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照不仅以她独具特色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格蜚声词坛,更以她独到的艺术见解品鉴词这一文学样式,为婉约派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女词人的李清照,人们对她并不陌生,而作为有卓见的评论家的李清照,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思想,最早收录在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里。研究李清照的词论,对理解词的发展、风格和流派,以及对词的欣赏品鉴都不为无益。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主要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观照李清照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宋代女性词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尊、自强的要求、自恋、自怜的情结等思想感情特色,在艺术上多委婉情深、率真自然、浅白通俗。李清照词集宋代女性词之大成,成为宋代女性词的杰出代表。显然,李清照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抱负,使其词也有一种超乎一般女性词的“丈夫气”,从而兼有女性词和士大夫词之长,成为千古流芳的“易安词”。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辛弃疾《稼轩词》属豪放派,李清照《漱玉词》属婉约派。今读二人之词,颇觉有异有同,试记述之。一、“妮子态”在文学史上,有些评论家常从性别的角度论诗词,如宋敖陶孙说:“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①说明妩媚柔婉的作品,好似风姿绰约、袅袅婷婷的女郎。作为音乐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作为北宋进入南宋时期伟大的女词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受到历代人们的仰慕和敬佩.她的词作集中反映了两宋交替动乱时期广大妇女的身世境遇及丰富的真实情感.她的词作被推为“词录第一”、“婉约之宗”,受到古今读者的广泛称赏.由于李清照个人生活的大转变和特定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前后期不同的词风,创作出不少吟咏不衰的佳词丽句,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李清照的前期词大都写个人的离愁别绪,通过抒写个人的欢乐、痛苦、忧愁、悲哀和理想,体现了广大受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词,“在士大夫中也不多得”,其词作在不同时期塑造了词人不同的自我形象。李清照以她杰出的才华,集词的内容与艺术性为一体,从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略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李清照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但她最擅长的还是词,陈廷烨地《词坛丛话》中对李清照有这样的评价:“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前绝后者。”宋代词作家多为男性,以男性作家描写女性的生活,代女主人公立言,对女性的思想、内心缺乏深入的了解,只有到了李清照,才开始了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真正严肃而深刻的剖析。李清照一生创作了无数佳作,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她的词风也可相应地以南渡为界形成前后两期不同的风格。前期的词大多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由于生…  相似文献   

7.
秦观好假托“闺情”来抒写自己的感受,极尽委婉缠绵,而李清照则直接抒写妇女自身的真情实感,更为真切细微;秦观词柔媚深微,气格较为纤弱,而李清照词则在婉约中有一股劲直爽快的疏朗之风;秦观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创造出一种迷离幽微的意境;而李清照词擅长用铺叙白描手法,创造清切婉丽之美;秦观词雅正清新,音韵和谐,李清照词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克莱尔的李清照词英译本极具特色,值得专论.对李清照其人其词的解读与考证彰显了译者的学者态度;而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翻译方法与“美国式本土化”阐释又展现了克莱尔作为翻译家的灵活的一面.克莱尔的英译本促进了李清照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经典化,这使得中国文学史上的“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及其“易安词”在国际汉学界、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誉满词坛,宋人对李清照词已有认同,誉其为“易安体”,明代词论家认为她是词之正宗。清代词学复兴,清人对李清照的词也是格外推崇的,词论家们推之为词坛的皇后,婉约派之宗主。从宏微观接受以及传播的角度对李清照词于清代的接受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李清照词正是在清代完成了由体入宗再到派的历史定位,从而最终确立其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词论》所探讨的是文体论,而并非为作家作品论,词“别是一家”才是其中心论题。为了使词这种文学样式从当时那种受人卑视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取得与诗文并驾齐驱、比肩同坐的一席地位,李清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撰写词学专论,郑重地向人们宣告:词再也不是诗的婢妾,而“别是一家”。《词论》虽以苏轼等人的创作作为评述对象,然而其目的在于说明;词与诗文是存在着许多区别的,它是一种独立的文体。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词艺术特色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词艺术特色概说樊利军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词文的造诣都很深,还能音律,精于考校金石,对经学和史学也有深刻了解。宋人曾称赞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①其中以词的创作最为人所称道,如明人杨慎云:“宋人中填词,李易...  相似文献   

