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年来的社会学研究中,农村人口的流动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主题之一。但是,以往的研究常常考虑的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一些研究注意到了农民走出土地的社会成因和内在动机,但却极少有人分析流动及由此而来的城市体验对流动者本人———农民的精神世界或个人现代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浙江村”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温州乐清市虹桥镇农民流动历史的考察,探讨了流动与城市体验对温州农民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变迁的作用和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2.
“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城市流动农民 (又称流动人口、外来人口 )已经出现二次分化。所谓二次分化 ,是指改革以后 ,在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分化为若干职业群体后 ,作为其中一个统一身份群体的流动农民内部的再分化 ,即形成若干类别群体或等级群体的过程。我们的研究表明 ,在过去 10多年的时间里 ,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内部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 ,在横向上 ,他们在不同职业位置间的流动相当频繁 ,新的职业位置也在不断被创造 ,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缺乏保障的流动到城市的农民中 ,利用各种关系网络为他人提供灰色乃至黑色社会服务和支持的中介、掮客已相当活跃 (…  相似文献   

3.
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研究背景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起 ,中国掀起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浪潮 ,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打工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流动群体。据估计 ,这一群体的人数已近亿 ,并且仍有强势增加的趋向 (段成荣 ,1998)。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模式 ,流入城市的农民往往会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来自于城市社会的巨大冲击 ,加之流动本身带来的生活的不稳定性、职业的频繁变更性、行为的短期性 ,使他们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有别于其家乡人 ,从原有的农村社群中分化和剥离出来 ;然而农村文化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迹以及制度的限制又使得…  相似文献   

4.
张雪筠 《城市》2014,(2):33-37
正农民市民化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步转移",在国家制度、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被分割成两个子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农民工的过程;第二阶段是从城市农民工到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职业与身份的变化过程。随着农民第一阶段城市化转移的实现,存量农民工的市民化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焦点,也是学术研究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重大实践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制度应该促进农村学生的向上社会流动,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制度以城市教育为中心,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以"市场能力"和学业成绩作为学校选拔规则,以及重点学校制度对农村学生获得高一级教育机会的制约,导致了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排斥"。教育制度的城市化、市场化、精英化取向是转型期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制度性原因。将现阶段农村教育主要功能定位于促进农村学生城市化和社会地位升迁,确立教育制度的正义原则,实现对农村学生的"差异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中国大陆的农民工是一个职业流动相当频繁的群体。本文将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区分为: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和材料的分析,本文证明,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而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却基本上是水平流动,没有地位上升。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地位未能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地位积累、地位继承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城乡人口社会流动与教育之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认为,农村改革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市场经济为实现社会流动提供了巨大空间。80年代以前农村“外流劳动力”与受教育程度并无十分密切的相关,90年代这种关系开始逆转,未来农民的社会流动将更多的依赖教育资源;城市职工的各类社会流动均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女性的就业结构偏重于低职业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社会流动的主要障碍是教育因素,而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也是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会融合"是西方移民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研究中,通常更多考虑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目前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研究的普遍思路是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流动儿童对城市和农村的认知,或从城市认同的角度分析流动儿童是否对流入地产生归属感,是否形成了"当地人"的身份认同,进而推断其主观社会融合程度的好坏.尽管有学者提出了流动儿童多元身份认同概念,对城乡二元身份认同的前提假设提出了质疑,但突破城市融人身份认同的探讨不多.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许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儿童也随其父母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出现了社会认同的困境.社会认同困境会阻碍流动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城市社会各界必须对流动儿童采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话剧《狗儿爷涅槃》对当代农民的人生命运和传统心态做了深层开掘,表现了农民既革命又保守、既淳朴又自私、既热爱劳动又摆脱不了"创家立业"意识的复杂特点,而这种复杂性又根源于农民的土地情结。对《狗儿爷涅槃》进行细读,分析其中展现的中国农民土地情结,并将文本置于当代文学的农村书写和农民想象的大语境中,检讨戏剧文本与社会泛文本间的复杂对话。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认同城市角色,但童年时代留守或流动的不同经历对其社会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对511名"90后"农民工的调研发现,父母与子女团聚的抚养模式对于子女的社会能力有积极的作用,而一直与父母分离在农村留守的童年经历,会对子女成年后的城市适应、职业发展等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机会—流动论的视角,并用来解释不同的社会行动者面对劳动力市场转型过程中机会结构变迁时的反应,以及不同的流动过程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秩序的改变。作者利用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检验了中国城市和农村中的劳动力进入自雇业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改革阶段是如何变化的,关注的重点是干部如何应对新的市场机会。对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改革初期,教育和干部身份在城市中阻碍了人们成为自雇业者,但是在农村中却并非如此。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城市干部越来越可能成为自雇业者,也只有那些在改革的晚些阶段成为自雇者的人能享有较高的收入优势。本文的结论部分指出,在研究后社会主义转型经济中各个社会群体的优势/劣势的变化时,我们应该将劳动者如何获得社会位置/群体身份的流动过程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3.
迄今对中国社会分层模式变迁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收入和职业流动的分析上。本文则关心在分层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住房。通过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数据中的城市住户的分析,我们得以了解不同职业阶层在住房产权、房屋面积和房屋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在2 0 0 0年,72 %的城市居民户拥有住房所有权,比1 990年的2 4%增加了48%。户主职业地位高的住户在产权拥有率、购买租赁比、购房能力(特别是购买新建商品房)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另一方面,自2 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住房面积和房屋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管理精英和专业精英的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往往面积更大、质量更好。这些发现说明,在成功的经济改革背后,社会分层机制既体现了制度跨越又保持了制度延续  相似文献   

