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是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系联同源关系的主要线索。弄清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对汉字同源系统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声字声符表义是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采用“示源”一说,并对声符示源功能的定义、有关它的观点及研究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汉语以形声字居多,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表音也同时表义。通过系联以"委"作声符的一组形声字,可以探讨它们之间语源义共同的特点和音义上演变的关系,从而证明声符示源存在的理据性和相对可论证性。  相似文献   

4.
形声字主要是在词的派生推动下汉字分化的产物,源义素、派生词、分化字之间关系颇为复杂,因此也使得声符示源呈现出它的复杂性特点;就源义素而言,由该源义素参与构成语义的一组同源词之间,源义素具有统一性与具象性的特点;声符示源具有历史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从同源词研究、辞书编纂、词语训释三方面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翏”字考     
"翏"作为声符孳乳出一系列形声字,对于其字音至今仍未有一个定论。文章在探析"翏"字形体演变的基础上,对其读音作了进一步考证。在适当补释字义的同时,还考察了其作为声符的示源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用声符示源理论,对分布于《说文解字》中的"且"声字进行分析,将从"且"得声的汉字按照语义系联为一个字族,探讨形声字本义与声符字"且"的关系。分析了《说文解字》中从"且"得声的所有汉字共34个,无一例外,都含有"增加"的意思。由此得出:"增加"义是声符字"且"的语源义。  相似文献   

8.
《说文》“亦声”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声"的本质是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反映,由于对声符认识的误区,传统训诂学中的"亦声"材料需要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利用."亦声"现象的产生是文字表达律、区别律、经济律综合作用和最优组合的结果."亦声"说缺少系统的制约,"右文"说实现了对"亦声"说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纵观形声字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形声字的声符有三类:有一类声符曾经是该类形声字的“母文”,意义与其所构成的形声字的意义相通;有一类声符虽然没有做过“母文”,但是它也能够提示由其所构成的形声字的意义;还有一类是纯粹的声符,在其所构成的形声字中不表达任何意义。这三类形声字的声符性质不同,可分别称为“母文”、“[狭义]右文”和“纯声符”;相应地,由它们构成的形声字也可以分为三类:母文孳乳字、[狭义]右文表义字、纯声符形声字。这三种形声字代表了形声字从古至今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了形声字的主体;同时,三种形声字里的声符的性质不同,其中反映出的造字者的“形声”意识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王念孙每于《读书杂志》《广雅疏证》随文刊正段玉裁《说文注》之疏失,其更出《王氏段注签记》专事补弊救偏,实足弼成于段书。惜王氏立辞过简,意多未尽。兹文考辨其中三事:其一,段氏"鸢""鹇""弋"牵混为一,失之;王氏谓"与专切"之"鸢"本从"戈"作,经传"鸣弋"自非"鸣鸢",得之。然王氏改篆从隶,固不可取。其二,段氏径删《说文》"骘"下"读若郅"三字,王氏云其非,未足具论。今考段氏致误之缘由,殆其未明职、质二部古音相通也。其三,段氏以"幵"声之字皆隶真部,王氏非之,惜言之未详。今验之古韵谐声,知"幵"声字古音分隶元、耕、脂、支诸部。  相似文献   

12.
王筠之治《说文》,善于抽绎条分,其称褒段玉裁释例之功而外,每于段之专辄臆断处特为措意,且力加辨正.《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随文刊正,胜义层出.此于相关著述中,寻析王氏明谓段说悖谬者,分别条目,发覆深究.至王氏拘执省声委曲疏通、疏于字书义训之体、(闼)于古韵之关通云,恐其乖失.为举三例,以为一隅.冀幸厘清个中悬解,得其所宜.  相似文献   

13.
《说文·女部》字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说文·女部》字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女性文化这一特点,采用分类阐述的方法,描述了《说文·女部》字各个意义类别所反映的各种与女性有关的文化内容。结果表明:《说文·女部》字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古代姓氏制度、婚姻习俗、家庭伦理等文化内容。实践证明,从汉字的字形及其字义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王筠好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非是,《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随文指摘,知其尊尚段氏而不肯苟同。今权王氏订段之功过,盖有不相掩者。故于《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诸书中,钩沉王氏明谓段说讹谬者,釐清轸域,平议得失。观王氏勘正之条目,要为正段氏之误改篆文、正段氏之误改注文、正段氏之误作说释三事。为举四例,试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桂馥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说文》四大家之一。他嗜好金石,精于篆隶,善治《说文》,并以此为基础,广交天下学人。其中相交久、相知厚者之一,为济南历城周永年。二人切磋问学,一起创办借书园,一起纂修《四库全书》,相识相交近30年,直至周永年辞世。他们共同筹办的借书园,在中国图书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语拼音应用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汉语的工具。它能够准确反映和规范普通话 ,方便汉语的排列和信息处理 ,方便地代替汉字。它不能记录古代汉语、汉语方言 ,不能获得汉字的多余功能。今后要使字母名称汉语化 ,要正确使用隔音符号、声调符号等 ,要大力普及正词法 ,要通过普及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消灭大量存在的拼写错误 ,为音素汉字的实现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字”与汉语的“词”单位不一致,给人脑和电脑的理解都带来困难。汉语另外有三种可能的文本:“汉字词式书写”文本、“纯拼音词式书写”文本、“拼音夹用汉字”文本。“拼音夹用汉字”文本最有可能成为走出汉语自动理解困境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亦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带有表意性的形声字,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说文解字》明确标注的亦声字有212个,但这并不能反映亦声的全貌。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亦声字的研究出现了盲目扩大化的现象,通过对《说文解字》的考察,提出了亦声字的确认原则,将正确扩大化了的亦声字进行了分类,旨在更好地理解亦声字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说文》540部义类研究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540部义类研究略论@班吉庆$扬州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