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极拳起源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程峰 《中州学刊》2006,(2):164-169
以河南博爱唐村千载寺的碑文资料和新近发现的康熙五十五年所修的唐村《李氏家谱》为依据,河南博爱唐村千载寺应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唐十力和尚应为太极拳的鼻祖,李仲、李信和陈王廷同为太极拳的创始人,且陈王廷乃太极拳的发扬光大者,为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唐村千载寺和温县陈家沟同为太极拳的圣地。  相似文献   

2.
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记叙的是博爱唐村李氏谱系.此谱仅有手抄本,为李氏族人收存.谱中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该村李氏家族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李仲、李岩、李牟与李友籍贯、家世与身世的记叙,以及对李氏在无极拳、太极拳方面的建树的记述,材料具体,鲜为人知.它的发现为研究李岩李牟其人以及陈氏太极拳的开创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侯卫东 《殷都学刊》2012,33(4):56-61
安阳修定寺唐代开元三年(715年)刻的《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清代的《安阳县金石录》、《唐文拾遗》都著录了碑文.原碑已经打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艺风堂旧藏拓本,拓本与著录文字相比勘,可以互相发明,最大限度地还原碑文的原貌.唐代修复后的修定寺塔至今尚存,仍然使用了北齐时期的塔基,该塔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塔基,碑文对包括该塔在内的始建于北齐时期的寺院建筑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对研究北齐佛教和皇家寺院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挖掘影响回族寺坊组织选举的主要因素,以及寺坊组织成立后其成员关系与权威网络构造的途径与影响,探讨了寺坊社会结构对寺管会选举成立的影响,揭示了寺管会成员行动的意外性后果对寺坊社会结构的重构,以动态的研究视角剖析了回族寺坊组织的选举现象.  相似文献   

5.
寺管会作为维系回族寺坊运转的核心组织,对其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寺坊在获取多种运转所必须的各种物资、声誉和威望后,主要用于清真寺学员的吃、住、清真寺阿訇的工资、清真寺的杂项支出,以及与其它寺坊之间关系上的走动、一些宗教活动的举办等.在寺管会运行正常的时候,其财务状况良好,人员比较稳定.但在失调的时候,则正好相反,会造成阿訇的提前离任、清真寺运转困难、寺管会本身的解体、寺坊成员的宗教积极性受到打击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慧因寺志》中有一件元代白话碑,它是元仁宗根据瀋王(高丽忠宣王)王璋的请求颁发的诏书,旨在保护慧因寺的利益。这件碑文有助于元代硬译公牍文体的研究,亦是有关元代杭州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7.
彭杰 《西域研究》2014,(4):63-72
旅顺博物馆现藏有上世纪初日本大谷探险队在北庭古城某佛寺遗址所发现的15件唐碑残块。虽然这些残碑破损严重,还无法缀合,但从碑文内容看, 应为造寺功德碑。碑文中出现的“龙兴寺”应即唐中宗复位后敕令天下诸州营建的龙兴寺;而碑文中出现的“检校天官都维那”则应是带有高级俗官头衔奉敕营建佛寺的僧官,反映出唐中央政府对北庭龙兴寺的重视,故出土这些碑刻的佛寺遗址极可能就是建于神龙元年的北庭龙兴寺遗址。  相似文献   

8.
北魏时期佛教兴盛,诸王舍宅为寺现象广泛存在.由于社会环境与家庭氛围的双重影响,北魏诸王多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因而舍宅为寺成为其建功德、求福报以及为亡故亲属追福乃至祈求其特定愿望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诸王舍宅为寺对北魏社会及佛教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领了会宅为寺的社会风尚,与此同时推动了寺院的园林化与中土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京文物部门一直在明代大报恩寺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意外发现北宋初年瘗葬的长干寺(天禧寺)舍利塔地宫,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本文拟在明代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和近人张惠衣先生<金陵大报恩寺塔志>的基础上,以文献材料为主,对天禧寺的渊源长干寺,以及该寺在宋元、明初的基本情况进行一番梳理,并作一些必要的考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武术与内功、养生进行研究,得出早晨先练习静功,进入状态后再进行太极拳的练习,晚上专门练习静功,这样有利于人体的防病、抗病、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祁晓庆 《青海社会科学》2009,(2):154-157,169
三界寺是敦煌晚唐五代时的寺院之一。有关学士郎的相关记载反映了三界寺开办有寺学,教授儒家经典,弥补了当时官学教育贵族化的不足。五代时期,三界寺道真和尚在担任观音院主、法律、僧正、僧录期间,收集各寺古坏经文,并向朝廷和施主乞经,为俗家弟子授戒,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为敦煌地区佛教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穆斯林在中国民族、文化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追寻"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包括穆斯林女性。随着穆斯林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许多创新在中国发生,比如清真女寺的创建及发展。通过对云南清真女寺调研、参与观察以及对男女阿訇的访谈,分析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引导穆斯林女性宗教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多以平川式建筑为主,而噶玛噶举派的乃囊寺则是一座具有典型山地式建筑特征的藏传佛教寺院,该寺在历史上不仅作为红帽系活佛和巴卧活佛的驻锡禅林而名扬藏区,还有其独特的寺院建筑模式也在藏区较为少见.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乃囊寺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试从该寺的建筑格局入手,主要对乃囊寺的主体建筑——“祖拉康”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因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风行世界,因其显著的锻炼效果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梳理太极拳拳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本意蕴,对武术研究、传播、修习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太极拳的产生、命名以及"拳与道合"的分析可以看出,太极拳与<黄庭经>、<易经>有直接的关系,与道家、道教、儒家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考虑到中国文化的"互渗"、"三教合一"现象,可以说太极拳的理论渊源是整个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苏玉敏 《西域研究》2007,9(4):74-83
本文主要是根据吐鲁番文书以及新疆石窟或寺院中的壁画、题记、账册、碑铭,探讨供养人、工匠在窟寺营造中的关系,以及工匠修建窟寺的报酬和工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日本顾问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经日本进入中国的表现.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日本著名法学家寺尾亨、副岛义一接受邀请,前往南京,建陈临时政府的立法工作.然而二人所接受的法学思想并非当时日本官方流行的法政思想:国际法专家寺尾亨希望将其自波索纳德处承袭的民法思想在中国转化为实践;而宪法学专家副岛义一倾向于“法治主义”,也希望在中国实践其法学主张.在担任南京临时政府顾问期间,寺尾亨与副岛义一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之后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提供法律意见,《临时约法》的最后制定,与二人的法学思想有关.此外,二人为临时政府的其他工作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宁夏西海固回族乡村“分坊建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梳理乡村回族分坊建寺的历史线索,分析当前回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分坊建寺存在的特殊类型与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并对如何解决乡村回族社会中的“分坊建寺”现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两千多年来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种独特的功夫。从太极拳的取名、拳理构思及其特有的训练方式等方面考察,它与道家哲学思想以及后来道家的一些养生修炼术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其深刻的影响。从太极拳训练的角度看,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对于修道体验的描述极为真切,可以肯定地说,老子又是一位造诣极为精深、境界无法企及的练功家。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分化问题日趋严重,挖掘乡村社会内部传统整合力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寺”与“坊”两个空间纬度说明了寺坊组织在回族乡村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并探析了回族寺坊组织作用及范围的延伸问题。由此刻画了当前回族乡村社会中传统社会整合实体的发展、变迁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文献与口述资料,对地处青海省大通县的色科寺所属寺院(以"九寺"为主)作了较详尽的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