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方东美的生存哲学是针对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包括生命本体论的生命精神六境界两个层面,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论述,分析方东美生存哲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及其缺失,以增益现代对人的意义垢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自方东美被列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以来,学术界关于方东美哲学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其原因既有方东美思想本身的因素,也与学者们不同的研究视角有关。但是若回归方东美思想的源头,这些分歧应该可以超越,因为方东美哲学是在《周易》基础上构建的生命哲学,他以生命哲学统摄百家,并以生命哲学作为评判百家的重要标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哪一家,生命哲学是方东美思想之“环中”,而百家则是从不同的方面对生命哲学的体证、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方东美与现代新儒家在对待中西哲学与文化的看法上有诸多差距,把方东美归入现代新儒家并不合适。方东美既非新儒家,也非新道家,其哲学是归本大易的生命哲学,他以生命哲学统摄百家,融贯中西,其思想旁通统贯,兼容并包,不可将之拘于一家。  相似文献   

4.
方东美的七万字长文《黑格尔哲学之当前难题与历史背景》以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为主线,既不赞成科学万能论,也不同意把玄学作无边际的推演而至独断论.据此,学界存在的方东美反对"科学主义"的观点有失偏颇.此外,方东美指出黑格尔哲学的逻辑错误是"恶性循环",是混淆了"两度异分思想"和"一度同分思想",这固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方东美自己的哲学体系也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对精神科学的态度以及把整个宇宙视为一个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整体方面,方东美和黑格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方东美是一位原创性的哲学家,晚年很重视佛学研究,对僧肇评价颇高.方东美运用西方现代哲学方法,通过中西思想的融汇,对《肇论》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与重构.方东美把庄子和般若经作为《肇论》生成的两个思想基础,认为物不迁就是永恒哲学,空的本质就是真空妙有;把《般若无知论》作为《肇论》的核心,认为其构造了一个解释智慧本性的原理体系;认为般若不是一般知识,而是知识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试析徐訏小说世界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识是徐訏小说世界的灵魂和思想内核。他始终关注着个体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意义, 并且努力在浪漫传奇与现实人生之间寻找哲学意义上的、沟通生死的桥梁。生命哲学、死亡哲学和宗教救赎是徐訏小说世界蕴涵的生命意识的三个基础, 在此基础上, 徐訏用浪漫传奇故事构筑了充满哲学意味的生命大厦。他对生命的执著而严肃的思考, 在不断趋向完善的理性层面, 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方东美以“情”和“理”两个哲学的始源意象分析为基础 ,以人文为哲学思考路向 ,建立起超越与内在统一的形而上学哲学观 ;他从人存在与超越的维度确立哲学存在的根据 ,为我们思考“哲学何为”提供了可取的致思方向  相似文献   

8.
方东美是20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传统的形上学的生生大德与现代西方哲学与关学(尤其是柏格森、怀特海)的思想相融汇,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并形成了较完整的生命美学体系.他的美学方法和研究题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从西方现代哲学思想中汲取的精华.方东美生命美学思想旨在创造一种含情契理、美善圆融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9.
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因而中国哲学的自然观富于和谐精神。儒家、道家、墨家、佛家都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整体圆融、广大和谐"的关系。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根源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本体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方东美的见解仍然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台北)《中国文化月刊》1992年第148期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当代哲学家代表人物之一方东美先生,毕生致力于比较文化哲学的研究,力图通过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把不同文化开创出来的理想文化境界作一如实描绘,然后作出智慧的选择,用清明的理性,文学的神思、生命的情调来架构人类文化理想的蓝图,以克服我们所面临的危机。综观方东美文化哲学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其目的是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探寻契机,为现代文化引出活水源头。在文化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方东美主张从文化的整体、融合中去认识各民族文化的特征,反对“二分法”的思维模式,即把中西、古今文化视为势不两立的两极,认为两者无调和的余地。他的研究思想具有文化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倾向。但是,方东美的比较研究多以作现象学的描绘,却不能指出如何具体地融汇各民族优良文化传统重建现代文化,也没有指出文化理想如何具体转化个体的生命之上去体现这些理想。  相似文献   

11.
方东美是在中西交汇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哲学研究的。他以形而上学为中心,直探中西哲学文化的核心。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就在于"圆融和谐"的智慧,即他所谓的"广大和谐之道";西方哲学则是一种以"矛盾对立"为特征的"二分法"思想,它始终不能脱离"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和格局。相对而言,中国哲学精神在根本上具有优越性,它适足以构成对西方哲学的挑战,也是解救其理论困难的唯一解药。方东美的比较哲学研究,已经深入到中西思想文化的核心,但他夸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优越性,其理论难免"东方中心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当他的本真生存哲学碰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水仙》,毫无疑问会燃起剧烈的火花。华兹华斯的《水仙》用清新、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浪漫主义诗性生存最深刻的情感,在存在哲学的关照下将本真生存的分裂性和救赎性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3.
萨特通过其"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展示了其人权理论。通过探讨了萨特人权思想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四个方面,即"世界统一于人"、"人的自由"、"人的道德与责任"与"人的解放"阐述了萨特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了萨特的人权思想,最终探寻了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并分析了海德格尔的历史观,在此基础上指出,伽达默尔的观点是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历史观出发的,但是,他没有完全因循海德格尔的观点,至少在三个方面,他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首先,他把重心从此在筹划的未来性转到历史性上;其次,他把此在生存论筹划的单向作用变成了历史传统和解释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他提出了“效果历史”原则,并应用到历史观研究中去。总之,他的发展反映了现代精神科学和现代历史哲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布尔特曼与海德格尔的错综关系使人们认为生存神学是生存哲学的附庸。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但不是把某门哲学理论搬用到神学领域。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没有看到生存哲学与生存神学的关系是存在论—生存论对存在—生存状态的奠基关系。然而,隐藏在这种关系背后的是为生存哲学和生存神学共同认可的人观。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因为后者在形式指引的意义上清理出对神学所要探查的信仰经验同样有效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具有强烈的现代哲学意义。 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一项澄清在于, 现代哲学 试图以存在关系为基础的存在论取代传统以认知关系为基础的本体论, 以此克服传统哲学对存在与存在者的 混同。 从存在论哲学的视野来看,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迷误有着清醒的意识, 并且已经预先发动了一场把本 体论转向存在论的革命。 马克思立足现实的人的生产生活, 将自身的思想建立在坚实的存在论基础之上, 通 过实践活动来解释人与世界及其关联的历史性生成, 揭示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论内涵, 克服了传统哲学对存 在关系与认识关系的颠倒。  相似文献   

17.
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必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萨特以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建立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他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目的是为了超越马克思主义。对萨特存在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要合理评价,因为这种理论既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资产阶级思想,但有其一定的合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散文集《山水》的考察, 论述了冯至独特的自然观与哲学观。在《山水》集中, 冯至运用存在主义视角, 对自然、生命、死亡、孤独等命题进行了深度意义上的观照, 表明了自己特有的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散文集《山水》的考察, 论述了冯至独特的自然观与哲学观。在《山水》集中, 冯至运用存在主义视角, 对自然、生命、死亡、孤独等命题进行了深度意义上的观照, 表明了自己特有的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