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作为发达市场成熟融资技术的资产证券化对中国来说还是一项金融创新.尽管我国在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仍有诸多障碍,但已基本具备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条件,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也在悄然而行.目前可供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贷款以及大型公司应收款.为切实起到引导金融创新、提高资产流动性以及融通资金的作用,不应将资产证券化的重点放在银行不良资产基础上.从需求方面看,高收益低风险的资产支撑证券(ABS)必将受到个人投资者青睐,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商业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可能是ABS市场潜在的需求者.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法律上的分离和信用增级,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资产支持的证券,从而达到发起人融得资金、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的目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说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新型的融资技术,同时也能为银行向科技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减少贷款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的资产证券化,首先在构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在我国的开展势在必行。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等方面分析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于贷款购买、资产管理、债券发行与交易及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法律上的分离和信用增级,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资产支持的证券,从而达到发起人融得资金、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的目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说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新型的融资技术,同时也能为银行向科技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减少贷款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重要成果,我国具有开展资产证券化条件,具备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的资产,银行将其作为发行债券的根源来发行债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是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即商业银行将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这一资产出售给专门的机构,实现银行资产的提前变现,然后由专门机构组织这些资产的信用担保及评级,最后发行证券。该资产进行证券化肯定也存在相应的风险,从政策、制度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业务为切入点,界定了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的内涵与特点,建立了基于VaR方法、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状况和房地产发展状况的CB-REFL-VaR风险评价和衡量方法,以不良贷款率、备付金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房地产业贷款所占总资产的比例、中长期贷款比率、净拆入资金比率等建立指标体系,并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样本,进行了CB-REFL-VaR方法实证检验,计算得出VaR值。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年度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值较大。提出具体的房地产金融流动性风险防范与处理措施,包括稳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房地产信托,完善房地产金融工具体系;发展金融市场,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完善房地产金融的体系建设与立法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 (ABS)是金融创新浪潮中新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 ,是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本文首先讨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及其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挑战 ,然后对银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实际 ,探讨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8.
高杠杆是金融风险衍生的根源,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近年来基于调节资产流动性而进行的资产转让和贷款类信托理财业务的规模正逐渐扩大,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大小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出售资产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承受能力,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另一方面,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激励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增持行为,导致新的流动性风险聚集。将金融去杠杆引入分析框架,基于存款保险制度视角构建了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考察带有金融去杠杆强度的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对贷款出售折价率的偏导数,研究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生贷款证券化是贷款银行将学生贷款的债权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然后由SPV将学生贷款汇集成一个贷款组群,并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其交易架构包括资产池的构造、SPV的设立、信用增级以及风险控制等。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其运营尚需政府的支持、相关法律和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的配套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和信用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利用流动性资产筹集资金的一种金融创新.介绍了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各种参与者;对资产证券化按照交易结构进行了分类;以转手交易结构为例,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对资产证券化的信用提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具有巧妙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降低融资成本的金融功能,供应链金融具有独特的资产风险控制机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基础资产普遍低于可证券化标准的现状,提出在供应链环境下,借鉴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原理,对基础资产实施强监管模式来建立资产池,尝试实现一种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自2005年实行资产证券化以来,在转移风险、提高收益,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增强盈利能力,缓解日益趋紧的流动性等方面成效显著。借鉴美国此次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政府应当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良好的金融和法律环境。同时,商业银行更应当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以保证资产证券化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一项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证券化的过程有诸多参与者,参与证券化微观主体的决策及相互影响问题也就成为证券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出售贷款的银行和证券化中介机构SPV是证券化的核心机构,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过程。证券化的利润率越高,银行出售的贷款质量就越高,数量也越多,而证券化的收益主要由SPV的支付水平和流动性收益构成。因此,银行出售贷款的质量与SPV的支付水平相互影响,但由于银行首先决策,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具有先动优势,也可以通过制定贷款利率来影响SPV的支付水平。同时,该市场对信息的对称性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我国证券化市场的制度建设也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产品市场链的视角出发,以美国代表性证券化产品CDO为例,从理论机理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研究了资产证券化与广义金融市场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把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市场链结构,该市场链反映出证券化产品与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强弱关系以及风险传导顺序;短期内证券化产品与市场链上的远端市场关系很弱,长期内证券化产品与所有金融市场均保持一种稳定正向关系,说明证券化产品如若发生风险暴露,短期内风险只会在市场链的近端市场发生传导而不会影响到远端市场,但在长期,风险则会通过市场链传递给整个金融系统,最终可能引发市场动荡。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Assets Securitization)是20世纪最重大的金融创新成果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工具,它在我国的推行是必然的。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实践经验及理论准备都十分匮乏,导致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立法工作的滞后。从资产证券化的逻辑起点开始,应当确立法律上可操作的可证券化资产的法定标准,有效实现风险隔离的证券化资产的转移模式,以使该金融创新成果在我国运作具备法律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住房产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确立以及货币分房政策的实施,住房措施贷款将成为社会最主要的住房消费方式。随着住房贷款市场规模的日益增长,不仅给银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信贷压力和资金供需矛盾,也因“短存长贷”引致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程度加重而加重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就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隐患。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缓解这一矛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地打击,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金融机构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现状来看,选择住房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票据发行便利、融资租赁、国际保理业务等部分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对于化解银行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必须做好政券化资产选择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须重点把握好:证券类型、发行期限、利率结构和信用增级等几个重要环节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工具,它的好处之一是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的流动性,扩大了资金的来源,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不仅仅是金融创新工具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完善和发展我国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非信息敏感"设计,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量质量良好的资产支持证券却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获得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将投资者信心引入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问题分析,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资产证券化设计所传递的积极信号能够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时,投资者就会提高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从而提升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体现在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增强,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会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在投资者信心大幅度丧失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会迅速枯竭,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建议在资产证券化监管与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投资者的信心,加强资产证券化相关信息的披露,合理安排对资产证券化设计创新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取得显著的成就,其市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资产证券化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有效运作和风险控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有关部门正着手研究利用资产证券化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存在若干法律障碍,必须加深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