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中东穆斯林世界民众的宣传攻势,作为战略传播重要一环的国际广播,对于改善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至关重要。分析了美国政府建立“萨瓦电台”、“乎拉电视台”等针对中东地区的对外广播机构,试图一举扭转美国在该地区的公共形象危机。研究认为:如果美国不改变其中东政策的根本取向,单凭对外广播等措施,仍然无法真正赢得穆斯林民众的人心。  相似文献   

2.
“9·1l”事件以前,中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还不是重点。“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中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中亚的战略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已具有全球战略意义。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海外战线越拉越长,中亚恐怖主义的回潮,以及布什政府积极支持“民主改造”和“颜色革命”,又使美国的中亚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后,反恐战成为美国布什政府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的核心。由于认定反恐战不仅是一场武器的战争,也是一场思想的战争,为取得反恐战的最终胜利,布什政府对伊斯兰世界进行"思想战",力图通过实施"有效民主"促进西方民主价值观,清除恐怖主义生存的思想土壤。为此而对伊斯兰国家开展的公共外交,以穆斯林青年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教育与文化交流计划、国际信息计划、国际广播计划,乃至对外援助中的公共外交活动等多种形式,消除不利于美国的信息,传播美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9·11”恐怖分子袭击事件为布什政府巩固美国霸权地位提供了有利时机。为了消除“迫在眉睫的重大威胁”,布什政府实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发动了两场侵略战争。尽管布什政府千方百计论证“先发制人”战略的必要性与合法性,但始终无法掩盖美国以侵略战争的手段谋求霸权利益的真正目的。事实上,“先发制人”战略已成为蔓国继续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将对世界和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先发制人”战略是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之要核,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也印证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而伊拉克战争又是此战略的首次实验。“先发制人”战略的确立,意味着美国进行了自冷战后的最重大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表明美国在某些场合已经放弃了在冷战时期所奉行的“遏制与威慑”战略,已经并必将对国际秩序和机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开设的飞行训练学校受训、并且策划了“9·11”事件的萨卡瑞尔斯·穆萨维是法国公民。把他绳之以法一直是布什政府反恐行动的核心所在。然而,当联邦调查局官员要求法国提供有关萨卡瑞尔斯的情况时,却遭到法国警方的拒绝。法国当然支持惩罚那些应该对“9·11”事件负责的人,但是,法国反对死刑——这是萨卡瑞尔斯在被认定有罪后极有可能得到  相似文献   

7.
“先发制人”战略是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之要核,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也印证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而伊拉克战争又是此战略的首次实验。“先发制人”战略的确立,意味着美国进行了自冷战后的最重大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表明美国在某些场合已经放弃了在冷战时期所奉行的“遏制与威慑”战略,已经并必将对国际秩序和机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保守主义者一直对美国在世界上的前进道路的问题意见不一。“9·11”事件和预防性防御的美国新道路已经促使大部分保守主义者统一起来,强烈支持布什总统,但是仍没有澄清保守主义者信奉的美国大战略是什么。问题甚至变得更加模糊了。  相似文献   

