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案情简介张某于2009年12月15日进入上海某珠宝公司工作,担任珠宝公司销售总监,月薪为人民币3.3万元。双方签订的前两份劳动合同期限分别为一年。2011年12月16日,双方又签订了第三份劳动合同。2013年9月30日,张某向珠宝公司提出辞职。2014年2月20日,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以双方签订的第三份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珠宝公司未与其再续签劳动合同,故要求珠宝公司支付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 李某于2009年9月,入职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甲公司从事仓库保管员工作.2012年6月,甲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成为乙公司,李某随即成为乙公司员工.2014年8月,乙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与本地另一家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合并重组,再次变更公司名称,成立丙公司,李某自然又成为丙公司员工,又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但没参加社会保险.2015年11月的一天,李某以丙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28日,何彬与某人力资源公司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甲公司派遣何彬至某保险公司乙公司从事培训岗位工作.劳务派遣期限为两年,截止到2013年6月27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协商何彬工资时,乙公司告诉甲公司,何彬的工资结构为基本工资1330元、岗位津贴1330元、绩效工资570元、午餐补贴300元、交通补贴100元、劳保补贴100元,总共为3730元.甲公司工作人员在劳动合同上直接填写月工资3730元,并没有写明该工资的结构.同时,甲公司在与何彬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何某应遵守甲公司及乙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何某到乙公司报到后,乙公司口头告知公司的考勤、薪酬等制度.  相似文献   

4.
咨询台: 我于2016年7月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月薪3000元.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同岗位的其他员工少很多.经了解才知道,原来工会代表职工与公司签订的集体合同规定,职工的工资分为两个等级:普通操作工每月工资为3500元,技术人员与科室管理人员每月工资为4000元.  相似文献   

5.
陈渊 《中国劳动》2002,(10):61-62
案情简介 小许1985年9月进甲厂工作,1996年4月,小许被派至乙厂上班.1996年10月,小许与甲厂签订了自1996年10月10日起至2006年10月10日止、期限为10年的劳动合同.小许仍在乙厂上班,工资由乙厂发放.小许的养老保险由甲厂缴纳至2000年6月,自2000年7月起,其养老保险由丙厂缴纳.甲、乙、丙三厂均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其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经营着同样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 申请人张某系某军区生产基地草原护卫大队工作人员.杨某系军区生产基地草原护卫大队队长,同时兼任该市甲公司经理,甲公司与基地草原护卫大队同地办公.乙公司因与甲公司争工程,于1998年7月5日纠集一批人到与草原护卫大队同地办公的甲公司抢推土机,杨某带领草原护卫大队人员若干、甲公司人员数名,到达现场,结果双方发生了械斗事件.在械斗事件中,张某等人被乙公司人员打伤.  相似文献   

7.
<正>案情简介劳动者吴某与用人单位甲公司先后签订两份书面劳动合同(期限分别为2008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约定工作岗位为操作工,工资3000元/月。因吴某将于2014年9月30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故甲公司于合同到期后书面通知吴某要求与其续订期限自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的劳动合同,但吴某以其已签订过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由拒绝签订甲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并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多次协商未  相似文献   

8.
邱婕 《中国劳动》2005,(6):52-53
陈某原是甲厂的职工。1998年3月,甲厂与乙公司合并成立乙公司。陈某与乙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0年8月,乙公司通知陈某下岗。同年11月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歇业,并与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给予不超过5000元的经济补偿金。此后,乙公司书面通知陈某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但陈某拒绝签字。由于乙公司未支付陈某2000年6月份工资人民币346.49元及7月份工资人民币312.25元,陈某下岗后,乙公司也仅支付了其8月份的下岗生活补贴费人民币244元。于是,2001年2月27日,陈某向上海市宝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陈某在仲裁申请中认为…  相似文献   

