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创造力双路径模型,以武汉、广州、苏州等调查区域的67个团队中的256对匹配领导-下属为样本,探讨悖论式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从下属的行为反应视角出发,检验员工的努力工作和聪明工作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的努力工作和聪明工作在悖论式领导行为和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单一调节焦点特征负向调节了悖论式领导行为与员工努力工作、聪明工作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员工努力工作、聪明工作的中介作用。当员工同时拥有高促进型调节焦点和高防御型调节焦点时,悖论式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努力工作的积极影响更强。本文拓展了悖论式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影响机制的研究思路,并探索了悖论式领导有效性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根据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参与型领导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2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挑战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阻碍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防御型调节焦点;(2)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即挑战性工作压力通过增强促进型调节焦点继而提高员工创造力,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没有起到中介作用;(3)参与型领导增强了挑战性工作压力与促进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并在这个模型中起调节作用;(4)参与型领导削弱了阻碍性工作压力与防御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并没有在整个模型中起到调节作用。以上研究为"如何使员工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提高创造力"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本研究基于316份两时点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绩效压力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双路径影响机制,并验证了职场焦虑与工作专注的中介作用以及防御型调节焦点与促进型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压力既可能导致员工职场焦虑,进而恶化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又可能导致员工工作专注,进而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防御型调节焦点调节了绩效压力与职场焦虑间的关系,也调节了绩效压力通过职场焦虑影响工作-家庭关系的间接效应;但促进型调节焦点对绩效压力与工作专注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绩效压力通过工作专注对工作-家庭关系的间接影响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何文心  刘新梅 《管理学报》2021,18(5):712-721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和团队过程视角,构建了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信息共享度通过团队活力和团队反思影响新产品创造力的被调节的双通道中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团队活力中介了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的负向间接关系;团队反思中介了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的正向间接关系;信息共享度削弱了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团队活力的负向影响;信息共享度削弱了团队活力在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团队信息共享度增强了团队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团队反思的正向影响;团队信息共享度增强了团队反思在防御型调节焦点和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把调节焦点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引入领导语言框架研究领域,探讨领导者语言框架风格及其对下属工作态度的影响机理.基于调节焦点理论,通过一个定性分析对促进型和防御型两种领导语言框架风格进行探讨;基于调节匹配理论,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并验证领导语言框架风格与下属特质调节焦点的匹配时下属工作态度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特质促进型调节焦点的下属而言,领导促进型语言框架更能促进其积极的工作态度,而对特质防御型调节焦点的下属而言.领导防御型语言框架更能促进其积极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兴起,基于算法系统的新型管理方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外卖平台骑手为研究对象,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调节焦点理论,研究平台算法控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工作游戏化的中介作用和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基于327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算法控制利于骑手工作绩效提升;工作游戏化在算法控制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型调节焦点正向调节工作游戏化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正向调节工作游戏化在算法控制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而防御型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杨帆  张宏宇  刘欣  刘圣明 《南开管理评论》2023,(3):189-196+222+197-198
“求无过”是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动机,这种动机既可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也可以约束领导者个人言行;但是,这样的动机可能会造成下属对错误和失败的担忧与恐惧,从而不敢去主动开拓工作。本文借用心理学中防御型调节焦点这一概念来描述领导者“求无过”的动机,并基于失败学习的视角提出,高防御型调节焦点的领导可以通过在团队中塑造失败学习的氛围来促进下属的主动性。基于对62个团队和261个下属进行的两轮问卷调查,发现当团队的权力距离较低时,领导的防御型调节焦点有助于在团队中形成失败学习的氛围,使下属表现出更多的工作主动性并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8.
谦卑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谦卑型领导是领导风格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基于领导理论和创造力理论,尝试发现谦卑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并从心理认知和人格特质视角出发,探讨心理安全和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以及调节焦点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配对调查326对直接领导及其对应员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和自我效能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员工的防御型调节倾向越突出,谦卑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心理安全的影响越强;员工的促进型调节倾向越突出,谦卑型领导行为对员工自我效能的影响越强。研究结论为领导者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转而应用谦卑型领导行为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员工具有促进型和防御型两种调节焦点,以此为基础会形成促进与防御两种追随行为。员工追随选择分化是领导风格、组织氛围和个体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种因素通过对调节焦点的影响促使员工形成不同的行为选择。促进型追随对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具有积极效用,而防御型追随正向影响任务绩效,却与情境绩效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为此,领导者一方面要加强员工追随行为的构建与强化,另一方面则要实现防御型追随向促进型追随的转变,使员工与组织绩效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的整合视角,通过一个两阶段的656份在职员工问卷数据,分析了工作不安全感对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正向影响员工的3类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主动寻求反馈、工作变更协商和职业主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借鉴自我调节理论中不同的自我概念参考值,证明了印象管理动机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中介了工作不安全感与3类主动个人-环境匹配行为之间的关系,且两条中介路径在个体防御型调节焦点和促进型调节焦点下得到不同程度地加强。  相似文献   

11.
