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迈斯纳认为,中国人对巴黎公社的特殊兴趣,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政坛对公社的利用,是毛泽东思想与行动中富有神秘色彩的特征之一。他还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坚持认为毛泽东继承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并在他的文章中论述了巴黎公社同"文革"有一定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从“俄国民粹主义”视角出发,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为文本依托分析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与实践,提出毛泽东一生深受民粹主义影响一说,从而强化了哈佛学派的“异端说”,在西方毛泽东学研究领域反响很大。我们围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与莫氏展开批判性对话,认为毛泽东的农民观、城市观和资本主义观坚持和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与俄国民粹主义之间存在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以其独特的视角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及其所把握的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迈斯纳以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作为参照系来审视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中,视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科学体系,这种思路有助于我们拓展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但迈斯纳将邓小平理论概括为"实用主义",并与英美的实用主义哲学相混同,是非科学的.迈斯纳在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手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唯意志论和经济决定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难易程度及社会主义的平等与不平等等重大理论问题上,既有许多中肯的分析,也有失当和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莫里斯·迈斯纳教授为其名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一书的新中文版所作的序言。该书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个简短的序言中,迈斯纳教授对苏联解体以后,西方学术界流行的、以现行美国资本主义为参照系而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观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按照“历史终结论”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早期工业化时期,人们期望根除传统经济模式和社会生活的某种心理幻觉,是一种惧怕竞争的平等主义乡愁。现代工业的发展已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其历史的“活的灵魂”。但是,迈斯纳教授则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恐怕过于自信,并且为时过早。因为大量的事实显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负面后果,在当代世界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都在一个日益增加且规模巨大的范围内持续地展开着。”这些严重的问题证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憧憬,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迈斯纳教授强调,如果有人认定马克思对人类未来的设想是一种“乌托邦”的话,那么,在眼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这一理念中蕴含着的现实批判主义精神,就更加值得珍视了。正如他在本书正文中所说:“如果说,乌托邦是一种使人沉思,而不是使人行动的超历史范型,它不是对未来明确的强制性规定的话,那么,乌托邦所内涵着的道德批判的准则,就将是向美好未来表达一份充满信心的不灭祈望了。”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一书中,迈斯纳教授对毛泽东毕生追求社会平等和倡导艰苦奋斗的坚强信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鉴于此,他才说“把成长中的物质丰富与经一个世纪艰苦奋斗所锻造出来的强劲的革命传统结合起来,这可能是给中国在现代世界历史中实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理想,提供的最好机会”。本文原文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超导体电磁理论和迈斯纳模式导出了超导圆柱形波导横电波的传输模式和表面超导电流分布。在超导波导中 ,传统的金属波导的边界条件已不再适用 ,必需利用迈斯纳模式加以修正。新的边界条件导致了这种波导中电磁模式的许多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013年,不少专家学者对毛泽东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宗教思想、国际战略与外交思想和军事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7.
臧克家热爱与崇敬毛泽东,也热爱与崇敬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四十年中,他为宣传、研究毛泽东诗词做了影响广泛的三件大事:1957年1月他在主编的《诗刊》上首发毛泽东诗词18首;1957年10月他发表了意义深远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1989年他又主编由众多文坛名家撰写的《毛主席诗词鉴赏》;由于臧老与毛泽东既是作家与领袖的关系,又是切磋技艺的诗友,故臧老对毛诗讲解、评论具有充满感情、理解透彻准确、善于艺术分析和传达诗外之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英里斯·迈斯纳是美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是西方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本文针对其最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将毛泽东思想(在他的著作中称为"毛泽东主义")等同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倾向,阐发作者的观点,以其与其形成对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达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以铅印单行本刊行于1960年2月。这一著作在系统阐发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同时,也蕴含了李达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解,表达了他认为在学习和运用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时需要加以注意、强调和把握的基本点,体现了他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阐释,从一个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它的重新发现,不仅对于李达文献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而且对于推进李达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多年从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著作甚丰,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以创作传记《毛泽东》为发端,他相继发表了一系有影响的毛泽东研究力作,提升了西方的毛泽东研究的整体水平。他积极参与中国大陆学术交流,加强了与中国学者的联系,扩大了影响。在毛泽东研究过程中,他侧重从性格特征、特殊性、非传统的视角来研究,其角度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文章就施拉姆的毛泽东研究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中华魂》2007,(9)
