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上市公司各类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是让上市公司起到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上市公司遭受违规处罚所形成的负面声誉冲击,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避税程度。而且,负面声誉引致的避税效应在民营企业、成长期企业和保守型避税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负面声誉冲击强度的增加,其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增益效应也随之增强,而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负面声誉冲击下的避税效应。从作用渠道上看,负面声誉主要通过加剧涉事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加剧其避税效应。因此,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罚制度设计,发挥监管处罚的信号传递效应,通过声誉机制强化对企业的隐性约束,持续提升监管效能。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本市场监管与税务监管信息互通、部门联动。  相似文献   

2.
税收规避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基于2009—2019年上证和深证A股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当企业避税程度较低时,避税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而当避税程度达到临界值之后,避税行为则会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产生抑制作用;与此同时,避税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区间要大于抑制作用区间,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非对称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和政府补贴作为调节变量均能使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向左偏移,并使倒U型曲线更加平滑;同时,异质性检验表明,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除了"税账差异避税"策略外,企业也能够通过"税账一致避税"策略实现节税目的。我们借鉴Badertscher提出的税账一致避税指标,根据中国企业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调整,以2003年至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非金融类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企业的税账一致避税行为。我们发现,资本市场压力对企业的税账一致避税程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非上市企业的税账一致避税程度显著高于上市企业。在预期适用税率大幅降低时,非上市企业会通过税账一致避税推迟缴纳所得税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我们的研究初步探索了中国企业税账一致避税程度的度量方式,从新的视角完善了对企业避税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筑企业经理人在公司运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薪酬的高低对其在公司治理中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我国上市建筑企业经理人报酬的七个假设因素:企业业绩、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地区、国有股比例、经理人年龄、学历、两职兼任,并对七个假设因素与经理人报酬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业绩、企业所在地区、经理人年龄、两职兼任与经理人报酬成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与经理人报酬成负相关关系;而企业规模、经理人学历与经理人报酬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会计稳健性会及时披露企业负面消息,这种特性会抑制股价高估,减少融券卖空行为。以我国2010—2016年A股市场所有融资融券标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对融券卖空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抑制市场卖空行为,且公司经营风险越大,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进而,考虑公司会计稳健性长期历史水平,即会计稳健性时间序列特征对稳健性与卖空水平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持续稳健"与"持续不稳健"分别加强和减弱了会计稳健性对卖空的抑制作用,而"非持续稳健"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公司增加会计稳健性能抑制市场卖空行为,尤其对于经营风险高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企业应保持长时间持续稳健地披露会计信息,以此稳定投资者的稳健性预期,才能有效地发挥会计稳健性对卖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如何保证其可靠性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外部审计对保障会计信息可靠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审计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的谨慎程度和审计力度。文章研究了2008—2010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绝对值越大,审计收费越高;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正负值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正值时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更加显著;由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显著高于非十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密切联系,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入手,就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应借鉴ERM报告的主要内容,阐述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会计价值体现为会计流程在成本约束下满足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和程度,实践中可以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数量特征和会计信息供应成本衡量其高低。现行企业会计系统服从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准则对会计价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产品的类型、特征、与信息用户需求的相关程度等,因此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充分程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降低会计信息的供应成本。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1—2014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层特征和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并基于高成长企业与低成长企业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持股比重与房地产企业成长性显著正向相关;董事会规模、管理层薪酬和企业成长性成同比例关系,但不显著;房地产企业成长性与独立董事的比重有显著的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内部治理机制时,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和董事会规模对管理层权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和独立董事比重之间分别为显著正U形和倒U形关系,与股权制衡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权力—企业绩效之间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发行的91条公司债的存续时间而非会计报表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代理成本和流动性风险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以及税收收益假说三个方面分析公司债债券期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性风险是影响债券期限的主要因素,代理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假设仅仅得到了部分验证,而税收收益假设完全没有得到验证,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公司债券期限决策时主要考虑了公司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与税费负担——基于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的市场特征与制度特征,利用会计差错更正数据,考察了盈余管理与税费负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虚增盈余,但大部分虚增盈余的公司并没有对此承担额外的税费,相反却虚减了纳税申报,公司会计行为缺乏必要的税收约束;公司几乎不可能为了降低税收来进行虚减盈余的盈余管理,相反,虚假降低税负有可能沦为虚增盈余的手段。这种现象揭示通过税会差异分析,可以有效探测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评价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司足额申报税费,从而为资本市场监管者、投资者、注册会计师以及税务部门决策提供基本考察工具。  相似文献   

13.
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与税收负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通常都是通过有效税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税收负担。运用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进行分析就可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与有效税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营业亏损影响企业的有效税率。这一结果与我国现行的所得税税率是根据年应纳税所得额制定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两职设置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的上市公司领导权结构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监督与决策效率至关重要。以代理理论以及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有可能决定公司领导权结构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在充分考虑公司治理机制替代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两职设置指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领导权结构时充分考虑了环境稳定性以及董事会规模等因素;大股东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两职设置有较大差异;法人股股东的控制能力越高,两职分离的程度越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降低了财务杠杆的监督效应。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还是兼任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而定,同时应进一步调整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向信息使用者揭示和反映企业价值运动,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者能更正确地做出判断.以生物医药业上市公司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监事会规模的提高会使得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得到提高,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起施行的企业所得税呈现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企业在许多方面可以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比如,从业人员、机构场所的设置、营业机构的法人资格、投资地点、法定纳税地点、免税收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及计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新纳税申报表“收入类调整项目”重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纳税申报表需要企业对收入类项目进行纳税调整,收入的确认、视同销售收入、不征税收入是收入类调整项目的三个方面,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税收政策的改变,造成了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在纳税申报表上进行调整,把企业的会计利润调整成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8.
以2011-2017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媒体报道、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媒体报道越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2)相较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样本企业,媒体报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正向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样本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媒体报道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调节器的理解,而且指出企业可以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轨制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自2001年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不同,存在适应性问题。文章就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理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遴选程序,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解决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业绩的跨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业绩关系的文献中,大都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重在考察两者在当期的相互影响,结果得到了不尽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1~2010年间65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考察了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跨期影响,研究发现:(1)不论在当期还是跨期,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弱;(2)在当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公司业绩对董事会独立性却存在明显的反馈效应;(3)从跨期来看,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业绩具有正面影响。这些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经验数据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