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大学李俊副教授撰写的<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理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领域研究中国国情及社会发展阶段的一部难得的学术力著.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是一部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联系中国实际而阐释市场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术著作,亦是一部以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方法来阐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构建、发展与趋势的,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教科书。该书于2005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以“21世纪经济学教材”系列出版。其作者王毅武教授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市场经济学在我国尚属发展中的年青学科,从理论到体系仍处在完善过程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侧重于市场经济的原因、形成与运行,…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由王向峰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论稿》(以下称《论稿》)出版。该书是在《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的基础上,增添新内容并重新整理而成。该书以统揽全局的眼光精选出近现代文艺美学著名人物22位,以点带面勾勒出中国现代美学的历史发展状况,是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理论史编撰上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在深厚的实践基础之上还有三个思想源头。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彻底突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七大理论创新: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体两翼的现代化起飞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论。邓小平理论的深层底蕴是一种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华神韵的大智慧,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系列新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27-28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举办。"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自2004年创办的高层次、开放性、连续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国内外资深经济学家、法学家(如美国、加拿大司法部反托拉斯首席经济学家等)。"第七届产业经济学与经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山东大  相似文献   

6.
王毅武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2009年6月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同一主题的论文23篇,著名专家学者的相关评论21篇,时间跨度近30年,计30余万字,系统研究并阐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专题.作者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首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一新学科,并从学科架构、理论专题和人物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客观、公允地研究与评论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创新以及完善的过程、条件、内容、特点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国家应当是法治国家,现代政治应当是法治政治。有关法治政治的基本理念、思想渊源、法治政治建设的内容等问题,都是实现政治法治化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由常桂祥教授撰写的《法治政治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一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治政治观为指导,运用政治学理论与法学理论对接和相融的研究方法,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些问题。自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后,探讨法治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大量涌现,但是系统研究法治政治的成果尚不多见。《法治政治论》一书,就是一部系统探索我国法治政治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重要著作。该书界定了法治政治的基本涵义和基本理念,对法治政治的生成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政治思想进行归纳与梳理,从宪政、责任政治、法律信仰、执政党依法执政、人大监督、法治行政、公正司法等角度对影响我国法治政治建设的多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观点,为人们思考和研究我国的法治政治建设带来许多启发。该书紧扣社会主义法治政治建设这一主题,把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可行性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见解和具有实践价值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8.
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刘光杰选集》一书,收录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光杰教授在40年学术生涯中,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它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国的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进行不懈探索的历史脉络。细读此书,如同重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该书涵盖时间从1959年至1995年,因此,它是了解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的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刘光杰选集》收入了作者的39篇研究论文,5篇讲演报告和3篇书序,共计42万字。既有理论性的综  相似文献   

9.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新学科引入教学,必须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新学科的教学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学科体系应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石,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以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论和市场经济论为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0.
湘潭大学经济系刘桂斌副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撰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概论》一书,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为之作序。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转换的实际经验为基础,阐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机制及其生命运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学的科学体系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主题是与现代化的历史主题、中西论争的文化思想主题相一致的。围绕着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主题,文化思想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古今中西的论争.它肇始于近代,延展到当代,提挈了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总纲,也制约着近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轨迹与走向.哲学对现代化的回应方式有文化保守主义的(以新儒家为代表)、自由主义的(表现为全盘西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对现代化的回应方式历史证明是错误的,真正有效的回应方式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包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跳出了中西论争的怪圈,主张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超越了经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否则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哲学应该以邓小平特色理论为指导,走向现代化这个现实,回答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超越文化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先生学术著作《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于2014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版于2006年12月出版,最初源自2002年刘思华先生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64万字。该书在创新经济理论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详细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高继文博士撰写的学术专著《新经济政策理论研究》,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对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共 (布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研究、评述。该书在研究视角、方法、创新等方面有不少独到之处 ,总的看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 ,值得推荐。  该书的突出特点是主题鲜明 ,现实性强。新经济政策理论不仅对 2 0世纪 2 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而且与苏联社会主义后来的命…  相似文献   

14.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副教授高继文博士的学术专著《新经济政策理论研究》不久前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以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发展为主题,以20世纪20年代联共(布)主要领导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为主线,对新经济政策时期联共(布)关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发、总结和评述。但作者基于多年的扎实研究,说出了许多新话,写出了不少新意,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学术精品。口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奇迹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形成了研究“中国之谜”(彼得·诺兰语)的热潮,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能阐述清楚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的基本原因。 最近,青年经济学者吴焦苏先生应邀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见解,他根据现代游戏论、现代激励理论、现代增长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现代信息理论和现代执行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诱导性增长和诱导性变迁的过渡经济学模型,由此解释了“弗里德曼难题”。所谓“弗里德曼难题”是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在中国改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开始,我读到了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关系发展规律的学术理论专著——由武汉大学梅荣政、孙居涛、熊启珍教授等合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这是一本站在世纪的高度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好书。该书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20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的基础上,从始至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和着重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视域:时代背景·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这一理论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是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产生、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两个阶段;其内容包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非社会主义的现代经济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值得学术理论界认真而深入地研究,而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值得研究,或研究为时尚早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60年来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这一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进行阐述.研究认为:新中国初期的29年,中国经济学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研究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与管理.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经济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主题,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宏观意义上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所有制改革、分配体制、经济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的核心和主要代表,他的研究主题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围绕这个主题逐步形成、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全党智慧的科学结晶的邓小平思想的主要涵义,因此邓小平思想主要是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思想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生产力标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它们组成具有内在联系、内在结构的理论体系,在特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