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柳青 《金色年华》2008,(5):10-11
迄今最高龄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 早在1973年,纽约的书评人便不吝溢美之词地形容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日》是继《百年孤独》后最好的小说,也许,也只有这些在1970年代就已有能力欣赏莱辛的人们,能刻骨铭心地体会莱辛在确晓自己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一句轻叹:“哦,我已等了30年。”  相似文献   

2.
多丽丝·莱辛是谁在88岁生日前夕,多丽丝·莱辛意外地得了件大礼——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她的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她也因此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  相似文献   

3.
假如     
木子 《金色年华》2010,(7):15-15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12岁儿子的一首诗: 假如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3,(1):9-9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0日23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会大厅举行,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站在了辉煌的领奖台上,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2年诺叭尔文学奖的奖章和证书。  相似文献   

5.
哥特小说是英语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传统,加拿大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被称作是南部安大略女性哥特式写作。论文从女性哥特的视角,通过文本细读解析艾丽丝·门罗小说的哥特风格:南安大略小镇女性的禁锢与等待生存状态、惶惑和恐惧心理、反抗和逃离行为。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日本历史上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对川端康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浅析,以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为例,从作者人物描写入手,尝试分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相似文献   

7.
'9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谭树鸿瑞典文学院去年10月9日,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荣获199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于1997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的正式颁奖典礼上,获得破纪录的100万美元奖金。被誉为“人民戏剧家”达里奥·福不仅是一位剧作家,...  相似文献   

8.
连着两年,我对诺贝尔文学奖都有些失望。我是指去年和前年,克莱齐奥和莱辛。我失望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文学与我的生活处境关联很少。人对文学的感受,很难超越他所处的时代。那两年,我对媒体发表了一些对诺奖的不恭之辞。我认为,诺奖已遗忘了在另一种处境下生存的人群,它的世界性当然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9.
书籍     
《金色笔记》/(英)多丽丝·莱辛著,陈才宇、刘新民译/译林出版社/2000-8写实、实验、科幻,这位88岁离龄,不久前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一直喜欢不停地去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有人说她没有代表作,但她的确很有自己的一套。她的作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翻译到中国。这部作品曾有一译名为《女人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现年73岁的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申博尔斯卡是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是荣获此奖的第一位波兰女性,也是荣获此奖的第4位波兰人。预定于本月10日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之时,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正式颁奖仪式上,申博尔斯卡将被授予112万美元的  相似文献   

11.
人物     
索尔仁尼琴:永远的反对派被誉为"俄罗斯良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于2008年8月3日病逝,享年89岁。这位老人一生坎坷,因为对现实持批判立场,他坐过监牢,患过癌症,遭受流放,却始终关注着俄罗斯的命运。索尔仁尼琴是一个永远的反对派。当被祖国遗弃,来到美国,他依  相似文献   

12.
可怜天下父母心巴山石,柳轻扬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细胞,无一不在折射着时代的光辉。透过它,我们感触到人生的艰难与社会的温馨。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莫里森有句名言:"写作是为了作证。"今天,我们环顾文学史的画廊,看到中外作家留下了多少像高尔基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13,(3):17
不要勉强自己去学别人,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但自己觉得快乐,对社会人群也更容易有真正的贡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特色就是他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仝中燕 《老年世界》2014,(23):11-13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公布,年仅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尤萨夫扎伊荣摘这一桂冠,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世界》2004,(5):58-63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 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埃及文坛耆宿纳吉布·马赫福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当代阿拉伯文学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这无疑令阿拉伯人扬眉吐气,同时,人们会问,阿拉伯作家中,谁可能继马赫福兹之后第二个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阿拉伯文坛,众星闪烁,名家如云,其作家、作品虽不及欧美诸国享誉世界,亦不乏令人瞩目的佼佼者。其中,埃及作家更是不同凡响。像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尤素福·伊德里斯、萨尔瓦特·阿巴查等名家著作甚丰,不少篇章还颇获好评,有些人的资格和影响几乎能与马赫福兹相提并论。但当人们向马赫福兹问及阿拉伯作家中谁有可能继他之后成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说:“哈纳·米纳。”此言乍听起来有些突兀,怎么不是大名鼎鼎的埃及作家,而是叙利亚作家?其实,研究一下米纳的生平和创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7.
库切是南非著名的作家,凭借《耻》荣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耻》是一部描写南非后种族隔离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对白人父女在南非的生活与遭遇及遇到的耻辱。通过描写父亲对生活对历史的两次逃离,在发现无处可逃时,最终选择同女儿一起面对历史,面对生活。本文从生态女性角度试图寻找人类的最终归宿,相信只要与自然联手,相信大自然母亲,相信爱能化解一切,希望在自然中找到人类的归宿与宁静。  相似文献   

18.
《雨王亨德森》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重要小说。小说作者亨德森生活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受到当时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他迷茫焦躁、心灵空虚、行为异常。机缘巧合,主人公踏上了前往非洲原始大陆的旅程,通过在原生态非洲部落的所见所闻,亨德森的心灵既受到了自然美景的洗涤,又被当地淳朴的民风所净化感染。本文着重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非洲大陆对于小说主人公心灵的洗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丰 《现代交际》2010,(3):71-71
《野草在歌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位典型的悲剧女性,她一生的命运深受三个男人的影响,她的父亲、她的丈夫以及黑奴摩西。本文将对造成主人公玛丽扭曲人性的根源做以初步的探究,从而解读莱辛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下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苍蝇·门牙》手稿,在北京现代文学纪念馆首次展出,引起中外艺术界关注。谁能想到,这件曾被人出价400万元的宝贝,竟是"破烂王"赵庆伟经崔永元牵线无偿送给莫言的。除此外,赵庆伟还从废纸堆中翻出冰心、吴冠中、李可染、王蒙等众多名人大家的手稿。如今他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