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里的“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生产力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塑造新型劳动者;第二,以管理为中介,进入生产过程,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第三,通过变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将社会科学运用于制定党和国家的政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技术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实现 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而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它也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得以实现。正是通过基本矛盾运动,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辨证发展过程。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科  相似文献   

3.
世界近、现代史 ,既是一种生产方式变革为另一种生产方式的生产发展史 ,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史 ,也是一种科学活动形态取代另一种科学活动形态的科学进步史。因此 ,历史唯物主义应当阐明人类科学活动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历史唯物主义应当把科学技术发展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研究 ;所以 ,科学技术发展史应当是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作用的二重性,学术界有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诚实的科学探索,对理论和实践才能有真正的意义。我们试图从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作用,谈一些浅见。商品经济既然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那就会对巩固生产关系也起积极作用;同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历史观视之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这也是积极作用。反之,商品经济的消极作用,使生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大、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基于此,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概括.但是,科学技术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成为"社会实践的器官",使精神变物质.科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革新与革命,扩大资源(包括能源)利用的范围,创造效率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否定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否定商品经济对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作用、否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质的观点是错误的。作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重要力量,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使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得到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道路上,民族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政治的变化,似江河浪涛, 奔腾前进,永不停息。然而,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时,对历史的说明才有了 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规律,指出了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从而决定政治、法律 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简而言之,生产力是整个人类社 会存在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本文试图通过英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资产阶级产业革 命所引起的深刻巨大的社会变动来说明生产力的伟大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完成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目标模式,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规定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我国现实生产力状况为依据,建立与我国现实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为此,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重大创新,即实现生产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经济体制创新与公有制产权制度创新.同时,还应当相应地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占有方式、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活动方式,生产方式等等,技术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对技术来说,它不但决定着人与自然的演化和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济时代的变迁。技术不仅把人类带到异化的地步,而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最后消除这种异化,使人类回到自身。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把握生产力标准,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梁襄"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性,首先是由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客观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自有阶级社会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离不开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进步。最早看清这一规律的思想家是马克思。他说过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 ,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 ,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思想的产生都是不断变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卷 ,第 1 44页 )在这…  相似文献   

12.
精神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社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被推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沿阵地。精神生产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物质生产的生产力要素,物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改善和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起着巨大作用;精神生产又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生产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水平。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精神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从生产一般抽象出适于一切社会形态及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客观趋势,规定着社会生产的主要过程和主导方面,制约着其他经济规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特别是决定着由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而左右的不同社会性质。依据这一规律,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一英明决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的科学的概括,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特征,制定和执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过程及其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人口问题,既受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也受其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所制约。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口问题,它在各个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我国  相似文献   

15.
从表象上看,政党转型也属于广义的政党变化与政党变革;但从根本上看,政党转型绝非一般意义上、个体化的政党变革,而是指传统政党形态已无法适应国家与社会的重大变革与时代要求,所有主流政党都被迫进行转型发展,以化解政党生存危机。唯有以国家-社会为本位,才能深刻揭示世界范围内政党转型发展的根本原因。世界政党发展的基本历程证明:政党转型是政党政治变革的必然产物,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进而推动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变革;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变革推动政治上层建筑变革,进而推动政党政治变革与政党转型发展。政党价值与功能、政党政治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既决定着大众政治参与度,也决定着广大民众对政党的认同度与支持度。民心向背决定政党兴衰与执政成败,这是政党政治发展亘古不变的定律。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的变迁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具有一致性,判断文明形态演进的依据在于生产方式的发展状态。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看,实践的发展决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人类实践的高度,是人类文明变迁的动力源泉。从人类文明秩序的形成看,人类文明秩序既不由先验理性所设计,也不是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自然演化,而是受到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定,蕴含着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以对“现实的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为内驱动力,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追求平衡和充分,在生产关系的构建中凸显人的主体性,力求以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三月下旬,经济系召开生产力标准问题讨论会,就什么是生产力标准及内涵、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问题,组织本系教师进行了一次座谈。与会同志认为,生产力标准就是指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手段皆可以付诸实践。过去,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理解有问题,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解释为“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了生产关系的作用,结果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当成社会进步的标志,把许多有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其逻辑视角是不断调整的。三形态理论侧重于历史主体的地位和发展,立足于与生产力相对应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变革;五形态理论侧重于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立足于与生产力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二者都植根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能简单地以一种表述否定另一种表述。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媒介形态的嬗变,媒介形态的嬗变进而导致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即生产力的发展——媒介形态的变换——表达方式的解放——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传播的历史是一切历史的基础,传播方式的变换必然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当代社会已进入一种全新的现代信息时代,即以自媒体、自出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信息传播时代。它的自主化、便捷化、普泛化和平民化特征给当今的社会民主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同时,也必然给予公民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人的任何需要都表现为一种社会需要,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也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文章批评了脱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抽象地研究生产与需要的矛盾,并将之看作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的动力的观点,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