9.
广播的出现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由此带来音乐传播方式的变革,音乐实现了大众化传播;美国的商业电台开创并发展了流行音乐广播,在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广播是最有力的推动者;音乐电台独立之后一度成为音乐传播最主要的媒介;类型音乐电台的出现,提供了更多音乐欣赏与选择的机会,音乐传播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美国以根除恐怖主义的名义在中东实行了“中东民主化战略”。美国的中东民主化战略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美国提出的目标并未都实现,甚至出现了一些事与愿违的结果。美国的中东民主化战略遭遇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于中东国家民众的价值取向、中东国家内部政治力量对比、自身在中东民众心中的可信度及民主化对于消除恐怖主义的意义等问题的认识有失误。美国下一步的选择很可能是放缓中东民主化战略的步伐,再次依靠世俗当政者、压制宗教势力。但是,美国的这种政策调整将进一步加剧中东乃至世界各国民众对美国的不信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对世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期间 ,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 2 0世纪 6 0~ 70年代 ,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 ,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 ,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 ,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图 ,而且通过压低油价的战略从经济上拖垮了苏联 ;2 0世纪 90年代初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和苏联的解体最终实现了中东石油霸权。回顾和反思美苏争霸中东石油的过程与结局 ,能够获得有关中国石油安全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9.11”事件后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美国小布什政府提出了要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新中东战略,即“进取的自由战略”。该战略在目标设定、威胁认知、手段与目标的一致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境。虽然在强调民主改造的意义上新中东战略具有一定新意,但从其内在困境来看,它却与美国以往的中东战略几乎如出一辙,因此很难让人对其前景产生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中东的公众外交始于二战期间,其活动包括宣传美国的中东政策,反击中东反美宣传,介绍美国文化、价值观念、自由市场经济和西方民主制度等,目的是拓展美国在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实现其中东利益。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在中东的公众外交上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立公众外交部门,建立信息文化中心,并由公众外交官负责开展具体活动。美国的中东公众外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渐成熟。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其活动逐渐减少,影响力日渐式微,最终于90年代末跌入谷底。冷战期间,美国的公众外交官在中东公众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些外交官也关注诸如美苏宣传战等议题,但是阿以冲突才是困扰他们的首要议题。同样,阿以冲突也是严重削弱美国中东公众外交成效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4.
出于长期控制中东的目的出发,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抛出了民主改造中东的方案和措施.但是,美国自身不同时期战略任务的矛盾、美国中东民主化改造方案与中东民主化客观进程的矛盾以及中东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民众文化心理结构,不仅使得这一战略的前景暗淡渺茫,而且还将使未来中东地区的局势面临更大的动荡与冲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911”袭击发生后,华盛顿认为中东某些国家独裁专制的政治制度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于是高举“反恐”大旗,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加大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扩散的遏制.德黑兰对这两场战争分别做出部分配合支持和强烈反对的不同反应.高举反恐大旗的华盛顿对伊朗的核发展也疑虑重重,认为伊朗此举是对地区安全的挑战,基于此种认识,华盛顿在伊朗核问题上对德黑兰实施了强力遏制政策,这也使得美伊对抗加剧,“伊朗核危机”生成.不管是美国乔治·W·布什总统时期,还是奥巴马任职以来,美国伊朗对抗一直在延续,但是华盛顿已经越来越不倾向于以战争的方式推翻伊朗现政权.  相似文献   

16.
王光厚 《国际论坛》2011,(6):29-33,78
2011年美国成为东亚峰会的正式成员。对于东亚峰会,美国政府的态度经历了巨大转变。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东亚峰会持漠视和观望态度。然而,为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开拓亚太市场、提升美国的国际形象、密切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奥巴马政府积极寻求加入东亚峰会。美国加入东亚峰会后,不但会影响东亚峰会本身的演进,而且将对中美关系以及亚太国际关系的走势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中东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和引进西方价值观,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正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为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美国在民主盛装之下,其实另有他图,即地缘战略、石油战略和反恐战略的远东地区霸权利益谋求。民主改造“大中东”国家的背后是“美国利益”高于“阿拉伯利益”。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一些大国不顾美国霸权的威慑,竞相加入到争夺中东石油的行列。美国为了阻止其他大国获得中东石油支配权和萨达姆政权以“石油牌”抵抗制裁,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与其盟国在中东石油利益上存在着竞争甚至冲突,但是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利益。考察冷战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中东石油之争及其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国际化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最发达的是中东地区;第二阶段欧洲南部、印度和中国赶了上来,各有优势特色,难分伯仲;第三阶段的优势在东方,中国宋朝最发达,无与伦比;第四阶段的优势在欧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始终领先于全球。各国各地区各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但早期先进,并不意味着可以一直发达,不乏后来居上的情况,技术的发明、提高和普及同样重要。推动欧洲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和近代化的诸多因素中,唐宋时期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代帝国在中东地区留下的“遗产”中,行省制度、赋税制度等文明成果是中东的财富;多民族融合与文化的兼容并蓄使中东历史呈现独特的风貌;但是,古代帝国的兴衰和争霸留下诸如地区霸权、民族问题、教派纷争等“遗产”,又成为中东发展的障碍,由于这些“遗产”的影响,中东历史表现出以下特征:中东地区战乱频繁;宗教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隅;中东历史缺乏连贯性;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