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即以课立人。以课立人主要包括以课立功、以课立言、以课立德。在这三者之间,课德是一种教育德性,课功、课言则是教育德性的载体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德性的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德性考察教育中的德性问题 ,它具有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德性的本质内核中 ,其特殊内核表现为教育德性的逐级上升的七种境界 :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教育德性境界的上升机理是德得相通。教育之“德”与教育之“得”的矛盾 ,教育之个体“德得”与教育之社会“德得”的矛盾 ,是推动教育德性境界不断上升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儒家德性论的核心是建构了一个内容涉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德目系统。因为这个系统德目繁多,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古往今来被人们视为生活的行为准则、修养的理想目标。仁、义、礼、智、信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德目,且以"仁"为核心。儒家德性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己及人、修身养性、经邦济世"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主义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主义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核心。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主义教育观以德性为中心,提出教育就是使人的自然德性达至完满德性的主要手段;完满德性的实现过程不仅仅是理性教育过程,也是情感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城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主义教育观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休谟的政治社会理论包含人性论、政治德性和正义规则三个方面,其中人性论是政治社会产生的基础,政治德性主要是正义的德性问题,正义规则主要是正义的制度问题.体谟认为政治社会产生的外部条件是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政治社会产生的人性论基础是人的自私与有限的慷慨;休谟在其情感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性理论,在休谟看来德性分为自然之德和人为之德即人为正义,人为德性建立在苦乐感的基础之上,它不是由自然德性直接导出的,而是在社会中人为创造的.休谟认为政治社会的正义规则包括:稳定的财产权占有规则、基于同意基础之上的财产转移规则以及履行许诺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以"新人"为突破口,通过"新道德"的换血,从而达到"新国家"的目的,乃是五四先驱的一个基本逻辑构成。将"心身薄弱"的"纨绔子弟"改造成"心身两全"的"朴茂青年"也就成了五四先驱最初追求的"立人"目标。所谓"心身两全",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当《新青年》"主撰"意识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后,"德育"便作为不二的启蒙法门被给予了超负荷的重托。至此,五四先驱的"立人"目标已由原先的"心身两全"变成了"以德为主"。要"立国",须先"立人",而"立人"的路径则是"立德"。他们的这种以"新道德"的换血来造就新国民、新国家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修身治国之道"可谓如出一辙,其中无不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自由、权利与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德性的内在构成因子之一,是德性自律的根据;权利是自由的现实存在形式之一,德陛主体以权利主体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人权”制度是德性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德性”是西方古典文明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最初发源于“勇敢”这一军事性特质,但随即又溢出这一范畴,成为各种美善的统称。古典德性观念的建构是一个驯化勇敢的过程,经过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等哲人的努力,通过对各种具体德性的排序、分类及其统一等命题的阐述,古典德性观念最终得以形成。在此总体性观念之下,哲学和历史两个层面可以区分出“政治的德性”与“哲学的德性”、“理智主义德性”与“共和主义德性”,这种区分及其内在张力构成了古典德性观念演进、发展的理论动力以及古今德性观念变迁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教化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教化概念所关注的是人之德性的成就,即自我德性的成就以及他人德性的成就,这两方面所对应的正是《大学》之"明明德"与"新民"。在孔子和孟子的教化思想中,二人都坚持为政者之德性的成就在教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孔孟认为成就民众之德性的关键不在于行政制度的安排,而在于为政者自身德性的表现。只有成就社会全体成员的德性,一个有德的理想社会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0.
