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戏剧游戏运用于故事剧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应根据主题推进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选用。在故事剧主题开展的情节与角色熟悉阶段,可选用节奏步行、大风吹、雕像师、十级音量、yes/no等游戏;在情节与造型拓展阶段,可选用情绪体验馆、动作传真机、身体作画和拼合物件等游戏;在升华表演与情感阶段,可采用抛球说心声、松鼠与树、记忆相册等戏剧游戏。  相似文献   

2.
绘本不仅可用于阅读,还能为幼儿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剧本设计提供支持,为其表演提供动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本文从绘本与创意戏剧表演的概念界定关系展开,阐述了利用绘本进行创意戏剧表演的研究价值,对目前幼儿园利用绘本进行创意戏剧表演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期望为幼儿园更好开展此类活动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6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戏检核表》对其社会戏剧游戏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6岁幼儿角色扮演、口语交流、互动和同伴支持水平高,游戏时间充分;但物品假装、如何进入游戏小组、问题解决和轮流技能较低。教师应通过明确自身角色、丰富幼儿游戏材料和经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戏剧游戏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指导与幼儿戏剧表演游戏质量的关系,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热议的话题。本研究围绕大班幼儿戏剧表演游戏质量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通过改善教师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戏剧表演游戏质量的相应策略,以期为教师科学指导幼儿戏剧表演游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津游戏环境创设具有善用自然资源、创设生态游戏环境,巧用废旧材料、创设创意游戏环境,妙用现代资源、创设挑战游戏环境等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设计游戏主题、体现幼儿特有学习方式,科学组织游戏、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创建游戏生态,回归幼儿园教育本义,研发自制玩具,有效支持幼儿健康发展等方面,对于有效预防和纠正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引领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研究游戏、支持幼儿发展,让幼儿获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借鉴利津游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思考并明晰集体游戏与自主游戏、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因地制宜地创设支持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并努力提高游戏质量,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编问卷对甘肃省兰州市两所幼儿园的幼儿亲子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比较积极,亲子游戏的内容以动作技能游戏为主,亲子游戏多在社区和附近的公园进行。但是,仍然存在亲子游戏时间有限、教师和家长对亲子游戏认识不够、亲子游戏内容简单重复、游戏材料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加强对亲子游戏的重视,尽可能创造游戏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合理使用游戏材料和空间等有效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7.
利津游戏具有本土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的基本特征,只有这种让儿童心灵参与、情感互动、经验生成、人格建构的游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游戏和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应树立兼具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大程度上传承与创新;在游戏中教师敢于放手与专业引领相统筹才能还给孩子富有童趣的真游戏;把游戏中快乐元素与幼儿的学习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发挥游戏活动的实用性,实现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童年特有的活动方式,它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契合,同时,也是幼儿内在生命的价值诉求。游戏中蕴含的自由、幻想、愉悦和体验的精神特质,回归了幼儿生活的本原、激发了幼儿创造的才能、顺应了幼儿唯乐的天性、满足了幼儿探索的需求,是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成人应学会用“童眼”观察幼儿世界、以“童心”体验幼儿成长、让“解放”环抱幼儿生活、让自由和规则相互渗透,将游戏精神的理念贯穿教育始终,使幼儿教育真正深入到幼儿的生活世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游戏与教学是影响幼儿学习质量的有意义活动,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有必要以深度学习的视角探讨游戏与教学的关 系。从深度学习视野出发,当前存在对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认识不当的问题:1.重教学轻游戏,幼儿学习主体性缺失;2.片面反 对教学,游戏缺乏深度;3.游戏与教学强行“拼盘”,忽视幼儿学习特征。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需要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对于 幼儿发展的作用,重省游戏与教学的关系:1.重视游戏对于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2.正确认识教学,以“教”促“学”;3“. 高质量” 教学依赖学习的游戏性取向;4.多重形式的教学引发“高质量”游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反思与讨论,从解放幼儿让其在游戏中快乐发展、解放教师以彰显其专业性和独特性、关注幼儿游戏本身的丰富性和挑战性、优化整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内涵与个性差异,主张应重新认识和解读幼儿、审视幼儿园的本义与游戏的价值、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