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清初以来,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跋山涉水迁居成都,择成都东郊龙泉山脉而居(东山地区)。客家人的到来不仅把原乡的生产技术带到蜀地,更是把原乡地的传统文化信仰带到四川,极大地融汇和丰富了四川地区的民间信仰内涵。成都东山地区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客家民间信仰习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客家人迁居四川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客家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从四川在客家体系的存在,四川在客家体系中的地位,客家与客籍的区别,客居四川的生存环境,以及四川客家的文化特性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和平徙居和多元文化融合是四川客家族群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客家人迁居四川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客家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从四川在客家体系的存在,四川在客家体系中的地位,客家与客籍的区别,客居四川的生存环境,以及四川客家的文化特性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和平徙居和多元文化融合是四川客家族群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4.
继《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于1997年出版后,孙晓芬副编审研究移民问题的又一专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于2000年5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余万字。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的研究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性的学术课题,客家学研究的高潮正在形成。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但四川的客家研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客家学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实为“(四川)客家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必将推动四川客家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川的…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把客家文化视为移民文化,实际上移民文化有明确的定义和范畴,客家人已经在赣闽粤交界区域定居了数百上千年,客家社会早已是一个稳定的定居社会,说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其理论前提既不能成立,所举例证又经不起事实的检验.我们认为,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的山区农耕文化.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山林性、边缘性、向心性.客家文化的这些特征辩证统一,其表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片区也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动态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三明客家群体源自中原,为避战乱迁至南方,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形成新的群体。其原本宗教信仰与迁居地居民的信仰体系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渗入客家人的物质创作之中,对三明客家器物外观形态和创作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客家籍作家刘晓双近著长篇小说<滚滚血脉>(作家出版社出版)令人耳目一新.这部将历史与现实糅为一体,穿梭时空隧道,反映四川成都客家人创业史以及生存意志的作品,填补了客家题材没有长篇小说的历史空白,同时揭示了数百年来客家人迁徒奋斗、四海为家堪为神秘的文化现象.<滚滚血脉>概括了客家人的团结与执着不移的族群精神与风貌.这部作品既为四川五十万客家人画魂写真,同时也是打造出的一张联系世界的大名片.  相似文献   

8.
闽粤赣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入蜀并把客家方言带到了四川,历经三百年后,在成都、隆昌、西昌、仪陇几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客家方言。四川各地的客家人不只使用客家方言,还使用当地的官话,使用双方言进行交际是四川客家人比较普遍的语言生活方式。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看出,四川客家人的聚居方式、语言态度与语言习惯、通婚方式等因素对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都带来了影响,但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有发生转用四川官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研究客家文化的基础上把客家精神现代化。客家精神现代化,就是说,不仅要继承、光大维系引导客家人积极向上的传统精神(如勤劳刻苦、爱国爱乡、崇尚教育、报本寻根、讲究卫生、自强不息),更主要的还应去探索、开创、培植过去客家精神所没有或缺少的,但又是我们今天客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新精神。赣南客家地区的现代建设需要勤劳进取、宽容善良,既具有独立创造气质又富于合作精神,既有崭新的时效观念又懂得生活创造新生活的健康的人格力量,这就是人的现代化,亦即是赣南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现代化。只有这样,赣南客家人才能与当代潮流合拍,赣南客家地区才能与现代化大趋势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竹枝词的故乡 ,四川竹枝词中可以看到反映客家民俗生活的篇什。重视四川竹枝词中客家文化史信息的重要意义 ,搜检有关资料 ,借以讨论四川客家人的迁徙路径、分布范围、宗族形态、礼俗风格等 ,有助于推进客家文化史的研究 ,也有助于对四川区域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茶亭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客家茶亭文化异常繁荣的原因在于受客家人的迁徙历程、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客家人的精神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客家茶亭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茶文化、建筑文化、楹联文化、题壁文化、山歌文化、组织文化等方面.自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以降,客家茶亭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客家人从闽粤赣大本营迁居巴蜀地区,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文章将其置于客家向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指出客家迁居巴蜀开启了以"内陆腹地"为舞台的客家文化传播的新篇章,巴蜀客家为构建和谐交融局面做了许多努力,巴蜀客家的定居融合不失为客家和平迁徙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客家学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客家学术研究经过了建国后的沉寂期,20世纪80年代的重新兴起、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客家学学科.客家学研究从"自辩"开始,探索客家的源流,昭示客家意识和自尊的觉醒;改革开放后,客家研究论著开始关注客家民系的未来走向,在强势文化的重压下伴随着一些客家人本身的"自我否定",从"自辩"走向"自省".同时,研究方法也从简单的从正史文献、谱牒中探寻客家源流,到从人类学、哲学、美学的角度探讨客家民系的精神、心理演变.  相似文献   

14.
李天义 《社区》2012,(24):45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洛带古镇原住居民大都为客家人,他们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迁居过来,逐渐入乡随俗。客家人到四川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茶,一年四季,乐此不疲。久而久之,那些上了点年纪的人成天泡茶馆,在洛带古镇客家公园聚朋会友,社区工作者便将这项活动作为一种社区文化,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是客家传统意识的深厚积淀,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及表达形式。本文就成都东山地区的客家村落——青龙乡狮子村作一相关个案考察,通过对都市近郊客家村落传统民间信仰的研究,揭示蕴藏其中的向善弃恶、严谨自律、精神安慰、传统孝道等民间习俗与精神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学是客家人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客家人主观世界的表现。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同时也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客家文学体现出客家方言、民俗、精神文化等方面鲜明的特质,是客家文化的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17.
清朝初年,包括朱德先祖在内的一批客家人从广东辗转迁至四川仪陇,他们的后裔一直顽强地传承着客家文化传统。朱德的家庭是一个恪守客家传统的典型客家家庭,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朱德勤俭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类型入手,侧重分析客家土楼的结构与功能,指出作为客家人群共同体聚族而居的土楼所蕴含的客家人的价值观、宇宙观,体现了客家文化既继承了中原传统农业文化,又在与原住民的互动中再生出新的地域性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反证了客家人是由中原汉人、闽南人和畲等族群在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互动中形成的人群共同体,土楼成了这一人群共同体文化遗产的特殊见证.  相似文献   

19.
四川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比较特殊的族群,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随着现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交流,曾经相对独立并承载着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客家传统文化被日益渗透,客家族群与土著族群正日益融合。但在四川客家聚居区的移民社会中,重新整合客家传统文化并且构建客家族群认同,仍然是客家族群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强烈需要。以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为基点,追根溯源,实现四川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新组合,是构建四川客家族群认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多种多样,作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对文化崇尚精神反映的载体,每一种屋式都通过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体现出其深厚的客家文化和审美,从而使客家民居建筑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