张刚 《河北学刊》2007,27(2):27-31
儒家德智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先后经历了“德智不分”、“以智帅德”、“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分辨、“良知与闻见之知总是一知”这几大发展阶段。它一方面表明,未来德性发展的走向必然是科学的、理性的;另一方面又说明,作为德性精神支撑的知识与外在客观知识虽有必然联系,但两者依然不是同一类型的知识,需进一步打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德性观念的变革反映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欧洲中世纪基督徒的德性观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们分别由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倡立。近代公民观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传统,而以古罗马法律公民观为基础。近代公民的德性是无根基的,这种无德性的公民组成的现代政治社会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丽华 《理论界》2014,(8):171-17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力求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实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师德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管理服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对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来 《河北学刊》2002,22(6):31-39
前孔子的春秋时代的道德思想属于“德性的时代” ,德目表很多 ,德性体系是大家关注的对象。而孔子的思想则强调君子的整体人格 ,德性伦理只是孔子道德思想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孔子伦理学虽然包含了承继传统而来的德行论面向 ,但其整个思想已经超越了德性伦理的形态。孔子与春秋以及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是孔子特别突出“仁”这一德。对于孔子 ,“仁”不只是“德” ,而且也是“道” ,就是说 ,仁不仅是德性 ,而且是原则。由金律和忠恕一贯之道来看 ,孔子的伦理思想不能全部归结为“德性伦理”(virtueethics) ,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不是那些单方面的德性 ,而是社会道德生活的根本原则和定律。  相似文献   

14.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德性伦理学在近现代的边缘化有逻辑和历史的必然性,对于德性形成的行为的道德性未加界定,德性规定的主观性与相对性,以及德性伦理学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境况的变迁,是造成这种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复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将其创建成现代德性伦理学,就必须吸收规范伦理学的优点来克服德性伦理学本身的缺陷,达到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荀子思想中的人如何获得德性的观点明显不是现代比较伦理学的发现模式。他确实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概念,在他的思想构架里,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我"是可能的;但是,他的目标是改变那种本性,而不是进而与它产生联系。荀子一般用"德"指代一个有着很高道德发展等级的人的状态或力量。因此,"德"类似于"尧的行动展现了德性"中的"德性"的含义。荀子不使用术语指代特定的美德,所以"德"不类似于"怜悯是一种德性"中的"德性"的含义。荀子相对的在大多数学习的过程中,对恰当动力关注的缺失,挑战了现代用术语定义为不恰当动力的,对德性伪装的关注。荀子观点的考虑引导我们拓展了获得德性发展模式的构造,也引导我们在理解之后质疑德性伪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知性在西方的哲学中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理性在意识中的思辨反思,是感觉知觉的综合而形成的概念能力向度。但一旦当知性所欲求的知识与力的冲动相联系而具有伦理精神,其德性的形成即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或者说,知识与德性之间也形或了概念话语的某种关系的张力,在西方,倾向于德性的理性主义,在东方则是知识的德性主义,或说知性德性、而在中国古代,没有知性的概念,和古希腊一样是以知和智实现向德性的转换。但是由于传统心性儒家赋予知或智以道德情感,心性相融本身已经祛魅知识在德性形成中的作用,甚至其知行合一预示了对道德行为的漠视。而萄予与心性儒宋不同,心无德蕴涵了对知识的渴求和转知成德的期望,其复反其初的知性思维把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嵌入行为的践援之中,而其现实主义品格、实践理性的精神又隐分了对德性的尊重并且把知识与伪相结合赋予知性分的特埂及其追求义利和谐、德得相通的和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勇"具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作为自然德性的勇述说的是个体心理学意义上的性格特质以及行为方式,它是道德中立的;在注入"知""义"等内涵后,它才成为一种真正的道德德性;它不仅是一种特定的道德德性或德目,而且是人们由之成就各种道德德性,趋向理想人格的道德意志品质,是道德勇气。"勇"对个体和国家的福祉、个体道德发展,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至关重要,在核心德目的确立和德育活动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作为人存在的精神形态 ,德性在意向、情感等方面展现为善的定势 ,同时又蕴含了理性辨析的能力及道德认识的内容 ,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道德行为的普遍指向与评价的普遍准则离不开一般的规范 ,而规范的现实有效性又与德性联系在一起。德性既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结构 ,又体现于现实的行为过程 ,与化外在规范为内在德性相关联的是化德性为德行。德性的培养既以个体的潜能为内在根据 ,又展开为一个包含多重内容的历史过程。它以善为指向 ,同时又交融着真和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从正义理论出发,通过公正公开的教育理念和内在德性的塑造,通过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与和谐有序正义的建构,可以为提高"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供一种参考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黎海燕 《学术论坛》2012,35(7):61-64,150
"闲"与"德"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德是闲的伦理限度,既约束人们的闲暇选择又提高人们的闲暇境界;另一方面,闲对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是德性培养的重要平台、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在闲暇社会日益走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德育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闲"与"德"的关系,及时作出调整,开展闲暇德育,实现以闲育德与以德律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