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记号“○”与汉字“○”记号“○”是属非语言符号,它与汉字“○”有着本质的区别。记号“○”是从何时起为人类所使用的呢? 据日本国学院大学的樋口清之教授的研究,日本小樽市的洞穴和久留米市的古墓壁画上所发现的“○”都是三千多年前的东西,它表示的意思不明,似乎与宗教有关。  相似文献   

2.
报纸书刊上,“○”字的应用很普遍,如“一九九○年”、“中国足球队二比○胜日本队”等等。但是,这样一个应用很广的“○”字,作为一个单个汉字被收录辞书中却是很晚的事。且不说《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近代辞书没有收录“○”字,就连解放后1953年出版的(包括1971年修订版)以收当代常用字为主的《新华字典》也见不到它的踪影。将“○”字最先收录辞书中的,首推通用最广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其后新版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和《四  相似文献   

3.
1、问题 张奠宙先生主编的《中学数学问题集》中有一道“非常规”问题: 图1是一个有三条边的算法图,每个□里有一个数,这个数等于它所在边的两个○里的数之和,请找出三个○里的数。 (1)用尽可能多的不同方法求解; (2)现有正方形算法图(图2),每个□里的数必须等于其所在边的两个○里的数之和,请求出每个○里的数。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的“顿”和“读”是马建忠句读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对此,前辈和时贤已有论述。其中有些分析精辟中肯,有些意见我们则不敢苟同。本文不揣浅陋,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一)“顿”在《文通》中是不是含义单一的概念;(二)“顿”和“读”是不是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概念;(三)对“顿”“读”理论该如何评价。 《文通》的“顿”和“读”不是含义单一的概念 1.○“顿”实际含义的双重性 《文通》“顿”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说法不一。林玉山同志认为是《文通》中组成句子的  相似文献   

5.
百余位官员学者企业家座谈中国企业家现状袁宝华说:理解万岁○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需要社会保护;○“中国企业家素质不高”的帽子应该摘掉;○不能用官员的标准考察管理企业家,建议取消企业经营者的行政级别4月2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袁宝华一句“理解万岁...  相似文献   

6.
吴敬琏坦陈已见政企分开是个决心问题○解决问题只能靠加快改革○“抓大”是抓大企业的改革,抓十六字方针的落实○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基础当前一些突出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方面...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一切知行活动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始终以“意象”为内容。它初由“观察”与“记忆”的两大支柱丰富“意象”,再由“联想”与“想象”的两大翅膀拓展“意象”(多),然后由“形象”与“逻辑”(二)的两大思维运作“意象”,最后由“综合思维”统合“意象”(一(○)),以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多”、“二”、“一(○)”的螺旋结构,以反映“意象系统”。而这种结构或系统,不但可在哲学层面寻得它的依据、文学层面考察它的表现,也相应地可在美学层面找到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第六卷“溃”字下“溃溃”词条第2个义项“怒貌”后有这些内容:“《诗邶风·谷风》‘有(?)有溃’毛传:‘溃溃,怒也……《韩诗》云:溃溃,不善貌。’”查《十三经注疏》,从“《韩诗》云”起为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解释,不是《毛传》的注释。原文是“《韩诗》云:溃溃,不善之貌”。《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在《十三经注疏》中是用小“○”与《毛传》、《郑笺》隔开  相似文献   

9.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战国策·燕策二》)朱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雨”是名词用如动词。查《说文解字注》:“雨,水从云下也。段注:引申之,凡自上而下者称雨。”按:雨,甲骨文写作“(?)”,上象云,下象雨滴。用作名词,指所下之雨,如甲骨文(南明四二六)“有大雨”;作为动词,则指下雨,如甲骨文(京三六五)“甲子不雨”、甲骨文(佚一一○) “壬戌  相似文献   