毛泽东同志一生与秘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但自己当过秘书,而且任用过许多秘书。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在使用秘书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艺术和风格。林克,从1954年起担任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并教授毛泽东英语,后兼顾国内问题研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2年之久。毛泽东使用秘书的方法和艺术,在他使用秘书林克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多年从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著作甚丰,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以创作传记《毛泽东》为发端,他相继发表了一系有影响的毛泽东研究力作,提升了西方的毛泽东研究的整体水平。他积极参与中国大陆学术交流,加强了与中国学者的联系,扩大了影响。在毛泽东研究过程中,他侧重从性格特征、特殊性、非传统的视角来研究,其角度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文章就施拉姆的毛泽东研究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本世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著称于世的伟大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是我国诗坛的瑰宝,不仅在国内有口皆碑,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被译成世界上各种文字,流传极广。他的书法和他的诗词一样,也是新中国文化艺术的珍品。建国四十多年来,学习、研究和论述毛泽东诗词的文章和专著,数量之多,以千百计,但是关于毛泽东书法艺术的著述则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毛泽东书法艺术》(李树庭著)一书才是公开发行的第一部,被文化界誉为“填补了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一项空白”。可见这方面论著之罕见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它说明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研究是我们书坛蓬勃发展中的薄弱一环。  相似文献   

14.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8,11(1):F0002-F0002
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汉名“马思乐”。国际著名的现代中国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国际学术界也将其视为具有“左翼”倾向的代表学者之一。迈斯纳于1931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1954-1959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研究生奖学金,1955年获硕士学位;1959-1960年获美国大学校际研究生奖学金,1960-1962年获福特基会外国地域训练研究生奖学金,1962年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萧三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也卓有成就。本文重点介绍了萧三40年代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就。萧三从研究、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出发,歌颂了毛泽东立志革命、献身革命的革命精神,光大了毛泽东的高尚品格和革命作风、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伟大,维护了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领袖的地位。文章指出,萧三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在学术上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对毛泽东早年历史作了初步的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毛泽东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其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历史情境的变化在毛泽东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切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的早年,毛泽东将妇女问题主要归咎于中国的传统社会与文化结构;在1920~1921年转向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将性别问题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1936年以后,毛泽东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趋向一般化处理,1958年以后他的关注则严重受限于他政治思考的整体结构。因此,新中国的妇女地位虽然在提高,但许多重要的问题———并不止于妇女问题———在毛泽东的政治思考中仍处在被抑制状态。毛泽东所有这些对妇女问题的思考与当代有关妇女和发展问题的讨论产生了某种契合,从而为重新审视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所提出的性别、环境等问题提供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7.
1930年党内不良教条主义之风盛行,党的革命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如何改变当时现状成为毛泽东关注的焦点。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的思想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初步形成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独具特色的调查研究观。他以反对本本主义为切入视角,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四面受敌法”与城乡结合法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及现状作为研究重点,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毛泽东1930年的调查研究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新时期中共进行调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一书中论道:毛泽东选择的社会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符合马列主义的。但中国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不是列宁主义的方式,而是民粹主义的乌托邦。毛泽东思想背离了马列主义,是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的翻版。这种观点在国内外特别是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作具体比较,在比较中鉴别是非,澄清认识,增强我们在当今改革开放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应我校约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毛新宇博士于2005年.6月24日晚9点在韶山宾馆2号楼同我校党委书记肖国安教授和本刊主编李建华教授就《湖南科技大学学报》所设置的“毛泽东研究”栏目进行了广泛的交谈。毛新宇说,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毛泽东的思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他认为我刊开辟的“毛泽东研究”栏目,很有特色,推出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他说为打造品牌栏目所特聘的主持人,都是他很敬佩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毛新宇希望这个栏目越办越好,在内容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积极组发一些研究毛泽东科技思想、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文章。约见结束时,毛新宇欣然为栏目题词留念。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缅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丰功伟绩,推进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尚未广为人知的有关资料,分上、下两篇,以“之最”类形式简介如下: 毛泽东最早的军事实践。1911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参加新军,在第25混成协第50标第1营左队当了一名新兵,受到了一些军事训练。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过去,便于1912年春退伍,回去读书,结束了历时半年多的军事生活。毛泽东早年的军事实践,对他后期的革命生涯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