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左丘明的姓氏,历代有左、左丘、丘等争论。根据姓氏书和谱牒资料进行考证,可知:“左丘”不是复姓,左丘明不姓左丘;左丘明始祖以丘得姓,后世长期任左史,因而改姓左,“左”是左丘明之姓。左丘明的后裔因故“去左袭丘”,丘姓是左丘明的后裔;因避讳,丘又写作“邱”,邱姓也是左丘明的后裔;左姓的一支当也是左丘明的后裔。  相似文献   

2.
释“贺兰”     
吾西北二民院之西侧为南北连亘数百里之巍巍贺兰山。“贺兰”一词是何意思?“贺兰山”之名始见于何时?余平时读史。曾加留意,现摭拾史料,简释如下。 “贺兰”一词本突厥语。唐杜佑《通典》突厥条云:“突厥人谓马为贺兰”。同书驳马条云:“马色并驳,故以名云”。但唐代突厥文碑铭《阙特勤碑》中著录之马字,均为at,由此可知《通典》所谓突厥人“谓马为贺兰”,非指一般之马。查《经籍纂诂》,有云:“驳,不纯也”,“驳,杂也。”乃知“贺兰”当为杂色马之意。  相似文献   

3.
上古男子称氏不称姓探因上古贵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称姓是为了别婚烟,称氏是为了明贵贱,这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男子为什么可以不称姓呢?有人认为:“春秋时贵族男子之所以不称姓,是因为姓与生俱来,言氏则可知姓。也因为始祖之姓已很久远,单表始祖之姓已不...  相似文献   

4.
朱绍侯 《南都学坛》2009,29(5):21-23
在叶姓文化研究中,对叶姓祖源沈氏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派主张沈尹戍乃楚庄王曾孙,属芈姓之沈氏;一派主张沈尹戍乃周文王后裔,属姬姓之沈氏。后者最主要的文献根据之一,就是所谓蔡邕的《南阳叶氏大成宗谱源流序》,但该《序》中有八处纰漏,证明系后世伪括的赝品,不足为据。  相似文献   

5.
一,秦右庶長歜封邑陶券釋文四年周天子使卿夫=辰来致文武之酢冬十一月辛酉大良造庶長游出命曰取杜在酆邱到(?)水以为右庶長歜宗邑乃为村書卑司御不更(?)封之曰子=孙=以为宗邑(?)以四年冬十一月癸酉封之自桑(?)之封以东口到桑口(以上正面)封一里廿輯大田佐敖童曰未史曰初口  相似文献   

6.
读邱达民先生《琼台诗话评注》洗心福,王翔海明代开创了海南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而其中“颖悟绝伦,无书不读,……国朝大臣律己之严,理学之博,著述之富,无有出其右者”(《明名臣录》)的邱浚无疑就是这座高峰的屋脊人物。邱浚(1420—1495),字仲深,...  相似文献   

7.
蕴璞如愚是晚明贤首宗宗匠雪浪洪恩的门徒,自负才藻,使性重气,因思篡其讲席,谤毁乃师,而招致钱谦益等人极为严厉的批评。不过,蕴璞之诗,基本未受僧人身份的制约,慷慨使气,敢于在诗中摅一己之胄臆,实为晚明"性灵"一派,在晚明丛林中亦堪称卓异之僧。  相似文献   

8.
有史以来,人与虎即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界各民族中都有关于虎的传说或神话;虎和龙以至成为连结各族人民的纽带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故中华民族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之喻。本文试就土家族白虎神话略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白虎神话的源流 白虎神话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其文曰:“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目覃氏、相氏、郑氏。皆出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今鄂西清江)至盐  相似文献   

9.
这一篇是我在抗战期中繼拙署穀梁伪考一書所寫的論文,因「文体可以不加变动」,所以現在沒有改寫。謹以投登学报,尚請讀者提出宝貴意見。辛未之夏,余撰为穀梁不傳春秋證,用吴兴崔氏說,明穀梁亦古文。当时撰述之恉,端在推見穀梁一書,本非春秋之真傳,乃雜取傳記以造;于穀梁之为古文,但略加以闡明,未遑詳举其例。余書行世,論者虽多题余說,以謂穀梁真伪至是可以定讖。然私意固欲更深切著明之也。近十年来,讲授之余,頗究心于經今古文学。暇时繙覽经傳史籍,于两汉書中,偶獲数證。如:梅福傳引匡衡奏議用礼記「孔子曰,丘。殷人也」之說,与穀梁傳「宋穀其大夫,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說合,而「上以其語不經」。如:賈逵傳謂:「至光武皇帝,奋独見之明,兴立左氏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论左氏与《左传》、《国语》及《春秋》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柳宗元集>中相关内容的整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鲁人左丘明,曾言事孔子,稍先于或稍晚于孔子或与孔子同时,为<国语>的作者;其次,<国语>总体上文胜而道蔽;再次,<春秋>为经,<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左氏为<国语>、<左传>二书的作者;最后,孔子根据左丘明之<左传>、<国语>中的鲁史删定而成<春秋>,而在孔子之后的一位姓左的史官又通过对<春秋>经的训诂疏解而作<春秋左传>.  相似文献   

11.
(云阝)子国是一个出现于唐虞时代的古老部族,为祝融八姓之一,与荆楚同祖。起初,它的部落繁衍,逐渐分成一些支部落,散布在黄河中游一带,即其始祖祝融氏之墟的附近,仍以妘为姓,而妘姓的嫡裔仍以妘姓为国号,周初受封为子爵,乃去女而加邑旁,成为(云阝)子国。在殷商时期,祝融系诸部族遭到殷商的征伐,甲骨文中有:“癸酉、来正人方,才云奠河邑”。云部落被迫由东向西南退却,(云阝)子国也由河南迁入湖北,辗转定  相似文献   