10.
趣味成语     
请用图中6个字组成3条4字的成语。(提示:一字可以多用。)答案:“智多星”出招:1.把有4颗棋子中的1颗棋子放在三角形左边的圆圈中。2.☆=5□=2○=3"=4趣味成语:诗情画意有情有意诗中有画趣味成语~~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创作中的生命苦质现象及其悲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篇:创作中的生命苦质现象笔者认为,郁达夫在有限的文学创作中将生命的种种苦质现象诸如“忧郁”、“悲苦”、“颓废”、“色情”、“感伤”、“自杀”、“孤独”等喧泄给人们,从而创造了一个充满主观病态的、富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苦质艺术景观。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苦质现象,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1)作家自身对生命苦质具有独特的创伤经验;(2)作家在创作观上对生命苦质颇具美学偏爱与理性自觉;(3)作家在作品中对生命苦质情感显示主观泛情倾向。一般作家可能具备一、两个条  相似文献   

12.
黄克剑教授在他所倡导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中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对于“生命”两个字很易认识,却永远也难  相似文献   

13.
创作动力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层面,并自成系统。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真正根源, 是作家的生命需求。“发愤著书”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和“著文自娱”说是古代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动力形式。这三种动力形式都与作家生命密切相关:“发愤著书”是作家生命压抑之宣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作家生命本质之实现;“著文自娱”是作家生命节律之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澄清当前生命教育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它的未来走向,是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促进实践变革的前提。从人类生命发展的轨迹可以预测:走向“类生命”是当前生命教育的理想选择,正确理解“类生命”和“‘类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图二 : 组与 组分布图  (◎表示 组与 组对立 ○表示 组 ●表示 组 )图三 : 组分布图 (○表示 组 ◎表示异于 组的其它读音情况 )浅析沂南方言中“非汉字符号”五组声母的中古来源及分布@刘文双$贵州大学中文系!贵州贵阳550025[1]沂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沂南县志[Z].济南:齐鲁书社,1997.P1,47-49,519-599,605-6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P1-80. [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P115-126.…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4年年会在9月22日—2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南山专家楼召开。会议内容主要有:1.表彰优秀编辑和优秀编辑学论文。2.两年来研究会工作总结。3.文科分会特邀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负责人介绍CSSCI研制方法。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负责同志还就教育部开展“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的要求,传达了有关信息。大部分学报编辑部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开设的特色栏目,交流了办刊经验。 会议还组织大家参观考察了南京栖霞名胜风景区。 ○为了加强对委管期刊的管理工作,促进委管期刊建设,交流办刊经验,研讨期刊如何应对新…  相似文献   

17.
1.移棋子有14颗棋子按(àn)下图(tú)所示(shì)摆(bǎi)放着。请你移(yí)动其中一颗棋子,使(shǐ)三角形每边上的棋子总数都是7颗。2.猜数谜下面算式(shì)中的图形各表示几?☆×□=10□×○=6○×!=12!×□=8☆=□=○=!=“智多星”出招~~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庄子的“无待”的自由观,认为其哲学是一种以追求超然生命为旨趣的生命哲学。在庄子看来,只有摆脱各种诱惑、挣脱各种束缚、超越生命,才能达到“无待”境界。指出:在现代性的危机场景中,庄子“无待”哲学的价值突显,其破“待”追求“无待”的解构性的批判具有一定意义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生命研究是新兴起的计算机与生物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主要是采取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产生展示生命特征的人工生命实体。数字生命是虚拟实在的一种重要形式。“磁芯大战”、“Tierra世界”、Adida和“阿米巴世界”等是数字生命研究的几个重要模型。数字生命研究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其中主要有:数字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或将成为真实的生命吗?数字生命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本体论上等价吗?我们对制造数字生命承担伦理和法律责任吗?  相似文献   

20.
生命成长之美人们以“生老病死”来概括生命的过程,其实是个谬误:其一,它让“老、病、死”充斥了生命过程的3/4,人还有什么活头;其二,它忽视了两个充满生命之美的漫长而灿烂的过程——生命的成长与消耗。生命的成长积蓄着生命能量,决定着生命创造力的大小亦即生命价值的高下。生命的消耗即生命能量的释放过程,这个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