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还有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的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2.
江苏方言中留存着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古今意义差异较大的古语词,这是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各方言所存古语词具有地域差异;二是不同方言间古语词存在挪移与交融现象;三是各方言对所存古语词作了部分的书写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改变;四是一大批口语色彩浓厚的古语词其本字尚待探求.  相似文献   

3.
晋东南地区方言中遗存有一定数量的古语词,它们在历代文献中有实际语言用例但在普通话中却不用或少用,对这些古语词进行探讨,溯其源流,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阅读古文献,为传统训诂学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王虎教授的《辽宁方言词语例释》一书于2019年9月出版面世,此书主要对辽宁方言中的古语词进行考释。全书在研究方法、语料选择和研究态度上不乏值得称道之处。同时,在考释过程中做到了历时与共时的结合,对研究对象穷源竟委,并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相关词语进行比较,从而有了一些新的发现,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南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全 《南都学坛》2000,20(5):52-53
南阳属北方方言区。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副词 ,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如具有表示近指与远指意义的“镇”、“恁” ,具有褒贬色彩意义的“才”、“怪”、“滂”、“血”等  相似文献   

6.
河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区,保存了大量的古语词。本文举例分析河东方言中的部分古语词,考证其在古文献中的应用状况,从而为汉语史及河东方言的研究提供一定语料。  相似文献   

7.
广东闽粤客方言古语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量的古语词作了考释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境内的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所保留的古语词进行了比较研究,把这些古语词分为三类:1.三种方言共同保留的古语词;2.闽、粤方言共有的古语词;3.闽客方言共有的古语词。  相似文献   

8.
“汉语方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应该以词汇、语法为重点。”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具有七大特点:一、沉积着奇特的析音词;二、产生了丰富的语缀词;三、镶嵌着多样的重叠词;四、点缀着新颖的异序词;五、创造了多彩的特色词;六、继承了诸多的古语词;七、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汉语史和民族史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语文教学和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汉语新词中的方言词义渗透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的汉语 (普通话 )新词来源广泛 ,有外来词、古语词和方言词。其中 ,来自于港台以及上海、北京等强势方言区的方言词为普通话的词义系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填补了普通话词汇的某些表意空缺 ,改变了词的附加意义 ,譬如 :色彩、形象等等。新词中方言词意义的渗透是语言 (方言 )接触的深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10.
何谓训诂?“由今通古皆日诂训。”“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前人的这些阐述揭示了从今语通言与方言训释古语词的双向性与多元性。可是在训诂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于以今通言释古语。这种单向性的训释,在碰到疑难语词时,则有力拙之嫌。古代的通言和方言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有淘汰、也有发展和转移。它们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和方言中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普通话常常要借助方言的中介才能找到与古语词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方言语音的研究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湘方言中的湘潭话为例,分类阐明湘潭话中疑母字的来源和特征,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零声母字进行比较,以期对研究古音在湘方言语音系统中的流变有所借鉴,并对湘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以及其他人学习湘潭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梅县方言与闽语、吴语、粤语、赣语等外区方言有不同数量的共有古语词的现象。其方言中与同客家方言关系密切的有历史渊源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多,与疏远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少;与长江以南的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多,特别是与闽语、吴语、粤语、赣语共有的古语词尤多,而与长江以北方言共有的古语词较少。  相似文献   

13.
重庆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方言词极具地方特色,有些动词尤其突出。本文就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肢体性动词“■、扌曹、捹、擩、撋、敲”进行分析,考察其在重庆方言中的意义和读音,征引历代工具书及相关文献,探索其语源,证明该词古已有之,并非方言自创,是古语词在重庆方言中的遗存。  相似文献   

14.
方言是语言演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区的方言积累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有一些词汇是古代汉语的留存。大同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反映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对大同方言中的“敧、齈带、央及、业已、懆”五个古语词进行分析阐释,并借助工具书和古籍进行考证,以期为方言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5.
新乡方言古语词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语词,其中一些词的用法直接传承于古代汉语。本文举例分析新乡方言中的古语词,揭示新乡方言和古代汉语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方言和普通话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地方普通话”已成为标准普通话在各方言区的真实存在。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和渗透,是普通话教学中令人头痛的事,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问题。本文先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方言和普通话并存于同一语言系统,它们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然后从普通话教学的重点(即剔除“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成分,使之规范、标准)出发,论述了方言在普通话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说明要提高普通话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淮北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古语词,这些语词保存并反映了淮北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淮北方言研究与辞书研究来说,探究古语词的来源及发展应是重要内容和必要步骤。本文即对"佮"、"枵"、"捽"、"质"、"膏"、"搦"这几个淮北方言中常用的古语词进行考释,以为深入研究的资料及例证。  相似文献   

18.
水城汉语方言同北方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但作为地方方言,仍有不少自己的特点.水城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对照,声韵、声调等有差异本文在语音方面找出水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在词汇方面偏重于不同普通话的特殊部分,通过对水城汉族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比较,可以了解水城汉语方言是普通话在水城的地方变体.调查水城方言对汉语史的研究,对在水城地区推广普通话,对方言志的编篡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某些语言成分,正是昨天古代汉语中所固有的成分;利用方言材料印证古语词是训释古代词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古代汉语词语的训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考释涟源方言(白马片)中的部分动词古语词,希望能对古汉语的训释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南阳方言中的“美”字看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方言中的"美"字真可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简单一个"美"字,就把南阳人心里的诸多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从南阳方言中"美"字的使用情况,对古汉语中"美"字义的继承和发展,与普通话之比较,"美"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所体现出的我国古人的审美取向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美"字,就会对其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