。西崑派的领袖是杨亿、刘筠、钱惟演。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雍熙(宋太宗赵光义  相似文献   

6.
<正> 列宁在一九○八年发表的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提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个著名论点,同时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则。列宁在一系列评论作家作品的文章中,在哲学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列宁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鉴于一些同志对列宁“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的论述有误解,我反复阅读了列宁的几篇著作。 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中曾经指出:要“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同时,进一步指出,为什么要少谈谈政治呢?因为“老一套的政治鼓动——政治喧嚷——占的篇幅太多了”。多谈些什么样的经济呢? “我们需要的经济是指搜集、周密地考查和研究新生活实际建设的各种事实。”(《列宁选集》第3卷第600、601页)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指出:“少唱些政治高调,多注意些极平凡的但是生动的、来自生活的,被生活检验过的共产主义建设事实”(《列宁选集》第4卷第8页)。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提到了“少”和“多”的问题:“应当少说空话,因为空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列宁提出的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命题,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列宁的这一命题,必须根据列宁的原意来理解列宁的命题。 第一、要明确列宁提出的这一命题是针对形而上学的。列宁提出的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和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是针对什么的,看起来是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沈虹光喜爱和欣赏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她的戏剧创作深受契诃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创作题材上,着重于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并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日常叙事与心灵开掘相交织,昭示出心理现实主义祈向;在表现方式上,着意于对人生遭际和心灵冲突的喜剧性观照,使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相交融,以激发丰富复杂的审美感受;在艺术追求上,着眼于从平淡生活中发掘潜在的诗意,使诗情与哲理相融合,昭示出诗化现实主义意向。沈虹光剧作中这种内在化开掘、喜剧化观照和诗意化表达,具有较强的心理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有效提升了我国当代话剧创作的水平,有力促进了戏剧现实主义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0.
银行是国民经济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早在一九一八年,列宁就提出了“把银行变为统一的核算机关和调节机关,调节全国按社会主义方式组织起来的经济生活”的设想。列宁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金活动,都要通过银行结算,使银行成为国民经济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这一点,我们现在基本上做到了。二是银行要成为调节全国经济生活的有力杠杆。这一点,我国的银行工作通过信贷、结算、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  相似文献   

11.
杨学是 《云梦学刊》2002,23(6):51-53
魏晋名士是成份复杂、历来颇遭非议的一群人。他们实际上是一群忧谗畏讥的忧患之士,在他们潇洒不群、异于常人的言行后面,是对黑暗现实的无奈和消极对抗。历史注定他们在身心上要承受那个时代的巨大苦痛。  相似文献   

12.
彭萍 《云梦学刊》2007,28(4):93-97
周扬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第一个向中国完整地介绍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用现实主义来为“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定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用《讲话》精神来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艺的大众化方向、文艺的政治功能等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时,周扬积极倡导“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时期以来,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没有根本改变,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反思,作了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极端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一超 《云梦学刊》2004,25(4):84-86
美国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在哲学观点、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等方面有很大区别;美国自然主义重塑了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的极端形式。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话剧百年史,中国话剧运动将现实主义等同于社会问题剧,从一开始就违背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现实得只有现实而没有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禺的创作实践和美学思想,他的神话般崛起和迅速湮没,他的"现实主义,不能那么现实"的原则,才成为中国话剧兴衰成败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成为今日中国戏剧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理论是周扬文艺理论的基石。坚持真实地反映现实,努力掌握先进世界观从发展中认识和反映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展望未来,是周扬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这些理论主要来源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和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周扬的这些观点虽创新性不高,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培 《云梦学刊》2005,26(5):88-91
在北宋赋坛,梅尧臣较早把经世致用的思想引入辞赋创作领域,并积极探索宋赋新貌。梅尧臣标举风雅兴寄的传统,为赋往往托物而兴,针砭时弊,有的赋还表现了对政治动向的关心。他的赋对权臣疾贤妒能、小人攀龙附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一生蹉跎,郁郁不得志,赋中表现穷愁之叹的作品数量不少。梅尧臣的赋往往能把自己的人生感受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高度,富于洞达人事的理趣。表现艺术方面,梅氏重视传神写照,内蕴丰富深邃,语言具有散体文风。  相似文献   

17.
郑敏1940年代的诗歌如同九叶派诗人的诗歌一样具有一种文化统合品格,同样表现现实,但她关注的是人性的现实,是艰难世界中勇敢面对艰难的人性力量;郑敏的诗以哲理见长,其诗既依托一套完整的现代生命哲学体系,又深深地植根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从而在思想知觉化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晓卫 《兰州学刊》2011,(12):170-176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家,陈忠实和柳青的创作在对作品倾向性的理解和表现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柳青尊奉紧密配合现实政治的倾向观,重视对作品思想性直接、鲜明的表现;陈忠实则没有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去表现作品的倾向性,而是通过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和客观描写,渗透着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和现实矛盾的独特思考,使作品的倾向性得到了自然的呈现,从而体现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陈晨 《齐鲁学刊》2006,1(2):96-99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文献提供了解释国家行为的两个外交政策理论--经典现实主义和防御型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能够扩张;而防御型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扩张是因为它不得不扩张.而扎卡利亚的"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理论,在保留了经典现实主义核心内核的同时,认为外交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制定的.三种理论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