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洪波 《社会工作》2015,(3):45-57,125,126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既为社会结构所型塑,又影响并改变社会结构的面貌,特别是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工群体长期游离在城市的主流社区之外,没有完整地享受到城市的保障和服务,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成为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以往的研究通常较为宏观,大多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政策倡导,而本文从社会工作的实务视角出发,通过文献回顾、对农民工状况的实证分析,以及对实务工作者的深入访谈,对社会工作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契合面和着力点,以及介入的优选路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城市农民工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是社会工作适切的介入层面;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是社会工作的着力点;社区支持模式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社会融入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女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尝试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角度,从个案层面、小组层面及社区层面对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满足农民工子女需求给予回应。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与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差别,他们的"城市梦"更执着。厦门是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城市,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厦门新生代农民工当前面临的困境,以社会工作视角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团结新生代农民工,共同推进厦门市文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红艺 《社会工作》2011,(20):37-39,42
企业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的实务领域,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于农民工的重要路径。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将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企业社会工作可以在维权和协调劳资关系、协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教育与培训、营造有利于农民工的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主要有"企业主动引入"和"政府购买服务"两种基本的推进模式,以及作为重要补充的"校企合作"、"社会捐助"等其他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丰海 《社会工作》2013,(2):103-109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推动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必须首先明确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定位。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定位,其实就是回答企业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从宏观层面看,企业社会工作是“人性化管理”的实践者与社会资源的整合者;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社会工作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者。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出了问题。这篇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农民工子女生存状态的考察,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现状及缘由,提出从家庭、社区、政府以及舆论导向方面构建一个多元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农村,生活着社会中最大量的弱势群体——农民,发生着当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心之一。高等农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将专业发展特色定位为农村社会工作,把自身打造成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农村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发展特色的培育,需从专业价值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平台搭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8.
构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出了问题。这篇文章通过对贵阳市农民工子女生存状态的考察,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现状及缘由,提出从家庭、社区、政府以及舆论导向方面构建一个多元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翔  安招 《社会工作》2011,(8):91-93
进城农民工子女陷入"被污名化"的困境,是当前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及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引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污名化研究,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其自觉地接受和适应这个社会并最终被这个社会接纳的理念,有助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和人格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工作作为协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一个专业,可以从更为独特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因而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的价值理念,其在农民工问题的认识上更突出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对农民工问题的介入主要是通过专业方法协助农民工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不断增强他们的能力和信心,从而能够正常地适应社会生活,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庄渝霞 《社会》2008,28(1):138-138
笔者利用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两次关于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1 ,对不同代别2 农民工的生育意愿进行描述,结果表明:在最佳生育年龄方面,旧生代、过渡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没有太大的差异,在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意愿生育性别和生育动机方面,三个代别的农民工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个代别的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和生育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旧生代和过渡代农民工生育意愿三个方面的因素较复杂,其中,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经历的影响较集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只有受教育程度这一变量始终在影响着其意愿生育数量、意愿生育质量和传统型生育动机;从事何种职业影响着其关于情感性生育动机的看法。笔者认为已婚农民工的生育经历对生育意愿所起的作用将为新生代的生育行为提供前车之鉴,通过进一步加强教育和提升职业层次,将为新生代农民工具备良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晖临  潘毅 《社会》2014,34(4):1-24
本文基于一个工人的口述和笔者在深圳和东莞的田野调查资料,集中研究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愤怒以及集体行动,并试图把第二代农民工的研究纳入马克思阶级形成的理论视野,将情感体验、身份认同等通常归属于认同政治的主题与生产方式、阶级结构等阶级分析的传统主题结合起来,以凸显认同政治研究在马克思阶级分析中的价值。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源自生产关系,当在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对立无法缓解和消除时,我们看到认同政治不仅不会遮掩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反而会因为在农民工那里所引发的主体分裂和负面情绪,直接成为激发集体行动的动员力量。  相似文献   

14.
孙中伟  杨肖锋 《社会》2012,32(3):98-128
近年来,“民工荒”愈演愈烈,劳工短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农民工离职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7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 276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未来五年内,65.4%的农民工有离职打算,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较高,珠三角农民工较长三角农民工离职意愿更高,已婚且与配偶在同一城市者离职意愿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工作嵌入对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后发现,农民工工作内和工作外的联接、适应和代价的程度越高,离职意愿越低。本文认为农民工的雇佣关系是一种“脱嵌型雇佣关系”,这是导致农民工高离职意愿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对“脱嵌型雇佣关系”的定义、维度和后果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明显。而且这种风险的分布符合"泰坦尼克定律"①关于社会风险依据社会等级进行分配的原则,即社会等级越高,受到社会风险的伤害越小;社会等级越低,受到社会风险的伤害越大。由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者构成了社会等级的底层,他们缺乏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和博弈手段,也鲜有合适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社会风险必然较大。对此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以"泰坦尼克定律"为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现行的社会政策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九点看法和六点风险规避策略与社会政策倡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农民工子女作为我国公民应当享有受教育的公平权利。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没有形成甚至是根本缺失一套稳定的制度规范体系加以保障,各种社会控制手段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由于国内各界目前对整个农民工群体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歧视,致使农民工子女教育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社会观念层面都遭遇严重不公。  相似文献   

17.
夏磊 《社会》2009,29(2):147-161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转型研究一直关注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其市场化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伴随着职业流动的增加,农民工在求职中并没有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使用,只是越来越少地使用先赋性的亲友网络,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职业流动中新建的社会网络。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影响了农民工对求职方式的选择。农民工进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单位,可以较多地通过市场途径求职;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工作单位,则需要较多通过社会网络途径求职。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其社会保障权利诉求比父辈们更为强烈,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第一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亟需政府承认并负担起补偿责任,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为其搭建起社会保障的政策起点,厘清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社会权利,同时要未雨绸缪地解决好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钟 《社会工作》2012,(2):8-12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由权力社会进入民意社会,温饱问题解决后人民更关心社会公平与正义,利益分化导致各类社会问题集中的突显出来。由此引发了中共中央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与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企业社工因为关系到企业这一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关系到数亿劳动者与企业主的和谐共处,并因此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故得到了学界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本土企业社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企业社工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社工专业同仁与社会各界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机遇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挑战是如何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职业依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