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工作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主渠道。本文在分析两者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共青团工作促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趋势,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点。独特的闽台区域文化和多样的闽台旅游资源,为闽台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条件。该文通过分析闽台独特的区域文化及其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闽台生态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以期促进闽台两地旅游业的升级与转型,不断推动闽台两岸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春潇 《决策与信息》2010,(12):151-152
旅游业是宜昌的支柱产业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宜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抢抓鄂西圈建设的机遇,推动宜昌旅游业再上新台阶,本文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哲 《经营管理者》2009,(24):361-361
随着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弘扬生态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政府又应当处于主导地位和担当主要职责。中国生态问题的政治化,促使中国政府生态文化的逐渐形成。本文从生态文化和政府文化的角度,结合生态政治和政治生态化的概念,阐述了政府生态文化的内涵。并简单概括了中国政府生态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文化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状况,城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城市文化的核心内涵。城市生态文化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精心培育。第一,政府应当制订出有效培育城市生态文化的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应鼓励公众直接参与环境保护,保护市民环境权益,并在先进的环境价值观念指导下建立生态生产与生态消费的行为准则。第二,  相似文献   

6.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文化遭受了严重挑战,为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高校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倡导和谐的生态文化为指引,加强高校的自身建设以及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以大湘西区域为例,提出要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新体系、构筑旅游循环产业链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谷满意 《经营管理者》2013,(7X):348-348
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时首先提出生产性保护的问题,生产性保护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及其价值,这也是由于羌文化独特的特点所决定的。现阶段在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的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完善和改进,并且在生产性保护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孟月明 《经营管理者》2009,(23):107-107
"满韵清风"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旅游已形成辽宁历史文化旅游的主打品牌,其他历史遗迹历史文化遗迹旅游持续升温,宗教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影响广泛。  相似文献   

10.
深层次做好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档案工作新的使命和任务,同时也为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档案工作者应树立生态档案观念,结合档案工作内容,促进档案工作方法,最终达到档案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1.
藏民族在其生存环境中形成的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传统生态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价值维度。准确地理解与把握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精神实质,对于继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建设生态西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水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行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加强水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科学的水文化体系,把水文化研究的成果付诸于行动的实践活动,是推进民生水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社会实践小组一行7人来到风光秀丽的河南焦作云台山,主要目的是考察云台山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总结云台山旅游的成功之处,同时为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云台山旅游业的发展,展示河南文化资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李庚香 《决策探索》2009,(22):11-14
一、在“文化强省”格局中确立“旅游立省”战略“旅游立省”是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子战略,它是在体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的。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把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打造成享誉海内外的黄金旅游线路的同时,推出了太行山水游、伏牛生态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并创造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等著名的旅游发展模式。如今,河南已经拥有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3家国家5A级旅游区,  相似文献   

15.
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建设富有特色的城市。2006年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名市”的目标,党的十七大之后,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的目标,并从生态规划制定、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化弘扬、生态城市构建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该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并就具有姜堰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新进行探讨,提出了提升姜堰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们社会实践小组一行7人来到风光秀丽的河南焦作云台山,主要目的是考察云台山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总结云台山旅游的成功之处,同时为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云台山旅游业的发展,展示河南文化资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的理论创新.作为高校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大学后勤文化必须借鉴生态丈化理念,致力于后勤生态文化的建设.从建设生态化后勤入手,实现后勤精神文化生态化,制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以及信息生态化,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容,促进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功玉 《咨询与决策》2011,(4):94-94,100
近年来,南漳县委、县政府根据旅游活市发展战略,依托县情,抢抓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大机遇,全县上下把旅游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兴产业、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打好山寨牌,唱响生态游,筑造文化魂”,确立了“12345”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即:规划投资50亿元着力建设一条长150余公里纵穿全县六个镇域,网络44个村,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经济贸易各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的过渡,以及台湾"自由行"的陆续开放,旅游合作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福建和台湾仅仅一水之隔,不论从历史、文化还是经济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深化旅游业合作已是大势所趋。该文探讨了深化闽台旅游业合作的文化驱动力、政府驱动力以及区域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