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农民经济行为的二重性与土地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具有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积累和土地资金投入,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功能的土地制度,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而进行土地制度建设,必须从目前农村生产力的状况出发,着力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的经济行为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土地制度只有适应它的要求,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只有深入考察农民的经济行为,分析农民经济行为的性质、特点和内部矛盾及其与土地制度的关系,才能把握土地制度建设的客观规律,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构思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规范土地职能和经营使用行为的基本客观准则,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土地制度,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土地制度建设回顾与思考 建国四十年采,我国土地制度建设始终处于极间跳跃之中,缺乏制度内在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严重制约了农业土地的合理科学使用,阻滞了农业生产力的正常发展。我国土地制度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一是土地改革阶段。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农民私人占有,自主经营的基本土地制度。土地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7):85-92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经营市场化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更好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分配,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为此,针对当前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经营市场化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实,进一步厘清土地制度改革的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化宏观调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市场化以完全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范,最终实现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经营市场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历来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乡村治理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新中国前30年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3次变革、4个阶段,以及土地从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到农民所有集体经营、最后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变革和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各种土地经营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指出了各个阶段的历史局限性。最后,依历史发展的轨迹提出了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要素流转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农民和科技是农业生产的三个重要的要素,也是当前农业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土地、农民和科技问题的解决方式将影响到农业发展的进程和模式,影响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现在土地、农民与农业科技的利用及流转方式是与传统农业形态相一致的,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矛盾,因此必须加以改革。本文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高度出发,以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为切入点,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的土地、农民及科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即通过改革实现土地资本化、农民市民化、科技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我国是一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更是困扰"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归属和使用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适合农村生产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相似文献   

8.
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新农业经营形式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剖析目前传统农业经营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点,提出我国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包括改造公司加农户、大力发展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规模专业大户、发展土地银行和公司制农业等,并提出了完善实现农民知识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等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农业和农民的根本,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进行了不懈探索,这深刻体现在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政策上。调动农民积极性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而且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剖析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途径,即:利益刺激、制度解放、引导和教育农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使粮食稳定增长,靠的是政策、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和资金的投入。农村经济体制是农业政策重要内容之一。建国以后,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以及人民公社化。1979年以后,对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改革,从而普遍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经营土地的自主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改革伊始率先选择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确立,标志着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第一步改革的伟大成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实现,使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得以再造,从而使农村劳动者财产权利的主体地位得到不同程度的确认。因此,农村第一步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农村初步改革虽在土地集体使用制度上取得突破,但却发生了阻滞,致使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巨大成功的背后隐含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和政策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土地还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随着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一是土地的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的矛盾;二是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矛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替代农民对土地的保障依赖是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促使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确保土地流转,加强土地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要“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这说明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土地作为资本的功能的有效发挥 ,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阻塞了农民通过有效利用土地来增加收入的渠道 ,应当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涉农”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一、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精神是 :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 ,农户拥有一定期限内的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可以在承包期间依…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入手,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可获得可持续农业支持能力的政策加以运用,设计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将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等诸多问题纳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统一框架中进行综合治理,并集中探讨了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问题,提出了“土地和保障”并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但是 ,以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思路和做法 ,令人担忧。失地农民问题实际暴露的是中国土地制度问题。缺乏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原因。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关键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建立保障农民利益和经营自主权的土地制度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同时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增强就业与再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三化”不同步,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三化同步的主要途径.从国际比较中发现,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是全世界最小的之一,这是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扩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刻不容缓,但需要考虑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障碍,准许土地承包权转让,让土地要素真正流动起来,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健康快速向前发展.规模化经营有多种模式,但家庭农场应成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由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决定,资源禀赋相似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发展差距主要受土地制度影响.东南亚国家土地制度改革实践证明,土地制度改革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两种途径,农业组织形式是农业生产关系的体现,合理的农业生产形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组织形式比以公司经营为特征的组织形式更有效率,这是由于农业生产的性质不同于工业生产,家庭经营的监督成本比种植园经营要低得多,前者的生产动力比后者要高得多.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也表明,家庭经营与规模经营相结合是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发端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城市改革和更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地回顾农村改革的历史,清醒地认识和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李澜 《学术论坛》2006,(3):63-67
“一体多元”土地制度是对新时期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一种具体设想,即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体制不变,在不违背农民意愿和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采用租赁、抵押、委托经营、入股、转包等形式实现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多元流转。土地补贴政策即为国家根据土地所处的区域、土地保护和利用情况、土地耕种的农产品的品种以及土地产生的效益等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和金融的手段对土地进行直接补贴的相关政策。研究中侧重探讨二者的实施形式和应用价值以及在化解中国“三农”问题中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