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先发制人 ① 在西方有着深厚的思想传统基础。从古至今 ,世界政治舞台上不乏先发制人的战例。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在伊拉克的应用把先发制人推到极致。鉴于先发制人极易被滥用 ,国际习惯法和《联合国宪章》均对其作出了严格的限定 ,由此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国际法关于国家自卫权的规定具有不确定性 ,这往往成为国家先发制人的依据 ,故此国际法需要自我完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不仅违反了国际法 ,也为国际法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给国际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地解决恐怖主义,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关注。实践层面上国家自卫权已在反恐中被借用,但由于现代国际法对自卫的含义及适用范围都作了严格的限制,故在反恐中借用国家自卫权存在诸多法律障碍有待解决,以规范国家自卫权的行使,保障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3.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先发制人"战略便成为美国奉行的对外政策,也是"布什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当代国际关系和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冲击。诸多专家学者为此展开了讨论。旨在分析"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及其影响,以更好地把握其实质,把握当代国际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刘仑 《东岳论丛》2015,36(2):178-183
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国家在遭受网络攻击时自卫权的行使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有鉴于此,北约卓越合作网络防御中心在2013年发布的《塔林手册》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塔林手册》以传统国际法理论为依据,并结合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对网络攻击中自卫权的行使提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法律框架,同时也对其中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释。整体来看,《塔林手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固然不乏可取之处,却也存有一系列问题。无论如何,《塔林手册》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第一部全面分析网络攻击中的国际法规范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网络自卫权的规范和解释,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方恩升 《兰州学刊》2005,2(6):44-46
"9.11"事件以后,美国奉行"先发制人的自卫"策略,且将其实实践于伊拉克战争;俄罗斯等我国周边许多国家也确定了"先发制人"的政策."先发制人"对国际法、联合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从国际法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先发制人"与现行国际法的国家自卫的差异,并介绍了有关"先发制人"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府"反恐战"政策对国际法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明 《社会科学》2008,33(5):21-26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把恐怖主义看作头号威胁,并发起了针对恐怖分子的"反恐战".美国的反恐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有关战争法与国际刑法、自卫权与先发制人攻击、战俘身份认定与监禁措施以及酷刑审讯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的法律和政治思考,并对布什政府的立场提出了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单边金融制裁频繁地成为美国在国际关系中胁迫他国的主要手段之一,国际经贸交往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威胁。由于二战后国际情势的特殊变动,国际法规则体系中存在嗣后漏洞,未能对美国金融制裁加以妥当规制,使之长期逸于国际法的“灰色地带”。当前,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化趋势与国际法治概念的生成,为检视美国金融制裁的法律本质提供了新视角。美国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圭臬,滥用根植于“法律特权”的单边金融制裁,枉顾国际社会的整体性利益,拒不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美国金融制裁不仅频频违反实在国际法规则,更与实现国际法治的国际社会共同追求背道而驰,显然不具备合理性与正当性基础。对此,国际社会应建构美国金融制裁的有效约束机制,确保制裁的决定以“在先违法行为”存在为前提,制裁的实施服从比例原则与程序正当性原则的指引,推动国际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袁泉  刘静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6):210-218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正常国际秩序的维护.网络风险的预防及网络自卫权的行使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美国通过"密集式"立法、"先发制人"的预防战略和"集体性自卫"的国际合作方式在全球网络空间博弈中先行一步.为构筑网络安全防线,合理行使网络自卫权,中国可借鉴美国实施网络自卫权的实践经验,基于实情完善网络安全立法:将重点放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与转变现行单纯的防守型自卫战略上;将网络空间细分为"领网""专属网"和"公网"三种,分门别类进行针对性管治,严格遵守自卫权的行使条件;推动国际反恐条约的缔结和国际反恐联盟的建立,以保护国内外的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相君 《学术界》2007,4(2):262-269
作为“软法”的国际法,是否能够成为运送正义的有效渠道,一直颇受质疑和争论。近年来,美国的单边主义又再次强烈地冲击了国际法上的正义图景。道德是正义的来源和支撑。在国内法中,法律和道德紧密相关,并有国家保证正义德性的实现;在国际法中,法律和道德松散无涉,国家以利益为行动指南,先天缺乏道德上的行为能力。在国家利益中心主义的单维度思考模式下,正义图景的实现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国家间的共同根本性利益可以铸就国际社会的共同道德底线。对道德底线的维护,就是对国际法上不正义的消灭,如此,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接近正义。  相似文献   