12.
<正> 欧阳修有一首《蝶恋花》词,抒写深闺女子思念爱人的孤寂之情,开头两句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巾帼词杰李清照读了以后,引起共鸣,诱发词兴。她在《临江仙 并序》中写道:“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阅,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就这一阕词来看,开头两句为“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一经比照就不言而喻,即令卓然一家的李清照,在写作过程中对前人也借鉴仿效。  相似文献   

13.
对于李清照词的评价,建国以后有过几次反复。一九五八年出版的几种文学史,把李词说成是“哀怨颓废”、“悲观绝望”,划入“形式主义”、“反现实主义的逆流”,显然是由于受了“左”的思想的影响。这种不公正的评价,已经为人们所抛弃。大家公认,李清照是宋代一位优秀的词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但是以后又出现了一种偏向,就是对李词的艺术成就,以及她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过高。如王仲闻先生《李清照集校注·后记》说,李清照“较之柳永、周邦彦,固然远在他们的上面,就比较南北宋其他大词人,也不见得有多少逊色”。又说:“李清照……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又说:“清照词影响所及,竟下至本世纪初。”也有同志说:“李清照所开创的‘易安体’继往开来,集婉约派之大成。”(李玉铭《论李清照的婉约派词风》,《文艺论丛》十二辑)或曰:“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却荟萃了词学的全部精华。”(黄墨谷《李清照评论》,载《重辑李清照集》)这些评价,我认为不尽妥当。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就正于各位前辈。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中“炉”、“烟”的特点与唐宋词的总体风貌十分契合 ,“炉 (烟 )”意象因之成为唐宋词人运用得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文学意象之一。本文对此二意象在帮助形成唐宋词特有风格、意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作了探讨。同时 ,将李清照作为个案研究 ,对其词中使用“炉”、“烟”意象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理解这位女词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炉”、“烟”的特点与唐宋词的总体风貌十分契合,“炉(烟)”意象因之成为唐宋词人运用得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文学意象之一。本文对此二意象在帮助形成唐宋词特有风格、意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作了探讨。同时,将李清照作为个案研究,对其词中使用“炉”、“烟”意象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理解这位女词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6.
词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随之伴生的理论自成体系。本文认为,李清照的《词论》是词的独立宣言;《花间集序》划清了词与宫体诗的界线;辛弃疾对词学有贡献;针对着词作堆积材料的弊病,张炎在《词源》中提出了“清空”说和词创作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词作中具有两种典型的述情语式———设问与设想。它形成了“易安体”掩仰自如的词气之美 ,标志着李清照的审美深度。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的李清照的研究资料中,前人对其词及《词论》的研究颇多,而对其诗词这两种文学样式的比较研究偏少,本文就其诗词思想性加以比较,探求二者在同一作家笔下的风采,进而认清其诗词创作的内部联系和内在精神线索,展示作者整体的思想内涵及人格魅力。 一、李清照诗的思想内容 李清照的诗在宋代很有名气,“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是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咏物词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中有十余篇咏物词,不可忽略。一方面因为它们差不多占了词人作品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因为它们确有其独到的艺术成就。在李清照之前,“北宋词人,不甚咏物”(《芬陀利室词话》)。从曼殊、晏几道到秦观、黄庭坚,词作中吹物极少;贺铸虽有咏物的名句,却难寻其咏物佳篇;欧阳修虽写有不少咏物诗,温词中却咏物较少。柳永《乐章集》近二百首词中,咏物词不足十篇,比例相当小,且咏物之篇不及言情之作细腻动人。苏武和周邦彦抱有一二咏物名篇,但不少作品与所咏之物相去太远,失之大散。李清照的咏物词,无论就其数量比…  相似文献   

20.
漫长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几乎是中国男人的文学史.在这部史册中熠熠生辉的几乎都是须眉男子的形象,女性作家寥若晨星.然而,在这寥若晨星的女性作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便是“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的著名词人李清照,李清照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创作出中国词史上自成一家的“李易安体”(辛弃疾语).她才高学赠,“牌统前世”(泪【无量叹中国妇女文学史及),明代杨镇在吃词品》中称其词为“冠绝”,对于李清照的调,由于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人们从内容到风格等研究颇多.然而,对其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