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媒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传媒业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制度安排。前两次诱致性的制度安排是在一元新闻体制下的边缘突破与开放,单一张大了传媒的宣传属性或产业属性,未能触及核心制度层面。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分开的制度安排,触动了我国传媒旧有产权结构及行政化竞争的格局,打破了以往传媒体制改革中的二元思维及传媒属性的单一膨胀,体现出传媒属性从单一到多元以及基于国家、社会和市场的传媒结构重建的制度安排逻辑。  相似文献   

2.
肖像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传媒体制由“意识形态的媒介”向“产业经营的媒介”转化,而我国目前的有关肖像权的立法不能解决传媒角色的转换所遇到的问题,新闻侵害肖像权的认定面临着困境。我国的立法、司法应尽快对新闻侵害肖像权的构成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媒体迫于国内与国际传媒的发展形势,进行了体制改革。由于这种改革不是在市场经济的磨合中自然进行的,而是在行政作用下强制进行的,因而很难找到传媒双重属性的契合点,使新闻伦理陷入了二元对抗的困境之中,造成新闻伦理的异化。因此,要彻底改变新闻伦理的堕落局面,重构新闻媒体圣洁的精神之塔,必须建构一套系统的新闻伦理制度,确定新闻伦理新秩序,调节和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伦理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背景,传媒体制改革的发动,传媒体制改革的特点和论点进行了述评,指出传媒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继经济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事业单位,在理论上属于公益事业组织,公益性是其法定要求。新闻传媒具有基于上层建筑的喉舌功能和基于信息产业的产业功能。长期以来,我国过分强调新闻传媒的喉舌功能,将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传统上传媒业被认为是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然而随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传媒的产业属性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但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由此产生的诸多矛盾与弊端。可从制度层面来解决相关的矛盾和弊端,即对公共性传媒与营利性传媒进行分类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闻传媒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充分显示了传媒在战胜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突出而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过得硬的采写编播新闻队伍和不断更新与提高的新闻传播设备技术,是我国新闻传媒夺取这场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媒产业经营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新闻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传媒产业经营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从而促使传媒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促使传媒管理体制变革;促使传媒在经济上独立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促使传媒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中国新闻传媒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由于中国新闻传媒的特殊性,目前中国新闻传媒的市场身份兼备经济和政治的二元内核,它是"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双法人"主体。这种"双法人"主体身份的获得缘自中国新闻体制变革中国家主导下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它通过我国新闻传媒社会主义影响力经济市场竞争"义"、"利"的二元取向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新时期新闻传媒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其三大功能: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生产文化产品;然后根据新闻传媒的三大功能对新闻传媒进行分类,针对不同追求目标的新闻传媒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最后针对近年来新闻传媒行业出现的内容同质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从新闻传播工作者出发,要克服思维定势和模式化的写作倾向,提高新闻传媒内容的真实准确性;从受众的主体性出发,要满足其正当合理性的需求,体现了新闻传媒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路径意识与新闻体制改革的演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理论界对于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路径意识的缺乏,文章比较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借鉴哈耶克的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概念,以及社会秩序二元观的理论,对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探索,进而提出了当代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演进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