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比较充分的材料论证了钱钟书建构的非线性、开放性人文科学体系,指出了这一体系的历史意义、科学价值和对我们的启迪.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语言—一情感辩证法”.钱钟书从多层面论述了艺术与宗教、历史、哲学以及情感本身的辩证关系,从而确定了艺术本质上的特征和价值.这一内容贯穿在钱钟书的全部著作中.但是,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将这些内容别取出来,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分门别类地编排,这些内容在钱钟书那里是混沌的整体.这正是“钱学”体系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陈寅恪都是记忆力惊人、通晓多种文字、学识渊博、为海内外学界所推重的学术大师。而且,他们同处现代,都是清华学人,均有家学渊源,全都去学欧洲,全治文史之学,全被拔过“白旗”,等等,可谓颇多类同。但是,把钱钟书与陈寅恪作一些略微详细的比较,就会发现两人实际很不一样。限于篇幅,本文仪围绕“诗史互证”问题,讨论二人之异同,不计其余.至于钱氏“史蕴诗心”命题,也不予涉及(参盾拙文《史蕴诗心:浅论钱钟书的史学观念》,收入拙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陈寅恪为人推重的史学方法发明,…  相似文献   

3.
吴志菲 《山西老年》2012,(11):28-29
博学、魅力、恬淡、低调……这几个词汇都可用来描述杨绛和钱钟书伉俪的公众印象。钱钟书在世的时候,报刊和电视等媒体上几乎不见他的踪影,甚至一些学术活动他都不参加。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也如出一辙,只忙她份内的事,坚守她和钱钟书的文字世界。杨绛的作品曾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老人百岁华诞即将到来之时称她为“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钱钟书对中外典籍的评述及其作品中抽绎出有关他创造幽默喜剧笑的论述,并从幽默的喜剧笑发生的个体性特征及其产主的根源、喜剧性笑理及创造喜剧笑的机制及技法等三方面考察了钱钟书创造的繁的喜剧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再论钱钟书比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钱钟书比喻的特点田建民一西方人崇奉《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用喻,所以修辞学中专门认有“荷马史诗式的比喻”、“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的提法。钱钟书先生的比喻比之二者毫不逊色,所以我们中国修辞界应该骄傲地明确提出“钱钟书式的比喻”这一概念。钱钟书先...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对比喻的运用有独特的风格,文章以喻体为视点,从喻体的内容、结构形式两方面研究了杨绎作品中用喻的特,左,并通过对她与钱钟书先生用喻的异同所作的比较,初步探讨了她的用喻风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代文化大师,钱钟书卷帙浩繁的著作令人观止,而他未变成文字的言行操守更令人仰视。他 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人格境界;他铢积寸累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他外冷内热的人生情思,都给我们 有益的启示,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钱钟书的人格魅力,以期让更多的人仿效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修辞学角度分析钱著中机趣的话语形态及其生成,指出钱著中的幽默不是单纯、个别的语言现象,.而是贯穿在钱著整体、体现其学术品格与特质的方面。第二部分从文化学角度进一步论述钱钟书学术幽默的文化意蕴:人类的语言──心灵契合。由此,对钱钟书的“打通’”说,对札记体文献形态以及对体系、学派等重要学术思想作了阐释。指出‘’钱学”是在解构已有的各种文化藩篱的基础上,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而对人类文化进行整合,是包融性与原创性、杂语与独语、流动  相似文献   

9.
简述近年的"钱学"研究情况,提出批评;认为钱钟书论学的重点在于诗学,研究钱钟书的诗学及其诗作,需要具备创作旧体诗的体验;钱钟书用文言著述和创作旧体诗,宗旨在于维护、延续传统优秀文化的生命,与世同新;研究"钱学",宜多读中外原著;对钱钟书的肆意讥弹和盲目吹捧都是错误的,"钱学"研究应该实事求是;以钱钟书同辈学人的著作互为比较,不失为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云之端 《社区》2012,(17):18-18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只有杨绛一家。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人格探察与幽默品格──钱钟书的幽默艺术舒象宝文化批判是现代小说作家创作的重要命题。钱钟书以哲人智者的学养渗沥其小说本文之中,以人格探察的方法剖视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从而在现代小说作家群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不仅如此,他还以幽默的生存哲学探讨人的生存境状的...  相似文献   

12.
伤惋与漂移─—从家庭文化角度解读《伤逝》和《围城》王兆胜时间真是令人难以捉摸!有时.它如同闪电很快把历史移位成历史的历史,并使历史呈现出有异于以往的另一种内涵别一种风貌。在钱钟书《围城》问世之时.鲁迅的《伤逝》已成为历史;在我们今日看来,《围城》亦是...  相似文献   

13.
周远斌 《社区》2008,(29):8-9
钱钟书虽然学贯中西,但在治学上他所钟情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路径,《管锥编》最能体现这一点。中国古代治学重随时心得,故各种形式的治学札记盛行;但随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写读书札记的这一传统治学模式淡出了,渐代之以格式化著述。《管锥编》是钱钟书读书心得之结集,仍以札记体成书,显然没有迎合时代性著述风气,而是选择了传统的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钱钟书的楚辞研究方法梅琼林钱钟书先生的楚辞研究主要集中于《管锥编》卷二的《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语言精粹,阐述洗练,抓住难题,重点突破,篇幅约五万余言。在这部论述中国古代文史哲典籍的煌煌巨著《管锥编》中,《补注十八则》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并...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逃名”的文化内涵刘玉凯同钱钟书的学问、贡献相比,他的文名尚不能说十分相称,但钱先生“逃名如逃役”已成文坛佳话。比如在众多作家在世时便出版自己的“全集”、“文集”时,他却至今反对出版自己旧作,怀有“壮悔滋深,深藏为幸”的心思。在学会多如牛毛,真...  相似文献   

16.
杨绛与读书     
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年已经103岁了。现如今人们提起杨绛,总要提起她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名声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国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观。杨绛的生命之乐源于读书。她与钱钟书在牛津大学读书时,曾一同埋头于图书馆。两人比赛读书的数量,至年底统计时,钱钟书读的尽是大部头。  相似文献   

17.
过贡布里希(E.H.GOMBRICH)和钱钟书对瞬间和叙事所做的阐述,进一步了解图像与眼中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图像或绘画再现现实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和林语堂,同为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家.在学者类散文方面,钱钟书的散文犀利而急切,林语堂的散文温和而闲适,两者辉映成趣,堪称现代散文文坛上一对耀眼的双子星座.林语堂的行文轻松闲适,没有钱钟书散文冠冕堂皇和锋芒毕露,钱钟书散文的深邃与辛辣,源于他完成了从以社会伦理为本体的传统忧患意识到以人类哲学为本体的现代忧患意识的心理转型.  相似文献   

19.
细读法是新批评的一种主要批评方法,它着重于对具体的文学作品作细腻的解读。钱钟书说,他有兴趣的也主要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显而易见,在批评的微观性和具体性上,新批评的细读法与钱钟书的微观批评是比较接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钱钟书的微观批评也可以说是一种细读式的批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钱钟书的微观批评与新  相似文献   

20.
曹禺和钱钟书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虽然两人分别致力于戏剧和小说创作的不同领域,却都能超越阶级、超越时代主潮,对人性之思进行深刻挖掘。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性善恶的独特理解,钱钟书倾向于表现人性之恶,曹禺则更执着于发掘罪恶人生中的人性之善。本文通过对人性善恶在二人作品中的表现进行阐释,进一步分析两位作家不同人性观形成之因,以此获得对人性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