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全国两会将"工匠精神"重点提出,高职院校今后的努力方向就是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型人才,使优秀技能型学生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大力弘扬培育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工匠能手.2017年2月,辽政办[2017]3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跟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着力培养以辽宁大工匠为代表的专业工匠人才.基于上述,"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校园文化建设也服务于这个目标。大国工匠精神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新概念,也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新内容。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重视大国工匠精神建设的必要性两方面对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大国工匠精神的作用进行了解析,明确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重视大国工匠精神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制造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日益迫切.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每年都会曝出"万金难求高级技工"的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达一千万人,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针对这种现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工匠精神几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人社部印发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华技能大奖"年年评选,"技工荒"持续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主力的技工院校,责无旁贷,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教师,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更需要不断钻研新技术,掌握新的技能,为中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潘琳静 《职业》2017,(22):63-64
2017年"五一"期间,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李克强总理也将"工匠精神"放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表明,中国正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提高我们的制造业水平.现如今,各行各业培育"工匠精神",企业求贤若渴,然而技校毕业生大军中却偏偏缺少应用技能型人才.只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才能为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技校的紧迫任务,而职业指导在其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了禹城市职教中心"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结合学校实施背景、实施过程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黄珍  靳静  孙祺童 《职业》2016,(25):6-7
工匠精神对任何行业都很重要,目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而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就需要技工院校培养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王忆 《职业》2017,(11):97-98
在高职数控机床专业教学中,线切割实训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最高衡量标准之一.以工匠精神为指导标准,提高高职数控线切割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成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本文立足高职数控线切割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勤 《职业》2017,(21):39-41
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种值得弘扬与培养的价值观,而技校语文课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进行思考,尝试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契合技工教育的发展新理念,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9.
杨大成 《职业》2017,(31):47-48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追求完美极致,工作过程中潜心钻研、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理念.工匠存在于注重产品品质和个人声誉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中.中职学校肩负使命,培养与我国先进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能力,适合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围绕中职生如何成"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是现今我国重要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培育主体,为社会培育了大良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关系到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基于对"工匠精神"的概念辨析及"工匠精神"的培育价值,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探索有针对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金兰 《职业》2017,(13):37-39
当中国经济正大踏步向前发展时,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这个概念,它的出现,在中国各行各业引发了不同的反响,许多行业的职业精神都定格在了"工匠精神"上了,尤其是靠技术发展的各个行业,纷纷拿起"工匠精神"这把尺子,衡量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水准.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也不例外,纷纷开始探讨在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探讨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应该用哪些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认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到位意识、极致意识和坚守意识入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这样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会少走弯路,也一定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结合的现实意义,然后探索"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水平提高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文胜 《职业》2017,(23):57-59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变化显著影响着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事实又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中被掩盖,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本文提出,职业院校应不忘初心,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挥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以解决目前发展的瓶颈和困惑,有效发挥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4.
郭锐 《职业》2023,(1):9-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放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海 《职业》2017,(15):100-101
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和匠人,更需着力培养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是中职德育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育内容有较强的契合度,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全面融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实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切实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的目的.本文就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的意义、内容、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田海峰  刘颖 《职业》2017,(31):37-39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技能人才更加重视,从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总书记的批示和总理的重要讲话,到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看到,技能人才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中国要想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建立和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吴家宏  沈兆钧 《职业》2017,(8):15-17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也向未来中国人才提出了高技能、高素质的要求.人才需求的变化呼吁中职教育人才观的转变:从关注知识到指向素养,让过去无形的工匠精神依附于有形的工匠形象和职业行为之上,以此实现"人人出彩"的职教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黄国庆  田拥军 《职业》2017,(9):25-26
为了跟上"工业4.0"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需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只有转变观念,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加强校园"匠心"文化建设,积极创设、搭建平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工匠,甚至是"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19.
王欣欣 《职业》2017,(18):29-30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专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理念.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承担者,应该在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方面多加努力.本文以多媒体制作平面设计专业为例,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康樱子 《职业》2017,(23):10-11
"《中国大能手》第三季电气装置项目的总冠军是——来自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的郭海朝!"随着主持人话语的落定,"郭海朝"这个名字在《中国大能手》舞台上一鸣惊人,于方寸之间登上"电气巅峰",扬工匠精神赫赫威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