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我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花 《兰州学刊》2007,(11):83-88,41
我国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在不同时代交替改变、力量对比的互动关系,政府是慈善组织合法性的评判者,它监督管理、鼓励扶持慈善组织的活动.慈善组织并非消极被动地受政府干预及控制,它主动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改及监督、评估过程,并争取自己发展的最大空间.文章详细讨论了二者在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慈善组织的认定是慈善立法中的基础性问题,是慈善组织享有"慈善"字样冠名权、免税资格和募捐资格等的前提条件。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的目的是将慈善组织与政府、企业、其他非营利组织作相对清晰的区分,促进慈善组织实现其慈善宗旨。  相似文献   

3.
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慈善事业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指出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政府应当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从现实需要看,当前中国不仅仅需要培育狭义的慈善组织,也需要培育广义的慈善组织,特别是立足于社区层面的基层慈善组织。而全国性、全省性等高层级的慈善组织应当更多向基层慈善组织的支持性组织过渡。在培育模式的选择上,从培育的动力、培育的能力与可行性角度分析,民政主导模式、基层政府主导模式、业务主管部门主导模式和专门机构主导模式各有优缺点,基于国内四种慈善组织培育模式的局限和国际发展的趋势,中国未来也应当选择统一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廖静如 《兰州学刊》2014,(7):124-130
通过对孤残儿童慈善救助事业中的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互动合作研究,发现一方面政府机构缺乏为孤残儿童弱势群体提供覆盖全面的特殊服务的供应能力,亟待民间组织的补充介入;另一方面民间慈善组织因其组织优势而利于开展相关救助服务,但亟须制度支持和资金等来自政府的资源。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资源互补依赖关系:民间慈善组织对政府的依赖主要体现在组织身份的合法性、组织架构的人事支持和资金支持这几个方面;而政府较为依赖民间慈善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快速反应、志愿精神等资源。并且在此关系模式中民间慈善组织得以保持一定的组织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蓬勃发展,然而2011年集中爆发的慈善丑闻为其发展蒙上了阴影,慈善组织的监管问题日趋迫切。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必须采取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内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治理结构、调整政府监管思路和监管策略、积极调动社会先进监管资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冉 《兰州学刊》2014,(12):145-152
政府是慈善组织声誉建设的重要责任和权力主体。经探析与梳理,国外慈善事业发达国家政府推进慈善声誉建设的主要成功经验可以归为五个方面,即法制建设、政府监管体系、慈善部门培育、社会治理和信息披露。我国政府部门应在推进慈善声誉建设过程中,把总结推广我国成功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结合起来,实现我国慈善组织的"模样再造",助推我国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慈善组织作为政府保障机制的补充,对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米尔顿·弗里德曼区分消费行为的方法分析慈善组织的行为,慈善组织通过筹集社会物资进行各项慈善活动,其成员行为主要依靠道德的约束,容易导致角色定位不清、公信力不高、管理成本过大、商业投资行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捐赠,加强慈善组织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并完善慈善立法。  相似文献   

8.
慈善:政府与民间的责任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民间在慈善中的责任边界是不同的.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实践模式:美国是“民间主导型”的,英国是“合作伙伴型”的,而加拿大则是“志愿者参与型”的.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形态决定了我国慈善事业必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慈善组织必然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从慈善的本质来看,政府应该扮演好慈善政策的制定者、慈善精神的培育者、慈善行为的保护者、慈善运行的监督者、慈善环境的营造者等角色;民间应该扮演好慈善组织的培育者、慈善资金的筹集者、慈善活动的动员者、慈善平台的搭建者等角色.从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来看,我国慈善事业必将由“政府主导型”走向“民间主导型”.  相似文献   

9.
从慈善角度看跨国民营企业的“柔性”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民营企业选择参与海外慈善行动作为国际化的路径,是对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回应,可以塑造企业的国际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及弥补国有企业海外行动的不足.但前提条件是企业应具备积极的海外慈善意识和行动、企业与慈善组织的合作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具体模式包括设立基金会、承担政府的援外项目以及直接从事社区服务等.  相似文献   

10.
陈瑜 《兰州学刊》2012,(11):189-191
近年来,慈善组织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是由法律、政府、公众及内部自律等要素综合力量实现的,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其现状会影响到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方法,逐步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督机制,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在法治的轨道内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