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们平时吃不同的食物,会品出酸、甜、苦、辣、咸五味。舌头为什么能分辨五味呢?原来,在舌头上面,布满了各种味细胞,叫味蕾。有人统计,人舌上有9000个味蕾,女子比男子多,儿童又比成年人多。味蕾是个卵圆形的小体,里面是味细胞,每个味细胞里都生着一根很细的纤毛,从味蕾孔中伸向表面。当我们吃东西时,溶解在唾液中的食物碰到味细胞的纤毛时,它会把感受到的刺激通过味神经,迅速向大脑味觉中枢报告,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味觉,分辨出是甜还是酸。在五味当中,基本味觉是酸、甜、苦、咸4种。辣是一种混合味觉。我们平时吃的辣椒…  相似文献   

2.
叶再镯  张仁庆 《社区》2008,(27):50-50
人们的味觉是由食物直接刺激味蕾而产生的。研究发现,口味重的人舌尖味蕾部分被热水、热饭烫坏,在舌尖最敏感的部位尝不到食物的味道,而到了舌中或舌根部分,味道就已经很重了,他们才能感觉到食物的味道。所以这些人越吃口味越重,也在不经意之中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留下了慢性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07,(1)
人的味蕾与嗅觉细胞随着身体的老化日渐萎缩,味觉、嗅觉也慢慢退化。此外,疾病、药物、医疗手术、生活环境以及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味觉与嗅觉的灵敏度。研究显示,对不同的味觉,丧失的程度有所不同,感受成味的能力丧失最多,然后依次是苦味、酸味、甜味。  相似文献   

4.
人体奥秘     
《阅读与作文》2008,(11):14-15
人体内有50多种矿物质,它们在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只有百万分之几。人的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每个味蕾末端有15~20个味感受器……这些,都是人体内的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异常,口腔黏膜萎缩,牙槽骨痿缩,牙齿部分或全部脱落,直接影响到口腔的咀嚼功能。为了减少缺牙所致的不良影响,失牙老人应注意饮食营养:(1)宜保持口腔洁净,使口腔内少有杂味,这样能增加味觉敏感性,有利于提高食欲。同时失牙老人还应尽可能地补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镜、电镜和细胞计数技术对胚胎发育期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tigrina)胸腺内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进行了研究.在胚胎发育11期,胸腺原基内出现淋巴干细胞.从胚胎发育11期至出生前(16期),淋巴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小淋巴细胞逐渐增多,而大淋巴细胞和中淋巴细胞逐渐减少.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前淋巴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这一点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相同,反映了细胞功能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低味觉症一些老人在进餐时,总不断地抱怨饭菜不香、不合口味,甚至有食不知其味的感觉,家人还以为老人是太挑食。其实,老人出现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体内缺锌在作怪。人体内锌  相似文献   

8.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要投射到认知及情感域;表示味觉效果的形容词"酸","甜","苦"和"辣"主要投射到人物/情感/其他感官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中英味觉范畴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其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味觉与中国传统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来源于饮食中的味觉,但不是味觉。中国美学重视事物内在的意味,这种意味是精微的,模糊的,需要自身体验的。中国美学用了"味"这个词比喻美感,说明中国美学是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的,与西方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相区别。中国美学要求审美者超越现象的美,而深入到现象后面的意义,认为这才是最高的美,最高的是"妙"。"妙"是不可言传的,通向无限的。  相似文献   

10.
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来源于饮食中的味觉,但不是味觉。中国美学重视事物内在的意味,这种意味是精微的,模糊的,需要自身体验的。中国美学用了“味”这个词比喻美感,说明中国美学是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的,与西方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相区别。中国美学要求审美者超越现象的美,而深入到现象后面的意义,认为这才是最高的美,最高的是“妙”。“妙”是不可言传的,通向无限的。  相似文献   