14.
残障女性是中国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具有残障者和女性的双重社会身份,是亟待关注的边缘群体.本研究通过对28名北京外来务工视障女性的田野调查,立足中国国情,探讨性别与残障以何种方式相互作用,造成对残障女性的多重压迫,从而使得农村视障女性通过向城市流动来摆脱不利处境,并形塑她们的职业选择.综合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交叉性维度,本研究提出,残障与女性的双重身份在结构层面和表征层面相互交叠和制约,推动了视障女性的城乡流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将她们的职业选择局限于推拿行业.然而,立足于西方的交叉性理论多维度分析框架强调系统性压迫而忽略了权力对主体性的形塑,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微观层面的"认同交叉性"来解释农村视障女性的城乡流动与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导刊》2000年第四期以“农民兄弟怎么了”为题,发表了一组关于近年来在一些干群关系紧张的农村,少数“农民领袖”凸现,乡村政治异军突起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一书,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和更大胆的探索,提出和界定了“非制度政治参与”这一概念,使人们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观察角度,值得人们认真阅读。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这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应当说,中央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中央一连几年下发的1号红头文件讲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对西部而言,城市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因为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和企业在城市空间上集聚的过程,所以一切阻碍经济要素和人口流动和集聚的所有制度都阻碍着城市化进程。本文主要分析西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及其相关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可能方式和主要路径。一、制度非适宜性是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障碍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十分落后,有诸多表现,比如城市数量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实力弱,总…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本文运用1996年“天津城乡居民社会网”的问卷调查资料,对市民和农民的社会支持网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1)亲属在城乡居民的财务支持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亲属在精神支持网中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但不如其在财务支持网中那么重要。亲属在财务支持网和精神支持网中的作用有程度上的差别,而这个倾向在农民中表现得更明显。(3)在亲属中,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发挥着比父母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财务支持网中。子女在财务和精神支持网中发挥的作用都非常小。配偶在精神支持网中发挥的作用也相当弱。(4)同事和朋友在精神支持网中的作用比其在财务支持网中更大。在农村,邻居在财务支持和精神支持两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这些研究发现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已达到2.2亿之巨,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并不是静止的社会图景,而是"流动中的中国"。众所周知,流动农民对流出地与流入地都会造成一系列问题,产生正负面影响,怎样有效解、消弭负面问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本文将浅析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给流动农民带来的影响,以期对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村产业没有太多的关注,更多的是关注主要城市的发展,因此农民工更多的开始走向城市社会,而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越来越快,城市已经趋近于饱和状态,而作为人们生活所需的提供者——农作物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忽视,因此国家开始重视农村产业的发展,并且采取一系列的补助措施,使得农村产业化经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给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活所需,而这种政策的提出,使得农民工的流向出现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提出而产生的,本文就是从经济社会学视角来进行分析,了解国家提出的农村产业化经营给农民工流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民合作社是一种"人的结合"而非"资本结合"的自治性组织,因而合作经济最终行为主体——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文化素养对于合作社组织发展壮大有着举足轻重作用。本文基于对全国合作社较为发达5省问卷调研发现,农村合作知识缺乏及合作教育缺失,是中国农民对合作制度产生低认同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应在明晰合作教育对象基础上,学习国外经验,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尝试设立互助合作基金、合作教育发展基金或推行农村合作人才培训工程等,大力实施合作教育工程:一方面推行体制内的学校合作教育,即一些高校或职业学校设立合作经济专业或课程;另一方面体制外,可以针对不同施教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社会化培训方式进行合作教育。两者契合以为合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支撑和良好充足"社会资本"。否则,中国农村合作事业极有可能还是在"发展难"与"难发展"怪圈中循环,已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仍会是一种缺少灵魂的"空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