12.
之五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似文献   

13.
黄道周在明末清初的大时代背景下,传承子学义利思想。他认为仁义乃天地万物之则;在义利关系上,以义为重,德义乃利之本,但他又辩证地指出义乃人所公利,利在义中,而晚明之衰弊,正在于不言礼义、不修仁德,过于重视一己之私利。天下兴亡决定于人才,人才决定于学术,学术真伪决定于义利之间,其政治伦理诉求是讽谏君主行仁义之道以治天下。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康斋哲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意义作了一简要概括,指出康斋思想的特色在于"一禀宋人成说",即严守朱子之矩镬;康斋哲学思想的意义在于其对明代心学有"启明"作用,即其所谓"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其实,康斋之学乃圣贤之学,其对明代心学之"启明"并非学理上之"启明",而是笃志圣贤之实践.康斋之人格与实践乃康斋哲学思想的特色与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管振华 《华人时刊》2009,(10):94-95
上黄——溧阳东北边界一个充满灵气的富庶小镇,人口不足3万,地域面积仅42平方公里。上黄文化积淀深厚,拥有2000多年历史。据有文字记载,最早见端于宜兴市档案馆珍藏的上黄《黄氏传芳家谱》,黄氏最早来自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从福建蒲城而来,官职金陵别驾,朝中奸臣掌权,黄氏兑公来此,隐居山林。《宗谱》诗云:“洮湖(长荡湖)之左,力山之阴”,“姓以名里,启后自今”。洮湖之左即洮湖之上,姓以名里即黄氏为村名,最早为上黄里,后简化为上黄。  相似文献   

16.
第四章 乌哈噶图可汗之后裔一、弘吉刺氏妃后之生嗣当帝位被夺之际,乌哈噶图可汗之弘吉刺惕氏哈屯已孕三月.汉兵临围之际(弘吉刺氏哈屯)匿瓮中滞留于宫,朱洪武纳彼为皇妃,携其登基.彼皇妃思之:若满七月分娩,吾婴必被视作敌子而遭戕害,于是祈天垂恩,果延至十三月生子.洪武帝之汉族后妃亦生一子.洪武梦见二龙相搏而右龙为左龙所胜.于是令筮者卜其吉凶.笼者曰:“此非二龙,乃君之二子.其右者为汉后之子,其左者为蒙古后妃之子,(左者)将继君之宝座而享有天命.”洪武帝以蒙古后妃所生之子继位,则(于帝业)不利(为由),将其驱逐出宫,于长城外筑库克浩坦,俾蒙古后妃之子居之.洪武帝在位三十一年而殂.汉帝之子即位.四年后,弘吉刺惕氏后妃之子率少数伴当与山阳之六千百姓、水滨三万女真及黑城之汉人整兵征伐,擒获汉家皇帝之子,捺印于颈而废逐之.乌哈噶图可汗之子永乐皇帝即了大位.此真正吾皇之子嗣坐了皇帝宝位,奉号“永乐大明”.①以拥立之功赐予六千乌济耶特人三百“大都”,②云.永乐皇帝在位二十二年殁.永乐之子嗣即位者凡十四,此处不载其名矣.齐载二国之承嗣,难矣哉,从略.二、北元内部之纷争乌哈噶图可汗崩殂之年,其子必力格图可汗(1338—1378)于应昌州即大可汗位.  相似文献   

17.
冯时可是晚明松江文坛著名学者、诗人。冯氏勤于耕耘,富于著述,仅诗作即达二千余首。然其生平、著述至今语焉不详,后人对其诗文创作褒贬不一,誉之者称其为诗坛“中兴五子”之一,为天子养士气、生士色,于世运功莫大焉;抑之者指其卑靡蹿驳,无一赞语。文章对其生平、著述进行了详实地考辨,通过考辨指出,冯时可诗虽不能成家,但在吴中文坛仍是一位极具影响的诗文大家,甚至在晚明他也是一位较有影响的学者。其诗文创作是那个沧海桑田时代的形象注脚。  相似文献   

18.
中药,乃地地道道的“国粹”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洋洋200余万言,收载药物1892种,绘制药物形态图1160幅,附方11000余,可谓中药之宝库,也让我们一直引以为自豪。因此,若干年前在一份材料上看到日本声称“要让中药不再姓  相似文献   

19.
释"帝"     
“帝”有“天子”即最高人主阶位之尊。帝字本象以水滴注束木(母)形,为殷人致雨“令雨”之巫术。“周因於殷礼”又“有损益”,乃改帝为谛,改水滴束木为束茅缩酒灌地降神之灌裸裸枪辛勺等诸礼仪式。又改帝为天父称号“皇天上帝”之帝,至秦而后,又为人主皇帝之帝。故,在家天下的社会体系中,天子直系嗣君为嫡,其姓为“国家”之“国姓”,其他庶姓即众姓百姓,皆为天子之“子民”。因之,在宗法制社会中的至上者号皇帝即祖宗。  相似文献   

20.
纳兰性德姓氏考释纳兰性德(1655—1685)为清代著名的满洲族文学家、大词人。关于其姓氏,从署名上看,无疑是姓纳兰的,但人们又说其为叶赫那拉(纳喇)的后人。那么,他到底是姓纳兰呢,还是姓那拉?从历史上看,纳喇氏乃金朝女真贵族姓氏。明朝初年,居住在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