9.
<正>案情简介■孙某原系甲公司员工。2010年12月31日,孙某与甲公司终止劳动关系,甲公司于2011年1月10日为孙某办理了退工手续。2011年1月4日,孙某与乙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孙某在乙公司生产部工作,乙公司为孙某缴纳社保费用,孙某构成工伤的,按国家规定办理。2011年1月20日,孙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张某于1992年7月被分配到某柴油机厂工作。1994年某柴油机厂安排张某到其下属某柴油机进出口公司从事业务员工作,其工资以及各种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仍然由某柴油机厂发放。1995年1月1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1995年1月1日至2004  相似文献   

11.
案例:张某于2010年1月1日入职深圳某公司,与公司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中,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28日,公司通知张某:因双方的劳动合同将于2013年12月31日到期,公司不准备与张某续签劳动合同,请张某于2013年12月31日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张某当日即书面通知公司:因双方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要求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不同意张某的请求,双方于2013年12月31日办理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2014年1月5日,张某向深圳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关系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2016年2月,张某、郝某等10多人诉称,他们先后于2015年3月入职被申请人A砂石加工厂(法定代表人王某)从事铲砂等砂场生产经营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只是口头约定,有的工资与经营业绩挂钩.其中郝某、张某为该厂的砂场管理人员,其余人员为工人.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张某,1995年8月参加工作,于2006年4月11日与某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06年4月1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月工资标准为2200元。期限届满之后双方未办理续订劳动合同的相关手续,张某工作至2008年7月15日,因个人原因向某物业管理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关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张某于2000年1月7日到某公司就职,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劳动合同每年签订一次,最后一次期限为2006月1月1日至12月31日止,月薪720元。2005年10月7日张某在工作中受伤并认定为工伤。2006年11月28日,公司通知张某,12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将不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同时公司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依法办理相关事宜。12月22日,当地劳动鉴定康复管理办公室对张某颈部外伤、颈间盘突出、脑震荡评定级别为八级伤残,同时向被诉人单位出具《工伤职工治疗意见书》,建议其门诊对症治疗颈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张某于1987年11月15日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张某继续在该公司工作.1999年1月公司更换了法定代表人,停止了张某的工作及工资的发放,让张某回家等待.张某对此不服,同年3月5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要求被诉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被诉单位辩称:公司并没有辞退张某,是张某主动提出不干,是自动离职的行为.并认为张某的劳动合同早已期满,不同意申诉人的申诉请求.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张某等4人系江苏省兴化市某化肥公司职工。2000年2月,张某等4人所在单位由原来的国企单位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01年7月,某化肥公司与他们签订了一年期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未续签新的劳动合同,张某等4人一直在某化肥公司工作。2003年7月底,公司季节性停产,职工放假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不签合同用人单位也要承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简介 张某于2008年3月进入宁波某电子制造公司上班,从事弱电系统调试维修工作.入职半个月后,公司人事部门通知张某签订劳动合同.想到自己从原公司离职时被公司以其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支付了500元违约金,张某坚决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写下了"本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并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保证书.公司考虑到张某是熟练技术工人,又有其书面承诺,遂同意了张某的要求.10月,公司因生产线停产同张某解除了劳动关系.张某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2008年3月,张某经应聘到某广告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张某工作岗位为广告销售,月工资8000元。由于张某有较好的人脉关系和非常强的业务能力,2009年下半年,张某被提升为公司的销售主任,月基本工资保底20000元,此外,还可按照销售业绩提取5%的奖金。为此,双方重新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9年7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该劳动合同第4条约定,提成奖金的支付要受到合同签单、客户资料收集、广告制作、广告刊登、收款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制约,否则不能获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高某于2006年7月17日到某制药公司工作。2006年8月6日双方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2006年7月17日至2007年7月16日。合同中未载明试用期及工资报酬的具体数额。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聘用通知函写明,高某的月薪为7200元,试用期工资为5800元。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王某于2012年11月8日申请仲裁,称:2010年7月1日进某公司,从事文秘工作,工资为每月7000元。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王某于2012年6月怀孕,公司却于6月31日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故,请求公司支付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共28000元。公司辩称,因王某在单位期间表现一般,故公司决定其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订,于6月31日告知王某终止劳动合同,并向王某支付了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4000元。王某当时并无异议,直到7月15日,王某来公司拿取私人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