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脱贫致富是两南几省的共同特征,四川又是几省区中人口最多的省,1986年和1985年末总人口已分别达10 319.5万和10 187.5万,占西南四省(四川、广西、贵州、云南)1986年末总人口的近一半,占全国1986年末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是社会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功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川能否脱贫致富与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结构变化状况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研究四川人口的  相似文献   

2.
人口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口因素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理论角度,探讨新形式下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并针对目前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国家标准和我国当前的人口就业压力问题,对我国人口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婧 《西北人口》2006,(1):25-28
由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模式。本文以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对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市化率以及家庭规模等人口因素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人口因素与CO2排放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特征有关,而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且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使得影响我国全国CO2排放的人口因素不同于各区域内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甚至不同年份,导致省际CO2排放差异的人口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从30多年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看到一个事实,较发达地区人口在不断流入、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且负担小。以人口素质、人口流动聚集、年龄结构等为表征量的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准确判定这三个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具体作用和对要素效率的影响,本文从多维度将三个因素综合为一个指标——人口活跃度指数,并将此指标引入生产函数,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口活跃因素无论内生作用于资本,还是内生作用于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较大影响。表明人口活跃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总体上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生产要素的效率有着显著影响。因而在未来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年轻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区域人口有效流动,提高人口素质尤其劳动力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从动态观察,人口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相互强力影响与制约的两大变量因素。作为生产者,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作为消费者,人是实现商品、劳务价值的主体。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口,但人口超载又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二者必须动态协调,社会方能和谐与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质量才能逐步提高。现用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经济统计资料,对甘肃省40年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探寻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和级,为制定经济规划与人口政策提供有用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书作为“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出版资助的研究成果 ,以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为题进行了一系列论说及实证分析。为了接近这个基本课题 ,首先从总论的视野论述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动的模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波动过程 ,并就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从人口经济的角度考察了多重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经济开放与人口流动、经济体制改革与人口控制政策 ,以及将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与人口因素等人口经济问题。就方法论而言 ,本书在分析中国的人口经济问题上采用了从微观到…  相似文献   

8.
随着吉林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吉林省流动人口的规模也日益壮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吉林省流动人口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相应地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是吉林省流动人口收入水平也存在差距。吉林省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不仅收入状况上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影响收入水平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本文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的分析法,分别对吉林省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收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别从流动人口的自身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比较影响因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原理 1.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变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两者中,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具体而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人口变动的方向和基本趋势。 2.在死亡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对生育行为发生影响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生育率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育率水平则较低。经济发展与生育率呈现负相关,这是人口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理论的思索和现实的感受,都深刻地昭示人口与经济发展具有强相关关系。因此,研究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深入分析西部的人口因素,考察这一区域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力资源等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由于目前的人口状况和特点是历史发展的积累,又是走向未来的基础,且人口发展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研究人口与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时,还必须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风  陶斯文 《西北人口》2010,31(3):68-72
本文以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例,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的成因、意义与困境;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发展存在互动关系.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是缓解人口流动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四川人口素质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四川省21个市、州人口素质水平进行了排序和比较,并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分析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便为更好地指导和规划人口的高素质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婚姻迁移是我国农村人口迁移的重要方面,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村人口的婚姻迁移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四川盆地农村人口六十余年来婚姻迁移的空间演变情况,发现婚迁距离总体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受教育程度和婚前从业状况对其婚迁距离有较明显的影响,经济动因在婚迁地域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农村人口婚迁空间演变带来的影响中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从宣传引导、政策调整、经济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应该是基本同步的。然而,由于地域间的差异,二者波动不仅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次序。以贵州高原为研究对象,借鉴经济周期理论和分析方法,将空间差异和时间次序结合起来,研究在高原山地环境条件下人口与经济的时空梯次波动特征及其基本原因,为探索山区人口发展规律,制定贵州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了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在特定空间内相对稳定时,若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承受能力,这时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人口增长的困扰。其次本论文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和协整技术研究了中国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互作用数量关系。结果为:在短期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却对人口增长率有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更好的控制人口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人口区域分布与中国人口分布有极相似之处:东密西疏。这种不平衡的分布有它的规律性,必然性,靠单方面的人为的力量改变这种分布不均是困难的。这种人口的分布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认识到这种人口分布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才能正确引导川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R C Zha 《人口研究》1980,(1):45-47
The 2nd Chinese Scientific Symposium on Theories of Population was held in Chengdu, Sichuan, on December 7-13, 1979. The symposium was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Family Planning of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ociology, Sichuan Provincial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SPRC), and the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Theorie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 (IPT). There were 255 attendants, representing 60 academic institutions, 14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31 provincial, municipal, and autonomous regional departments of family planning. The main theme of the meeting was "Population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Facing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in China." 147 papers were read at the meeting. The meeting opened with a welcoming speech by Comrade Liu Haiquan, Vice-Chairman of SPRC, who pointed out the challenge Chinese family planners would face in advocating the 1 child family policy. Long speeches were made by Comrade Chen Dao who stressed the training of workers for Chinese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by Comrade Du Xinyuan (secretary of SPRC) who summarized results on recent family planning efforts in Sichuan. During the meeting, based on their contents, the papers were divided into 7 groups for separate discussions: 1)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istic society, 2)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between population control and the 4 modernizations in China, 3) possible population problems in China, their nature, etiology and methods of solution, 4) population policies and family planning in China, 5) trends i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planning in China, 6) problem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and 7)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theorie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The meeting discussions were summarized by Comrade Liu Zheng of IPT who noted that there were 84 more attendants and 110 more papers in this meeting than the first held in 1978.  相似文献   

18.
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仪  李志贤 《西北人口》2010,31(4):81-86,92
人口问题是制约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涉及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分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以人为本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滇藏川毗连藏区作为联系内地和西藏的重要通道区,历来是多民族流动人口的汇集区。近年来,随着藏区社会经济外向联系的不断增强,各民族人口流入滇藏川毗连藏区的数量和扩散地域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与藏民之间的族际交往途径和族际关系都出现了新形貌和新动态。本文在深入该藏区调查摸底流动人口分布情形基础上,重点对族际认知态度、族际关系感知、族际通婚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较全面呈现了目前滇藏川毗连藏区中流动人口的族际关系形貌及其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0~2008年我国29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分位数计量回归模型重点考察省际区域自然资源的能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分布的异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协整检验能源开发与异质性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经济增长低分位点处的地区(如山西、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等)发展才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依赖,其他地区并未受到资源开发显著地影响;尽管人力资本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教育对经济增长各分位点处的影响各异;资源开发短期内对较高教育层次(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力资本有挤出效应,但长期来看最终将会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