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应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这就要求必须强化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使之贯穿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本文分析和反思了目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实效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特征入手探讨了"角色—方式—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通过将"实验型"实习模式、"项目化"实习模式及"分类分层化"实习模式合理、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实习条件。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应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这就要求必须强化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使之贯穿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本文分析和反思了目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实效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性特征入手探讨了"角色—方式—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通过将"实验型"实习模式、"项目化"实习模式及"分类分层化"实习模式合理、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实习条件。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特点决定了专业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督导指导下的实习是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转变为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途径。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现状,指出促进理论与实践整合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的首要目标,引入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环路模型作为实习督导的理论依据,探索可操作化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模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是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就业空间广阔,因此要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目前,当务之急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专业社会工作顶层设计;加快岗位开发和机构培育步伐,不断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强化职业保障,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5.
张云英 《社会工作》2008,(12):11-14
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实务性很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理论技巧外,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确定与选择了湖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即课程实习、暑期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基地实习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6.
生产实习是高等本科学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然而,目前农机专业生产实习仍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该文基于当前农机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剖析了生产实习中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学生对生产实习重视度不足、缺乏高水平指导教师、实习内容不深入、组织形式较松散、实践考核缺乏针对性等,提出了挖掘学生内在动力、聘请企业导师、紧跟行业需求、细分实习计划、优化考核内容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提升指导教师水平、拓展实习内容、优化实习组织形式、提升考核时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文对于其他同类课程的生产实习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实习工作的逐年开展、探索和改进,山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课程,逐步形成了一种新颖而卓有成效的督导模式——"学长同行":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由长期在某个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实务经验  相似文献   

8.
钱雪飞 《社会工作》2013,(6):125-129
社会工作专业引入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回应社会对社工职业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科研与实践中寻找平衡的需要。依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研究性学习具有可行性与优势性。联合申报项目、支撑证据为本的服务实践、介入项目评估、提供志愿服务、融入专业学习的各环节是依托服务项目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面临如下几对突出矛盾: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数量日益激增与学生专业素养需精细提升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教学中以课程形式展开教学的现实和同时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甘于牺牲、放下自我、顾全大局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与崇尚张扬个性的时代特征之间的矛盾.协作、互助式的合作学习可以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去自我中心性、品行的自然养成、专业素养的细致化和综合化提升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通过创设合作学习的良好条件、发挥好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保证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的合理性、保证合作学习过程评估的有效性以实现合作学习模式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有益提升.  相似文献   

10.
唐斌  郭晓霞 《社会工作》2024,(1):31-36+159
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入有效开展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做好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应重点破解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挖”“怎么融”等痛点难点问题。首先,可遵循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知识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需求逻辑来挖掘思政元素。其次可通过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专业知识体系;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优化课程思政设计,促进“思政+社会工作”融合;专业教师与政府、行业专家共进课堂,优化政校社合作机制,以期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实习工作的逐年开展、探索和改进,山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课程,逐步形成了一种新颖而卓有成效的督导模式—“学长同行”: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由长期在某个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实务经验比较丰富的研究生学长担任实习的直接督导,并与低年级的实习学生一路同行,给予协助、指导、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专业教育超前本土化的专业实践既是新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点,又是影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如何突破这一因素的制约,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发展,提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界长期以来探讨的主题之一.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模式,强调以项目为媒介和桥梁,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连接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样做,既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协调发展,又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不仅较适合中国的本土情形,而且还可以取得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多方效益,是值得而且可以被推广运用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实验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对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现阶段高校开展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尤其以参与式教学模式运用为中心论题,探究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应注重的原则,使教师引导学生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相衔接,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14.
朱凯  古学斌 《社会工作》2023,(5):23-40+105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偏低,而专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提升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借助教育行动研究,探究提升社会工作低年级学生专业认同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项维度来理解专业认同,以实践共同体为行动设计的理论框架,通过规划、启动、发展和巩固实践共同体,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实践项目,获得专业成长。研究发现,在实践共同体中,低年级学生从个体的学习者转化为共同体的实践者,对专业的认知认同得以深化和拓展;通过与教师及高年级学生建立联结,对专业的情感认同逐渐增加,认为自己是专业的一分子;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对专业的行为认同得以强化。其中,情感认同是转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于理解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寻求提升专业认同的改变途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该文提出了改革方向并设计了一套实践教学体系,涵盖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和就业等环节。该体系将企业实习、专业研修和创新创业等实践有机结合,兼顾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性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该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其他相关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是集理论、技巧和实务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以实务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显著特点。专业实习是实务训练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工作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专业实习机构缺乏、案主资源稀缺等等,笔者将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民工外展服务小组的实习经验,从系统理论视角来探讨本土化的小组实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建立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是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专业结构改革的要求,也是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需要,只有建设好数量足够、合作稳定、专业对口的实习就业基地,才能适应专业未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自我认识与成长》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重要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整合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塑造高尚的人格力量.运用体验式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参照美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的自我认识理论,该课程应进行"我是谁"、"人我关系"及"我的未来"三大主题的探索.通过"热身活动——教师短讲——小组活动——游戏体验——讨论分享——总结深化"这六个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现从"自我、单一角色的探索",到"多元角色参与",再到"自我与社会联接"的转化.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的改变与课程三大任务的设计是相一致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需要增加课外实践环节,实现课上、课下的无缝对接;改变小组组合形式,促进小组动力的发挥;转变教师角色定位,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是集理论、技巧和实务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以实务为基础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显著特点.专业实习是实务训练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工作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还面临许多问题,如专业实习机构缺乏、案主资源稀缺等等,笔者将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民工外展服务小组的实习经验,从系统理论视角来探讨本...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属性是"助人"。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就应以培养学生的助人能力为根本,而实践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课《社会行政》教学过程中的一次实践为基础,系统总结"服务学习"模式运用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设计思路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了"服务学习"模式运用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相关的探索和探讨,藉以促进"服务学习"模式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更加全面地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