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原理,强调目标和过程统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原理,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原理,强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历史地分析和逻辑地阐明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必须深入社会、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路线;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思克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发展,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创新内核;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发展,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标准;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揭示了社会文化结构有序发展重要条件和依据,即是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及其运动.  相似文献   

4.
西方艺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是20世纪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特点在于从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阐释各种艺术现象:有的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简单的经济决定论,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解释艺术的发展;有的关注艺术生产中的异化现象,用异化理论阐释艺术创作;有的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把艺术现象和艺术风格归结为阶级斗争的结果;有的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解释艺术市场和艺术管理等等。西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马克思主义"则不再把艺术看成是社会经济力量的消极产物,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智力关注的共同结果。在研究中,"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将马克思主义原则和女性主义、符号学等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方法出现了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两方面的创新一是"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从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引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二是"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高度,具体落实到党的建设之中."三个代表"的内涵是历史的、具体的,其实现方式和手段也将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江泽民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下述"四论"":指导思想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问题中心论"强调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来是最为科学、最为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今天之所以声弱势微并被边缘化,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发展缓慢,并呈现出明显的陈旧化特征:观点旧、方法旧和形式旧.这种局面严重抑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经济学的新成果、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构建新范式,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建设目标是什么?这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发展逻辑视角提出新的社会建设目标和社会发展内涵.将建设"幸福社会"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目标,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发展逻辑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建设"幸福社会"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不仅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需要,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语境中重新召唤和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出场方式,我们不能停留在文本解读层面,更不能简单锁定当年马克思的理论形态而不与时俱进.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当年出场的马克思思想形态是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的理论表现,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理论关联.今天,我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出场问题:其一,从新旧全球化时代历史语境大转换中深度考察当年马克思思想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路径的差异;其二,如何从"改变世界"实践出发对新全球化时代新资本形态等重大问题的反思,构成新全球化时代"反思的问题学";如何在探索中国新现代化发展实践中形成新视界,构建以发展观为核心的新理论;三,以时代视野与当代中西哲学对话而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建立一种对话式解读的新解释学.这同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出场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具有导向和规范、调节和协调、教育和整合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取决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取决于社会主义历史与现实的选择,取决于当前所面临的"两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在批判"西化"和"分化"的社会思潮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新社会阶层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发掘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价值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界定标准对新社会阶层理论进行分析,以求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现代转型。从实践意义的角度观察,新社会阶层理论不仅符合社会转型的客观实际与基本趋向,满足了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而且能够合理引导新时期各阶层的利益博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作为新社会阶层理论不单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社会阶层科学的一种科学界定和评价,同时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个历史转折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社会科学、社会运动、社会事变比自然科学错综复杂,也必然随着重大社会事变的到来更新自己的形式和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共运、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事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时扑捉社会需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全方位进行理论探索,扬弃传统的、甚至权威的理论话语,提出科学思想体系,把社会推向前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该结合历史事变和社会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社会必将健康有序、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超越自己,在理论创新中不断开创新境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是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历经百五十余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一些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在欧美、苏联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特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摆脱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模式的束缚 ,开始走向多元、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正在面对历史与实践所提出的新的课题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在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的首场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为人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得以提出,第一大理论成果得以成熟,历史经验得以形成。对该理论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将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到19世纪西方先发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遭遇种种危机的情境形成,促使人类开始重视社会发展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基于同一生产力技术结构体系--工业社会的两种发展理路和逻辑传统,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以古典理论为基础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虽然两种发展理论的逻辑传统存在历史观、价值观的重大区别,但也因共同建构于工业社会这一生产力技术结构体系而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虽然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有选择与扬弃,但共性必须寓于个性之中.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就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之中,它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它的理论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结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具体运用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它既包含着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横向角度的选择,也包含着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纵向角度的选择,它这两方面的选择,既是对科学原理与科学原理运用关系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科学原理运用中科学精神作用的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费觉天曾作为社会改良主义者,却最终公开背离,反对改良主义的主张;其思想貌似马克思主义,但是却反对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唯物史观。其思想主流既非社会改良主义也非马克思主义,游离于社会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外,可见其“信仰的彷徨”。  相似文献   

19.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社会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中国化传统,借鉴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且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类社会正经历从地域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难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能够自主掌握自己命运的民族才会在"历史中"创造历史。在人类"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下,思考当代人与社会发展问题不仅是为了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任务,更应作为中国人掌握自己的生存命运和实现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我国以"科学发展"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题,也深刻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要求与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