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文化产业是一种受到交换价值所控制的肯定性文化。阿多诺将本真艺术与文化产业商品相对立,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可交换,本真艺术具有不可交换性和否定性,是被压抑的事物的表达,反对社会的总体性和控制性。而文化产品则是以交换价值为唯一目的的。阿多诺和本雅明就机械复制艺术发生了论争,其根本分歧就在于机械复制是否会给文化艺术带来解放性力量。阿多诺的文化产业批判力量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启示意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强调文化的艺术性和多元性。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缩影,阿多诺的理论对纪录片行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多诺(1903-1969)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文化工业进行了猛烈批判。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影响深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资源,本文拟就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思想的理路进行具体分析。一、哲学批判:文化工业的图式化运作及其反启蒙特征在阿多诺看来,“文化工业”(相当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主要作用在于它取消了人们对任何可能替代社会现状的方案的思考。而图式化(sche m atization)则是确保文化工业成功操纵消费者的重要策略。在阿多诺的读解中,图式乃是对有待征服的自然所做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先河,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文化产业"问题的起源。尽管阿多诺是在否定的层面上来阐释技术理性统治下的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但是阿多诺关于文化与工业、艺术与技术、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实践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在文化改革创新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实现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相统一,注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以及哲学思辨与经验研究方法的结合。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局限的超越只能是立足于此二者基础上的对当代文化现实的具体的内在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阿多诺将异质性因素与精神同置于艺术的内部,提出否定辩证的艺术观。通过对黑格尔建立在辩证统一性基础上的观念论的批判,阿多诺否定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进一步呈现艺术中的真理性,解决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但是由于阿多诺的美学终究是以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主体为前提,其不能突破主体主义哲学的范式,没有看到社会性的群体在对抗资本主义中的意义,因而不能真正对抗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6.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作出版了《启蒙辩证法》,对现代理性及其启蒙作了深刻反思和否定性批判。阿多诺在第二章"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详尽分析。文化工业即是在文化领域采取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具体表现出标准化、技术化、商品化的特征,并进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文化工业产生及发展的现代性根源。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源于他对人类自由的坚定信念和现实关怀。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消灭,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人类自由。人类异化成为通往人类自由的最后关节。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逻辑加剧了人们的异化程度,它借助文化工业的麻痹功能阉割了人们争取自由的原始动力———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的真实意图在于批判它与技术和经济合谋造成的政治极权主义。他之所以批判大众文化却捍卫高雅文化,其真正兴趣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文化作用下的作为解放力量的人的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存亡可能。争取人类自由,是阿多诺建构文化工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影响深远。其美学思想中,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在文化工业与奥斯威辛的现实背景中,阿多诺批判了审美愉悦感的虚假性与不公正性,一方面,在文化工业的现实中审美愉悦感沦为被操纵的虚假快感;另一方面,在奥斯威辛之后,审美愉悦感则带着逃避现实、忘却苦难的不公正性。同时,在其艺术理论中,阿多诺对强调美感的趣味美学进行了严厉批判,他始终强调艺术提供的不是审美愉悦感而是认识。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社会学(哲学)批判,其特殊性在于他是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分析了作为文化生产的音乐。在阿多诺那里,作为精神生产的音乐文化的出发点仍然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文化社会学(哲学)批判不能与社会现实分离开来,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立场,阿多诺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音乐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一是音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音乐商品的生产、再生产、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成分,因此既不能把握住新音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核心范式,也未能理解阿多诺对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主张大众文化是社会水泥,大众已被大众文化牢牢控制。然而,自早期《启蒙辩证法》到后期《论闲暇》,阿多诺又在多处论及大众文化转化及大众反抗的可能性。与他对大众文化及大众的悲观判断相比,这是阿多诺悲观文化工业思想中的积极性判断,是穿透社会水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目前国内外音乐思想界现状,揭示了阿多诺关于音乐本体特征的专业性分析及哲学的高度反思,并针对关于阿多诺音乐理论的各种批判,对大众视角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跟踪,以突出阿多诺研究的现实意义,并深入领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从启蒙精神的批判到文化工业的批判,阿多诺在其否定的辩证法哲学中都贯穿了非同一性思维原则,企图科学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批判和救赎无望的社会现实.无疑,这是其否定性美学理论的一条线索.循着这条线索,可以发现阿多诺否定性美学的力量之源,更深刻地理解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功能,也能更好地洞悉阿多诺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3.
还自然之魅——论阿多诺的自然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多诺力图建立真正的自然美学。他强烈地批判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美的遮蔽,并认为这种遮蔽是启蒙理性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刻意压制,真正的自然与自然美为同一性所吸收和同化。阿多诺的美学就是还原自然美。自然在他那里理解为变动不居,而自然美则是非同一性的表达,并非实际的存在。自然美是对抗现代文化的精神观念性存在,因此依赖艺术的救赎与表达,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取消对自然的模仿来寻求自然所允诺的东西。自然美在救赎中完全异化为主观的艺术性的东西。因此,阿多诺的自然美观只是一种神学的自然美观。  相似文献   

14.
论阿多诺对现代主义的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对现代主义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阿多诺对现代主义的辩护就不是单纯的辩护,而是有所批判地加以捍卫.这就使得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发生了纠葛.通过对阿多诺的现代主义美学进行辩证的考察,可以揭示阿多诺与后现代主义的本质区别:即前者坚持现代主义这一"必要的恶"以实现艺术真理这一更大的善;后者则全盘抛弃了现代主义及其真理诉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完成了辩证法的精神性的运动.然而,这种运动是对现存事物的维护.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正是切入现实之中,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以解构性为基础的辩证法,他以“否定的”批判性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的《道德哲学的问题》主要还是严谨的学术研究,中间隐含时代之思。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思考受尼采和韦伯的影响比较大,尼采对康德进行了激烈批判,阿多诺对康德的思考努力纠正尼采的极端.阿多诺与韦伯的对话建立在与尼采更深的对话的基础上。阿多诺看到了尼采和康德的本质的相似性.康德的绝对律令这样的主体的内在性在当下的不现实,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也一样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17.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和启蒙辩证法为基础,从思想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揭示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工业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堕落为一种标准化商业化的工业制作的实质,从这一立场强调了真正的大众文化应该是对人们真实需要的解放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和启蒙辩证法为基础,从思想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揭示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工业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堕落为一种标准化商业化的工业制作的实质,从这一立场强调了真正的大众文化应该是对人们真实需要的解放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受冷战形势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的联邦德国二战历史教育偏离了历史事实,德国大众试图逃避历史罪责。阿多诺不满于战后德国社会的大众文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以"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为代表的系列电台演说。他批判德国大众文化中暗藏的"野蛮",诸如"冷漠"、"坚强"、"集体性"、"权威人格"和"物化"等阴暗面,呼吁对儿童的教育和大众的启蒙。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思想激起了德国青年人对父辈历史的质疑,并对60年代以后的德国政治历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阿多诺力图建立真正的自然美学。他强烈地批判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美的遮蔽,并认为这种遮蔽是启蒙理性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刻意压制,真正的自然与自然美为同一性所吸收和同化。阿多诺的美学就是还原自然美。自然在他那里理解为变动不居,而自然美则是非同一性的表达,并非实际的存在。自然美是对抗现代文化的精神观念性存在,因此依赖艺术的救赎与表达,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取消对自然的模仿来寻求自然所允诺的东西。自然美在救赎中完全异化为主观的艺术性的东西。因此,阿多诺的自然美观只是一种神学的自然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