10.
蔡从燕 《中国社会科学》2023,(1):24-43+204-205
近年来,一些国家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是,这些国家并未明确“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指“规则”系指“国际法”并据此阐述其关于国际秩序的规则观。事实上,这些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法律实践表明,其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区域国际法凌驾于普遍国际法以及将国际法泛政治化的规则观。这种规则观损害了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违背了完善全球治理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时代要求。为纠正这些国家经由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追求的规则观,中国主张“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体现的规则观是,确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和核心的国际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权威规则体系,同时不排除不违反国际法的其他规则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律人格者仅存于其权利义务中,国家在国际法之权利义务承担方面与私人之权利义务承担相比较并无二致,因此其法律人格也与私人人格并无不同。国家人格否认制度,即代表、支持或以国家名义行事之个人因滥用统治权力突破必要限度,对他国主权或国际共同利益造成损害进而构成国际犯罪,国际法责令该个人行为者连带承担国际法律责任,以实现国际公平与正义的制度。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实现方式,具有利益衡平性,并通过个案来实现。国家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模型从根本上证明了“个人国际法有限主体”理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肯定了自博丹、格劳秀斯以来的国家主权理念 ,确立了现代国际关系的框架。冷战结束后 ,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国际问题 ,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基础的国家主权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幌子 ,制定了“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新战略并通过伊拉克战争将该战略付诸实施 ,颠覆了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国家主权准则 ,践踏了国际法 ,其实质就是向他国进行价值观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战争常常被混淆使用。事实上 ,后者通常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的 ,不符合正义战争的要求 ;而前者则被看作是合法的或可以被合法解释的。“9·11”后 ,布什政府对一项总的先发制人安全政策 战略不再加以掩饰 ,这无疑是对先发制人合法化之必备条件的一种挑战。更值得关注的是 ,从安全理念和政策实践均可看出 ,布什政府有意抹杀了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战争的区别。作者着重分析了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战争的区别和联系 ,并以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为例 ,试图揭示布什政府混淆概念的动机与实质  相似文献   

14.
彭何利 《山东社会科学》2012,(7):113-116,112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权力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大国间的权力政治与国际法的发展相生相伴,共同促进国际法律秩序的形成和演变。纵观美国的大国成长史,其中既有对国际法的有效利用,也有对国际法的扭曲与践踏。新世纪的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仍将平衡在权力与国际法之间。这对我们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应当认清权力政治与国际法相互依赖的现实关系;另一方面要超越权力政治,积极参与国际法律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欧洲列强为争权夺霸而粗暴践踏国际法,这导致国际法功能与效力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列强违背国际法的行为进行有力抨击,揭示了国际法应该具有的功能和效力:强调以国际法维护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关系;以国际法规制西方列强的国际行为;以国际法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国际法创设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法的承认理论与实践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宏云 《江汉论坛》2003,1(6):112-11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这一法律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台独分子认为国际法上承认理论之“宣告说”支持台湾的所谓国家属性。本文认为国家承认理论之“构成说”与“宣告说”的分歧主要是理论上的,国际社会的承认实践并没有证明“宣告说”是“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在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上,应当适用“构成说”,而不是“宣告说”。  相似文献   

17.
姜茹娇 《学术界》2005,(2):84-90
打击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又艰巨的斗争 ,只是在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及《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冷战结束后 ,一些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上采取的政策 ,主要是“以暴制暴”的方式 ,即对恐怖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和制裁 ,并用武力将之征服 ,这种方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但也招致了许多非议。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当代国际法规则 ,对当代国际法律框架会产生什么影响 ,是当前国家实践中和国际法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从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及联合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中所起到的作用两…  相似文献   

18.
战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致。人类历史上的一战、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民族自卫权、人权保障问题的产生和大量国际条约的签订方面。当然战争也促进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在战争的影响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并发挥了其对弱小国家利益的保护和有效规制战争发生等法律效力。世界各国应尽好各自的职责来有效保障国际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李洁 《江汉论坛》2005,43(11):131-134
国际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在这一时代,国际法立法模式有了很大变化:立法性条约大量出现;习惯国际法形成方式出现变化;出现了求诸于安理会决议和一般法律原则的现象;委托立法模式开始出现。国际法执法模式同样如此:“制度化司法”成为国际法的主流执行模式;合作性国际法执行方式开始大量应用;“形象制裁”作用突显。从国际法的这些表现来看,对它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的期待是具备坚实的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顾逸  王勇 《学术探索》2013,(4):40-44
中美正式建交33年来,美国政府严重违背了其在“八·一七公报”中对中国的承诺,不断地对台湾出售武器,并且出售武器的性能和数量不断增加。从国际法角度分析美国对台军售:第一,美国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了国际条约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美国对台军售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第三,美国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了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该积极从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寻求国际法对策,从而敦促美国停止对台军售,促使中美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