曹元坤  徐红丹 《管理学报》2017,(8):1254-1262
动机是人类行为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但现有研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动机是如何产生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和路径实现的。调节焦点理论的提出弥补了这一理论空白。在此,对调节焦点理论的提出和内涵进行了简要介绍,区分了特质调节焦点和情境调节焦点,整理了两种调节焦点的测量工具。然后,通过聚焦调节焦点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在综合归纳两种调节焦点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调节焦点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最后,对未来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工作退缩行为是具有隐蔽性和报复性的一种消极怠工行为,而心理安全感和领导风格则有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工作退缩行为不仅会扰乱组织氛围,还会严重降低组织绩效。虽然有研究发现阻碍性压力源会引致工作退缩行为,但关于作为人际压力源的职场排斥如何影响工作退缩行为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为此,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通过领导—员工配对调查问卷,构建职场排斥通过心理安全感作用于工作退缩行为的中介模型,并探讨情感型领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心理安全感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情感型领导具有调节效应。这揭示了职场排斥影响工作退缩行为的内在机理及边界条件,为领导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弱工作退缩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组织依附理论和映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344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工作嵌入与自我效能感在组织伦理气候与员工离职行为关系中分别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规则型伦理气候对员工离职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工作嵌入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关怀型伦理气候对员工工作嵌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利型伦理气候对员工工作嵌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嵌入与离职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工作嵌入对离职行为的负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34家企业的60名主管和36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讨论内源性和外源性时间压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和敌意归因偏差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源性时间压力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外源性时间压力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距离中介了时间压力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敌意归因偏差调节了外源性时间压力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调节了外源性时间压力通过心理距离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但对内源性时间压力和心理距离以及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文从调节员工时间压力、重视员工与组织间心理距离和有效利用敌意归因偏差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调节焦点理论切入,构建了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领导对下属创造力影响机理模型。具体探讨领导的行为示范、语言框架及反馈,通过对个体调节焦点与群体共享调节焦点两个层面的共同引导,进而影响下属创造力的作用过程。本研究将丰富并厘清人们对领导提升下属创造力的影响路径与作用规律的认识,并为领导通过日常管理来激发下属创造力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期望理论,借鉴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相关研究,构建了建言行为动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370对上下级配对问卷的分析,实证检验了关心组织动机、亲社会动机和印象管理动机对建言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调节焦点对各种动机影响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关心组织动机、亲社会动机和印象管理动机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相对于高防御焦点的员工,低防御焦点员工的亲社会动机越高,表现出的促进性建言行为越多;印象管理动机越高,表现出的促进性和抑制性建言行为都会越多。相对于高促进焦点员工,低促进焦点员工印象管理动机越高,表现出的促进性建言行为越多。  相似文献   

17.
曲如杰  朱博琪  刘晔 《管理评论》2022,(10):180-190
职场八卦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场负面八卦展开研究,忽略了职场正面八卦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合了资源保存理论和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探究职场负面八卦与职场正面八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一项两个时间点的时间滞后研究设计,本研究获取了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的241份有效的上-下级配对样本,结果表明:(1)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削弱工作繁荣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增强工作繁荣正向影响员工创新。(2)感知上级信任对职场负面八卦与工作繁荣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负面八卦对工作繁荣的负向影响更强;感知上级信任对职场正面八卦与工作繁荣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正面八卦对工作繁荣的正向影响更强。(3)感知上级信任进一步调节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间接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负向效应相对较强;感知上级信任进一步调节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间接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正向...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劳动关系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237份问卷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需求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指向的反生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需求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人际指向的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契约破裂负向调节员工需求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并在整个模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旨在探究上司创意拒绝对知识型员工离散情绪和趋避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创意拒绝归因的边界条件作用。基于一项多时点回顾式问卷调查和两项情境实验,研究发现:(1)上司创意拒绝对知识型员工人际偏离、工作退缩和自我改善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型员工愤怒情绪中介创意拒绝对人际偏离和工作退缩的影响,焦虑情绪中介创意拒绝对工作退缩和自我改善的影响,羞愧情绪中介创意拒绝对自我改善的影响;(3)创意拒绝归因调节上司创意拒绝对知识型员工愤怒和羞愧情绪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愤怒和羞愧情绪对趋避行为的间接作用。具体而言,当员工对创意拒绝做出“对人不对事”消极归因时,更易触发愤怒情绪,此时创意拒绝通过愤怒对人际偏离和工作退缩的间接作用更强;相比之下,当员工做出“对事不对人”积极归因时,更易触发羞愧情绪,此时创意拒绝通过羞愧对自我改善的间接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南秀燕  倪丹 《管理学报》2023,(6):846-855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并通过3个时间点收集的63名领导和222名员工配对数据,探讨了员工特质正念对主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发现:员工特质正念对主动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损耗在员工特质正念与主动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谦卑领导行为负向调节了自我损耗与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当领导者表现出低谦卑行为时,自我损耗对主动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大,且此时员工特质正念通过自我损耗影响主动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