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好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认定标准不统一、缺乏科学性、认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各高校应制定科学可行的认定标准,建立畅通可信的学生信息网络档案和贫困生数据库,严格认定程序,提高认定方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构建贫困生认定和救助系统工程,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贫困生认定、资助工作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资源时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反映了人们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方面分配平等与否及其产生的原因、标准等价值评析与判断.而由于尚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家庭贫困标准,在高校贫困生认定中出现认定标准简单化、认定过程主观化、认定主体单体化、认定方法单一化等与教育公平要求相悖的现象.文章以教育公平理论为指导,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维度制定认定标准、多主体参与认定工作、多方面监督认定过程、多渠道进行动态认定等可行性措施,尽量满足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规范、公开、透明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只有对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估,才能更有效地深化贫困生资助工作改革、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效率。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借鉴了绩效管理理论,构建出一套适合各部门运用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资助rr作控制指数及贫困生感觉指数组成,分为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维度,同时采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来全面...  相似文献   

4.
准确认定贫困生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认定主要以定性为主。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新机制。新机制中首次提出用分值表示学生的贫困程度,并将学生的各种贫困信息由定性信息转化为定量信息,从而实现贫困程度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三种方法,揭示了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提出惟有改进贫困生认定方式、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才是解决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存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以无偿资助为主,一部分非贫困生因此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如何认定贫困生成为这项工作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较为注重贫困生评定的操作程序,而对贫困生资助后的管理则较为缺乏。因此,笔者认为在整个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改变目前重前期认定轻后期教育的现状,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构建权利义务对等的"认定-资助-监督-帮扶"四位一体的高校贫困资助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行贫困生认定工作在认定标准、认定机构、认定程序、认定依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假贫困生现象、贫困生申请材料虚假、学校评议方式不完善、学生心理不平衡、一票否决的以偏概全等。针对问题,提出了量化贫困生认定标准;完善认定方法,建立科学认定机制;动态管理贫困生信息;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贫困生诚信教育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VB语言开发了高校贫困生认定软件系统,使认定工作实现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完美结合,从而解决了传统认定方法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在评定中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普遍认为比较困难。确立地方高等院校奖助学金评定中贫困生认定的量化模式,即在奖助学金评定中设定家庭贫困程度、学习成绩、德育表现和生活节俭程度四个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量化,然后对指标进行综合,最后得出参加评定学生的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的高低来确定该学生是否该享受奖励或资助。该贫困生认定资助量化模式克服了评定人员的主观偏差,其操作简单易行、结果客观公正,具有较好的适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其认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是否能得以顺利实现。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者对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认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践中往往遭遇困境。通过阐述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贫困生认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学业和社会适应问题目前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贫困而带来的大学生辍学、犯罪和心理异常的比例有增无减,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减少或杜绝以上问题,而且更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教育公平。笔者采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压力;(2)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且前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  相似文献   

12.
社会支持是高校贫困生在求学期间得到的来自国家、学校、各种组织、各界社会人士以及家庭等所提供的经济、情感、学习、信息及服务上的帮助与扶持。这些社会支持创设了一种社会环境,并对高校贫困生的道德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各种社会支持中,来自家人、朋友、邻居、老师的社会支持和来自各方的情感、学习、信息的支持对高校贫困生道德发展的影响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在对高校贫困生的各种救助中,精神扶贫的作用远远大于经济扶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团体辅导对贫困生自尊的干预效果,运用自主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对18名贫困生进行为期八周、每周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并通过量化分析,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团体辅导能显著提升贫困生自尊水平,并在提高社会支持领悟水平、改善应对方式、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持续改善贫困生自尊具有潜在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4.
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其经济与心理的双重贫困日益成为高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鉴于此,通过立足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个体心理因素、学业和生活因素、家庭、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压力源,并具体分析了应对压力的策略,以期帮助贫困大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为农业院校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社会网络资源的分析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访谈高校30位贫困生和30位非贫困生,发现高校贫困生的社会网络资源各项指标都低于非贫困生。为拓展高校贫困生的社会网络资源,必须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贫困生提高社会网络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创设贫困生社会网络升级通道。  相似文献   

16.
对福州8所本科院校部分大学生的实证研究,了解和把握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从而揭示出:贫困固然给贫困女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她们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而性别的差异及性别文化的影响则使贫困女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后认为,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脱贫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引导,提高贫困生解困及竞争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感恩维度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贫困大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现象,应从贫困大学生的感恩观、感恩心理特点及感恩心理的社会基础去理解,它是施恩者、感恩者与社会传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有利于感恩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物质层面支持、开展精神资助与能力帮扶、积极推进政策层面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资助体系在其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从政府、银行、贫困生与高校多方面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政策性措施。强化基础性工作,对中国高校收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及资助目标的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福建医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资助意见”和“认定意见”实施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现状,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的资助体系能满足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受资助满意度较高。但资助也存在着认定标准“不准”、资助资源缺乏整合、忽视动态变化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斟酌标准、整合资源、关注满意度影响因素和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变化等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