11.
芝麻花芽的分化与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花芽分化过程类似,可以划分为八个时期。在植株整个生长期间,顶端生长锥一直保持其顶端优势,不断分化出新的叶片和花原基。同一植株上的花芽的分化是连续的,重叠的,不同节位的花芽其分化过程的长短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雅卡凯门鳄(caiman yacane)、新几内亚鳄(crocodylus novaeguineae)等2种鳄类的约400bp的mtDNA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其他18种鳄类的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同源序列一起经Clustal X1.8软件进行比对,并以乌龟(chinemys reevesii)为外群,用ClustalX(1.8),Mega2软件以及paup软件将这20种鳄的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比对后构建了20种鳄的进化关系树,并分别用NJ树,MP树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其结果显示:食鱼鳄属Gavialis与马来假食鱼鳄属Tomistoma的亲缘关系较近,构成姐妹群并位于鳄科分支的基部。非洲窄吻鳄(Crocodylus cataphractus)与骨喉鳄(Osteolaemus retraspis)形成姐妹群,它们的亲缘关系比与其它真鳄类的关系更近,赞同非洲窄吻鳄应从鳄属中独土出来归属于长吻鳄属Mecistops的观点,因此鳄科包括鳄属、骨喉鳄属和长吻鳄属,它们的关系为(鳄属(骨喉鳄属,长吻鳄属))。鼍科4属中凯门鳄属与黑鳄属关系最近,接下来的是古鳄属、鼍属,而且鼍属是鼍科中起源最早的类群。扬予鳄(Alligator sinensis)与密河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较近的亲缘关系得到支持,但它们并没有形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13.
非洲菊新品种“朝霞”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非洲菊新品种“朝霞”的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非洲菊新品种“朝霞”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花蕾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诱导愈伤和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mg·L^-1+6-BA2.5mg·L^-1和MS+NAA0.1mg·L^-1+6-BA5mg·L^-1,扩繁培养以MS+NAA0.1mg·L^-1+6-BA3mg·L^-1为宜。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mg·L^-1。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对引起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洋桔梗叶盘高频率不定芽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细胞分裂素ZT,生长素NAA,培养基pH值和光照强度对洋桔梗叶盘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4个因子对洋桔梗叶盘不定芽都具有极显著的诱导作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MS ZT 0.5 mg/L NAA 0.01 mg/L,培养基pH值为6.3,光照强度为3000 lx.该处理中每叶盘再生不定芽数平均达9.41个.  相似文献   

16.
味觉是动物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具有酸、甜、苦、咸、鲜(umami)、脂等六种基本味觉.近年来对于这六种味觉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途径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对张元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反差,如果不是一种妥协和顺从的信号,也必然是一种文化“精神分裂”的策略。它是一种夹在两种压力之间的选择。《绿茶》的内涵代表一种“后天养成的习惯”,不仅指向资产阶级(包括文化资产阶级和经济资产阶级)“趣味”的萌芽,而且暗示这种“趣味”在中国社会里的整个“养成逻辑”。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适当的激素调控,成功地从君子兰(Clivia miniataReg.)子房壁,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n)幼茎,姜(Z.officinalc Rosc.)幼叶,蒲公英(T.mongolicum Hand.Mazz.)花茎,风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顶芽诱导出丛生不定芽,并完成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9.
以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C2C12)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细胞1~5 d内的增殖活性,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SIRT1 mRNA表达水平,探讨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mRNA在C2C12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时相性表达.结果表明,接种后前2天细胞处于潜伏期,3~4 d进入对数增殖期,5 d后逐渐进入平台期;与第1天相比,第2天的SIRT1 mRNA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第3~5天显著性分别增加了1.8、2.3和2.4倍,且SIRT1mRNA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呈中度正相关,提示SIRT1 mRNA表达与成肌细胞增殖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40年代以延安文艺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创作中,知识分子群体的审美趣味因涉嫌小资情调而受到主流政治话语的排斥,无法得到充分的彰显。然而,审美趣味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尽管受到意识形态和作家主体双重的抑制,审美趣味仍在小说创作中留下了可待考察的痕迹。解放区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以及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就隐含了其独特的“审美趣味”。从审美趣味的角度,深入解读其时的小说创作,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和作家的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