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在评述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论和投资周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不断演进过程中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忽视了生产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众多理论中,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独树一帜,是各种理论的集大成者。近年来,邓宁在总结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对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文依据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和日本服务业跨国公司激励机制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的“经理主权型”激励机制当地化优势比较明显,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相对较弱;而日本的“从业员主权型”激励机制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较强,但当地化优势相对较弱。鉴于美日两种激励机制的优劣势,如何构建一种能够更好地融合三种优势的折衷式激励机制应该是我国服务业跨国公司激励机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来 ,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 ,其一系列旨在阐明跨国公司对外扩张动因及其条件的理论和模型 ,形成了数十种跨国公司理论流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等三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而折衷理论兼容了三大传统理论的优点。跨国公司对外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 ,从而导致了对折衷范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入WTO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境外资产和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章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模型)作为解释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因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国际化经验、中国对东道国(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以及东道国(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收入水平和银行业监管环境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并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启示,即未来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壮大将有赖于对其所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更好地发挥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相对优势和企业所有权优势三个方面来看,福建的经济发展已经临近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的阶段,但条件尚未完全成熟。过早地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会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当前的政策重点应是针对福建的具体情况,积极创造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各项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企业境外投资应该成为佛山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任务之一。佛山市企业境外投资,具备着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境外投资是佛山市企业占领国外市场、扩大出口的有力手段;可享受国内外双重的优惠政策和待遇;是增加外汇收入、利用外资的新型方式。九十年代,佛山市企业应注重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国外高科技,新产品、新服务部门和行业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对外投资企业出得去、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负责任的大国对外投资面临的新课题。基于Elkington“三重底线”原则,认为对外投资绩效、与东道国的环境协调和社会责任履行是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的三重维度,并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所有权优势与中国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三重维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优势的提升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与东道国的环境协调和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所有权优势通过提升对外投资绩效促进了与东道国的环境协调。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有权优势的环境协调效应和社会责任履行效应在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生产效率、不同投资地域的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引导企业主动提升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的三重维度水平,加大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培育和提升,引导对外投资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是负责任的对外投资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迅速,派别多,但迄今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颇有地位的是以邓宁等人为代表的里丁学派和以小岛清、小泽辉智为代表的日本学派。里丁学派影响更大、更广,因而有主流学派之称;日本学派侧重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因而亦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理论。里丁学派的主要理论是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本文详尽分析了两大学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辩证地评价了两派各自的科学成分和不足之处,最后从中引伸出对我国引进外来直接投资的建制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跨国公司FDI的决定因素中,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属跨国公司所有,而区位优势则属东道国所有,这就使东道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在全球竞争日趋激励的环境下,各国竞相通过投资促进政策来吸引FDI,以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目前的投资促进政策主要是促进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商业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与其它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比,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由于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法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将用比较优势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企业国际化的网络理论、资源基础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反技术锁定等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资源型、成本型转换到目前的综合(市场+生产+信息)型。开拓东道国市场、建立国际性生产与流通网络、专利与信息收集以及劳动力保证与利用成为日本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动机。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剧烈变动下的各区域区位条件以及比较优势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区域性差异与变化更为明显。日本对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区域的直接投资动机的综合型特征进一步强化,对亚洲直接投资的基本动机从成本型向市场主导的复合型(市场+生产)转换,而对华直接投资动机则处于从成本型向生产主导的复合型(生产+市场)的过渡之中。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尚反映出行业间的巨大差异及其变化,尤其是制造业追求建立国际性生产与流通网络的生产驱动型投资动机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应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日本20世纪50~70年代情况相似;另一方面,"边际扩张论"的分析是动态的,并认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变迁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相对海默、维农等人的西方微观国际投资理论对中国企业无疑将更具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借鉴该理论,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上应积极培育中小型民营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应遵循边际产业基准;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应符合"早半拍"原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跨国经营已成必然趋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总结了前几种理论发展而来,最具有代表性,对我国的跨国经营也更具有适用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当代跨国企业经营行为及当代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动向及特征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利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我国跨国经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促进我国跨国经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内部化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理论之一 ,结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实际情况 ,学习研究内部化理论 ,汲取其精华 ,有利于加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量出现是近年来跨国投资领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司甚至往往不是那些在它们本土市场上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就对垄断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垄断优势论”是指进入东道国的外国企业,应该具有在“生产经营、专利技术、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垄断优势。对这种新现象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将对21世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理论,分析了不同动机的中国工业企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的内在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产能利用率,以测算出的产能利用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比投资前有所提升,过剩产能得到化解;不同动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不同,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化解方式直接,化解效果更显著,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凭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属于间接方式,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较慢。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石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国石油企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其对外石油投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就驱动因素而言,既有企业的内在需要,又有国家的政治需要,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存在一致性;在区位选择时,资源国石油储量的丰裕程度和品位优劣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当地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布局过程中,我国石油企业要接受政府的引导,且其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形成也离不开政策支持。我国石油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石油投资合作,在实现企业利益的过程中促进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耦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分析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在于迅速获得企业所有权优势,通过协同效应实现内部化优势,避开反倾销获得区位优势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将呈现并购规模越来越大、谋求双赢、获取专项资产、政府支持更为积极、中介机构愈发重要、并购交易以换股方式为主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如今,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走出国门,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这也包括泰国。近年来,泰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本文将描述2005-2012年泰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其次,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研究泰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动机,归结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最后,分析泰国对外直接投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